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早,最耐客愁何?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被后世推为“古今咏梅诗第一”)
文天祥 梅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该咏梅诗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落梅诗案”)
杜小山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入选“千家诗”)
白玉蟾 早春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入选“千家诗”)
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 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辛弃疾 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老,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玉溪。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陈亮 梅花诗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杨维帧
百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唐代僧人 咏梅诗
火虐风嚎水渍根,霜皴雪皱古苔痕;
东风未肯随寒暑,又蘖清香与返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