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杜牧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寒食》--(唐)韩翃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清明》--(宋)王禹俏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明)王磐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郊行即事》--(宋)程颢 绿野晴天道。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节日用联——清明节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烟景催槐叶;风期数楝花。//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吴门竹枝词》诗: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清明正值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百草青。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
花落今日,
长恨纷纭,
清明多少凝望,
紫陌舞红尘。
天上人间路远,
风生雨至悼亡灵。
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清 明
雨纷纷 /
自有伞儿撑 /
不明何处 /
不知路程 /
岂无牧童问
只见桃花 /
不见去年人 /
自是惆怅无缘分 /
听那流水声
看那人上坟 /
怎不感怀青春 /
思量人生
走一会 /
出一会神 /
不觉便到了 /
那杏花村
杏花村中啊 /
酒香醇 /
以诗下酒 /
更醉人 /
自斟自饮自销魂
/醺然忘了凡尘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村中酒香醇。 对酒当歌且开怀,以诗下酒更销魂。 青春岁月如流水,人间聚散似烟尘。 自斟自饮自感喟,花谢花开又一春。
杜鹃泣血又清明,野祭年年陌上行,
袅袅香烟浮往事,坟前愧拜旧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