分享

考前小专题:准静止锋

 寒龙寒龙 2016-05-08

在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中,讲到了一个知识点——准静止锋。虽然篇幅很少,寥寥两句话就讲完,但纵览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的这几大特点:贴近生活、导向性强、难易适中、注重基础、创新综合。而且我们教学备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高考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把所学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来。因此,我把这一知识点给学生详细讲解,也求学生能触类旁通,熟练掌握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方法。

 

准静止锋是一种影响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是中学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那么,什么是准静止锋,对我国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准静止锋的概念

准静止锋: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相遇,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另一方移动,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锋面相对静止,故称为准静止锋。但绝对的静止是不可能存在的,在这过程中,冷、暖气团只要哪一方势力稍强,就会促使锋面缓慢移动,就像两个大力士掰手腕,长时间处于对峙状态,使锋面拉锯式来回摆动。气象预报上一般把天气图上6小时内锋面位置无大变化作为判断准静止锋的依据。这样,锋面在一个区域长久停留,因此,准静止锋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二、准静止锋的分类

准静止锋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其一,大气环流的影响,如我国东南沿海的华南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淮准静止锋;

其二,地形阻挡作用也可形成准静止锋,如天山北坡的准静止锋、云贵高原北部的昆明准静止锋。

如果再细化,例如华南准静止锋按其形成过程还可分为两类:一为南移类,即冷锋南移进入华南而逐渐静止所形成;二为锋生类,在长江以南锋生形成的。按其致灾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指主要发生于春季3、4月份的与湖南低温连续阴雨相伴随的华南准静止锋;二是指主要发生于5、7月份的与暴雨相对应的华南准静止锋等。 


试题一:

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表


11月~次年4月
5月~10月
1月
7月
降水量(mm)
占全年比重(%)
降水量(mm)
占全年比重(%)
平均气
温(°C)
平均气温(°C)
昆明
11.2
11.2
918.1
88.8
7.5
19.7
贵阳
278.5
24.7
849.8
75.3
4.6
24

(1)说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4分)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

答案解析

(1)秋冬季节(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

(2)差异: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3)特点:昆明夏季凉爽湿润。

成因: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

响,降水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第(1)题,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主要是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故主要影响的季节是受冬季风影响的冬半年。

(2)结合材料昆明和贵阳冬季在气候上的差异,这与在冬半年影响该地的锋面关系密切。

(3)题,由材料三可以看出昆明夏季气温和降水等气候特点,这与昆明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大气环流形势有关。

试题二:

【题文】下图中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从出现的时间看,冬半年常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
A.A、B     B.B、C    C.A、C     D.都可能
【小题2】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

答案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A表示冷锋南下,出现在冬半年;B表示江淮准静止锋,出现在6.7月;C表示昆明准静止锋,出现在秋冬季节。所以选择C项。
【小题2】图示B表示江淮准静止锋,出现在6.7月的江淮地区,受其影响,则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因海拔高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反映南方春季受暖锋影响形成的春雨。
考点:天气系统的影响和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

伴随着纪录片《梅雨》的美妙音乐,赞赏一下勤劳的老胡

(纪录片《梅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