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考生
焦南峰,男,1954年出生,陕西西安人,现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1972年高中毕业后到延安枣园插队4年,后在陕西省建工局混凝土构件厂当混凝土工。得知恢复高考后就决意参加考试,尽快改变生活状态,但因数学连一元二次方程都没学过,就报考了历史学科。197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全班同学无一应届毕业生。
不缴学费,每月有14元助学金,伙食费每月仅需10元左右。当时班上还有几位同学是带着二三十元工资上学的,是同学中的“大款”。
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现在的工作单位。
1987年考生
姜海舟,男,1969年出生,黑龙江省讷河市人,现任北京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当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学理科。高考前,先参加省里的初考,同学有一半在初考中“落选”,无缘全国统考。考完估分后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顺利录取。
不缴学费,奖学金和贷学金基本能满足生活所需,没给家里造成额外负担。
毕业后被统一分配到哈尔滨飞机设计制作研究所工作,1992年辞职下海。
1997年考生
郭敏,女,1979年出生,湖北省枝江市人,现任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学生工作老师。
从小一直想当医生,高考估分后就填报了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顺利录取。
刚好赶上学费大幅上涨,学费和住宿费总计是每年3900元,贫困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2002年毕业,自由择业,形势还好,大多数同学都到了医疗机构工作。由于想改换方向,就考进大连医科大学读研深造,改学心理学。2005年研究生毕业,形势严峻,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2007年考生
聂帅帅,男,1988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报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作及自动化设计专业,该专业属于工科基础学科,以后深造选择比较空间较大。没选择特热门的专业,一是因为就业形势变化太快,而且热门专业往往扎堆,容易落档。
打算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最好能到国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