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是一个“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之地。 在《西游记》的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开头就以易经的十二地支去阐释一天的阴阳昏晓。一天的规律如此,那么一年的规律也是如此,由此可以推断出千万年的自然规律也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再看,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即是在阐释宇宙世间万物的出现的原因。他说:“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接着天开始有了根,“亥”“子”在五行之中皆属于“水”。由此可见,万物要有根,必须有水,也是论证了,在几千万年前,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 第三会,“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五行中“丑”属于土。因此“地始凝结”,“地辟于丑”。这时候地球已经由一个水的世界变成地表裸露在外的世界,但是仍旧没有动植物的出现。 直到“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这时候开始有一些生命的出现,因为“寅”在五行中属于“木”,也就草本植物的意思,有了植物就有一切食物的来源。 于是“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人生于寅”。这里的“人”并非指的是人类,是一切动物的代指。在生物学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先出现植物在出现动物。 这样开头的论述,将地球几亿年的历史变迁概括出来。这是在近代科学近一百年才推断出来的。在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不禁要赞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有了“水”、“土”“木”就会有生命的出现,但是孙悟空乃是一灵猴,他要做到五行皆有,他还缺了少“金”和“火”。于是作者甚是聪明,写道:“海中有一座名山”山上什么都有,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因此山上有块大石头就“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孙悟空就这样诞生了,化作石猴,石头在五行中属于“金”,因此孙悟空就比那些肉体凡胎多了一个属性“金”。于是就与其他下界动物不同。 在后来,他被关在太上老君的丹炉里,又成就了他。使他有了火的帮助,因此有了火眼金睛。但是从此又害怕水,因此不能下水。不是大家所说的,忘记了念避水诀,或者是要给唐僧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