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艺术_360百科

 赵东华 2016-05-08

2011年7月,北京市文联主办“让文艺回归心灵:2011·北京文艺座谈会”,来自北京以及京外各艺术门类的专家近百人畅所欲言,对目前文艺界的种种“怪现状”进行了抨击,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有专家批判赵本山的作品是“伪艺术”。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伪艺术

  • 解释

    得以泛滥成灾的土壤

 
  • 起源

    对传统人文价值观的颠覆

  • 现象

    打着前卫、创新、反传统等旗号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现象

伪艺术(如果界定得再精确点,就称作伪现代艺术)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打着前卫、创新、反传统等旗号,标榜某某主义,惊世骇俗,语不惊人誓不休,力图最大限度地辐射他们的观念影响。同时,还常以非主流、另类话本的面目出场,以疏离主流文化的骄矜,争取人们的同情与支持。

而在展示过程中,它使一般观众的艺术经验趋于颠覆,艺术判断趋于休克,艺术享受常常变成一次难以回避的精神折磨。

当下中国出现的伪现代艺术现象,不是孤立的,早在20年代的欧洲已经有艺术家玩过。

当杜尚将一件小便器搬进展厅并命名为《泉》后,当他在纯静端庄的蒙娜丽莎脸上添上两撇胡子后,可以说有不下百名艺术家步他的后尘,但一个个都被历史戴上了"伪"字帽子。直至今天,这种艺术游戏还有人在玩,而且更邪乎。

比如英国艺术界刚将透纳奖授予出了名的"坏女孩艺术家"艾敏,得奖作品是一张她睡过的床,床没有整理,上面有人的体液,划破的枕头、用过的避孕套、带着经血的短裤、卫生巾、酒瓶、空烟盒、破拖鞋等,怎么脏她就怎么来。据艺术家本人说,这张床让她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恐惧、寂寞、死亡、无能为力等。展览期间,还有两位中国艺术家赤着膊,上身涂着中英文的词汇,什么疯狂主义、思想等,跳到床上大打出手,结果被警察带走了。据他们两位说这样做是为了把这张床更往前推进一步。透纳是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他的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对当时及法国的印象派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以透纳命名的艺术奖一直与绘画无缘,并每年要弄出令人困惑的新花样,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曾在十年前就亲身体验过行为艺术的上海美术评论家吴亮说起伪现代艺术,既显得激动又出语谨慎。他认为今天现代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非艺术因素闯入艺术领域,比如商业操作、流行时尚,加上有些人的愚昧无知还自以为是,使得判断尺度变形,鱼目混珠在所难免。而要指认某件作品是伪艺术比较困难,因为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可以按个人的趣味进行,那么欣赏者也可以按个人的经验判断。问题是有些作品不成熟,放在小圈子里给同行看看无碍大事,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要对观众负责。其次是某些人的作品被过高地估价,吹得神乎其神,这里就有商业炒作的嫌疑,特别是形成一种霸权话语、一种生活方式的神话后,就可能成为"精神邪教"。这种情况在海外也存在,每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就是乱哄哄的,去年打什么牌,今年打什么牌,都在变,没有一个稳定的判断标准,还常受政治、民族因素左右。他们的评论家们也争论,结果都不了了之。

折叠编辑本段起源

伪艺术不是艺术。 是对传统人文价值观的颠覆,由文化断层所导致的文化荒漠,是伪艺术得以泛滥成灾的土壤。 伪艺术的泛滥前提是公众不再喜欢对艺术抱有欣赏的兴趣,然后任凭伪艺术去刺激人们的眼球。

伪艺术的兴起是炒作时代的特殊产物,是唯金主义时代的必然结果。 伪艺术,根植于人人都可以从事"艺术创作"的现代,只要是个人,就能成为"艺术家"。

艺术的贬值和艺术家的滥觞,成为伪艺术大行其道的推动力。

伪艺术"家"们已经喊出了口号:"将伪艺术进行到底"。

然而伪艺术"家"根本不懂艺术,但是他们很喜欢在公众面前装出一副很懂艺术的样子,他们无法拿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他们只能想尽办法去解说他们的伪艺术"作品"。 在困惑的观众面前唾液横飞地去做出种种令人难以信服的解说,是伪艺术之最直接的证明。

伪艺术,是打着艺术的旗号而公然践踏甚至企图颠覆艺术的卑劣行径,伪艺术之所以泛滥成灾,一个原因是江郎才尽后的炒作,另一个原因是炒作之后的利益诱惑--前者为出名不择手段,后者为钞票而践踏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