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枚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武当书苑 2016-05-09

 

名人名言

袁枚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 袁枚名言
丈夫贵独立,各以精神强。肯如辕下驹,低头傍门墙。
杨花不倚东风势,怎好漫天独自狂。 《偶作》

见清·袁枚《偶作》。杨花:柳絮。倚:靠,依仗。这两句大意是:杨花要不是倚仗东风的势力,怎好漫天飞舞独自张狂。这显然是作者的借物抒愤之作。作者以花喻人,讽刺那些依仗权势狐假虎威,窃时恃宠的人。东风不与杨花便,春深委地烂入泥。一旦他们失去了凭借,下场就十分可悲。

修练多从苦处来。 《遣兴》

清·袁枚《遣兴》。本句太意是:惨练功法多是从艰苦中得来。原诗上句为:“须知极乐神仙境”。这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即使是天上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他们的法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艰苦地掺练才得到的。言外之意,当然是说一般人要想掌握一点知识,一点本领,更得勤学苦练。本名句可供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时引用,也可用以勉励人们进行刻苦的道德修养。

骑马莫轻平地上,收帆好在顺风时。 《示儿》 —— 袁枚经典语录

清·袁枚《示儿》。这两句大意是:骑马不可因在平地上而轻心大意,行船收帆最好在顺风的时候。骑马走在平地上,固然比较轻松,但平地有时也会出现意外情况,搞得人措手不及,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行船在顺风时收帆是最安全的,等到风向一变,船就可能碰到危险了。这两句比喻作事不能因条件好而麻痹大意,在处境顺利、人生得意之时便应适可而止,否则逆境一到,就不好收场了。这两句全属喻体,不涉本体,但因为比喻通俗,概括性强,本体不言自明。这种从生活中提炼、概括情事,以比喻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观念的方法可以学习。这两句多用来比喻处境顺利时不可大意,当好则收。

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清·袁枚《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其十一。横行:纵横驰骋。这两句大意是:不依照古人的法则,只是纵横自如地驰骋,自有风云雷电绕膝而生.这两句要求人们在写作时不因袭古法而要匠心独运,自出机抒,这样的作品就像风云雷电,具有强大的声威和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注重创新的见解是可取的.

欧阳当日文名重,更要推敲畏后生。 《遣兴六首》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四。欧阳:指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更要:还要。畏后生:欧阳修晚年还在不断修改平生所写文章,用思甚苦。他的拂人阻止他说:“何苦这样认真,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笑着回答;“不怕先生责怪,只怕后生们讥笑啊!”这两句大意是:欧阳文忠公是当日文坛领袖,名重当世,可他还要认真推敲平日所写文字,怕的是引起后生们的讥笑。袁枚诗句中引了欧阳修一则故事。欧公一代文宗,德高望重,文学成就很高,尚且如此谦逊,如此认真锤炼自已的文章,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遣兴六首》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由来:从来。落笔:下笔。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随园诗话》 —— 袁枚名言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这两句大意是:作人以正直为贵,而写诗作文以委曲青苗为贵。这两句以为人和写作相对比,说明写诗作文不宜过于直露,如果一饵无遗,就缺乏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杂力。对作诗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专习一家,硁硁小哉!宜善相之,多师为佳。 《续诗品注·相题》

清·袁枚《续诗品注·相题》。硁硁(kēng坑):浅陋固执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专门学习一家之言,知识多么浅薄狭窄啊!应该善于选择老师,以多从师为好事。此条阐述转益多师的道理。行文先破后立,认为恪守一家之言,最终不过一个“小”字,不会有大作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多师”,博采众长,触类旁通,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上的“佳”境。该名句直阵其事,行文整饬却不呆板,形式少变却极富感情色彩。“硁硁小哉”既引经据典,又给人“通俗印象,且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活跃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

看书多撷一部,游山多走几步,倘非广见博闻,总觉光阴虚度。 《随园诗话补遗》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撷(xīe协):摘,取。这几句大意是:读书多取一部,游山多走几步,假如不是广见博闻;总觉得虚度光阴,心中不踏实。此条是对自已博览成癖现象的描述,前两句以“看书多撷一部”与“游山多走几步”相提并论,显得既不甚费力气,又赏心悦目;接着直抒胸臆,剖白自己的心迹,给人以磊落的印象。该名句手法多变,语言质朴,文风自然,感情真挚,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嗜书成癖的文人形象。

善学者其如海乎。 《随园诗话》

清·袁枚《随园诗话》。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样啊!这是袁枚的经验之谈。他说: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他打比喻说:“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须臾溜散(指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分润(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旱九年而不枯(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受八洲而不满(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无他,善为之而已矣(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遣怀杂诗》 —— 袁枚经典语录

清·袁枚《遣怀杂诗》。这两句大意是:假如真正有能力在心中品味到诗书的意味,真比喝一杯陈酒更为甜美。中国人鉴赏作品讲究品味、玩味,以悟出其中奥妙。此名句以饮陈牺的醇厚精香作比,表现玩味作品的美感享受。其比喻巧妙形象,读之令人难忘。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随园诗话》

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立雪:指尊师重道。《宋史·扬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人名)侍立不去。顾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两句大意是:如果读懂书的要义,精神就会首先领悟;如果像宋人扬时那样做到程门立雪,尊敬师长,治世之道即可以广传天下。该名句强调认真读书与尊敬师长的重要性。读书要用“心”去悟,才能真正懂得书的“好处”;而要真正读好书,懂得治世的道理,首先必须尊重师长,敬重师道。如果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了宋人杨时程门立雪的境界。人人敬重老师,那么,教化就可以大行于天下。本名句长于用典,言简意骇,使诗文典雅含蓄,立意深远。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春日杂诗》

清·袁枚《春日杂诗》。这两句大意是:明月颇有情意地与我相约,夜晚来临的时候相见在杏花梢头。诗句写白日情兴,意欲夜晚赏月。诗人想象着赏月的情景:明月朗照,杏枝舒依,月色溶溶,花阴静静,诗人漫步在月光花影之下,与明月相伴相依,字里行间泛溢出作者闲适的心情。本是诗人有意踏月,却说“明月有情还约我”;人有意,月有情,两相依依,写得情意盎然,极有情致。诗句可用来写赏月。也可用来写闲暇自适之情。

信当喜极翻愁误,物到难求得尚疑。 《举京兆》

清·袁枚《举京兆》这两句大意是:喜信传到,在喜极的时候反而怕是弄错了;难以求得的东西,在得到以后还怕不是真的得到。这是人们一种微妙的心理,可以说是物极而反。人们往往在听到大喜的稍息、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时反而会怀疑其真实性。疑其真正是怕其不真,是喜极时失衡心态的表现。两句多用于表现大喜过望的心理状态。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陇上作》 —— 袁枚名言

清·袁枚《陇上作》。白骨:已死的人。黄泉:地下深处的葬身之地,指阴间。这两句大意是:对于死者的恩德已难于酬报,唯有悼念死者的眼泪可以流到黄泉。诗句以对于逝者的有恩难报,唯有痛哭,表现了沉痛的怀念和深切的憾恨之情,哀凄溢于言表。这两句可用于对死者的悼念。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祭妹文》

清·袁枚《祭妹文》。妹:指作者兰妹袁素文,生前与高氏无赖子结婚,备受虐待,四十岁死去。这几句大意是:你死了我来葬你,将来我死时谁来埋我!三妹倘有在天之灵,能不能告诉我呢?面对妹妹新坟悼亡伤己,慨叹今后如何度日,死后谁来埋葬,好像兄妹促膝对语一般,把思念、伤痛之情写得凄恻动人。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所见》。这两句大意是:心里想捉住那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闭嘴屏息,悄悄地站立起来。《所见》写一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唱着歌经过一片树林,“知了”的叫声立即诱发出牧童“意欲捕”的念头,为了不致惊飞“知了”,他立即停住歌声,跳下牛背,闭口静立,准备蹑手蹑脚地走近那可爱的小动物,两句诗把一个天真机灵的小牧童的心理状态,以及他捕“知了”时专注、神秘的神情,动作,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饶有情趣的生活场面,并且能惟妙惟肖地把它描写出来,很值得学习。

蚊虻疑贼化,日落胆尽壮,啸聚声蔽天,一呼竟百唱。 《碧纱橱避蚊诗》

清·袁枚《碧纱橱避蚊诗》。蚊虻:这里是偏义词组,单指蚊。这几句大意是:我怀疑蚊子是盗贼变成,日头一落胆子都大起来,乘着黑天啸聚成群,竟然一呼百应,发出蔽天的叫声。诗句用“贼化”来形容蚊子的可恶,确为别出心裁。接下三句历数蚊子“贼化”的表现:白天不知躲到了哪里,天一黑胆子都一个个大起来,从躲藏处蜂拥而出,一呼百应,啸聚成群,啸声竟然达到“蔽天”的程度,可见蚊之多及其无所顾忌,实属胆大妄为。无奈诗人只好退避三舍,躲进碧纱橱了。诗句从无可奈何的诙谐中透露出厌恨之意。

竹性不耐杂,志在干青云。 《芟竹》 —— 袁枚经典语录

清·袁枚《芟竹》。干:犯,冲。这两句大意是:竹子的习性不喜欢与它物杂处一起,它的志向出众拔俗高冲青云。“不耐杂”言其性不同流俗,“干青云”言其志向高远,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可用来咏竹。

杨花与雪花,一样无心绪,不管是何家,随风但吹去。 《杨花》

清·袁枚《杨花》。杨花:即柳絮。心绪:心情,这里有“思想”、“主见”的意思。这几句大意是:杨花与雪花形状相似,都一样没有主见不能自主,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家,只要有风来就随风飞去。这首《杨花》诗,可以看成是对社会上“风派”人物的画相。他们看去朴素无华,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惟风是从,十分轻浮。东风来了向西飞,西风来了往东飘,不管是何等人家,谁的“风力”大就向谁家投靠。

不雨征鞍湿,方知雾里行;晓花难辨色,溪水但闻声;对面人千里,终朝天五更。《良乡雾》

清·袁枚《良乡雾》。征鞍:征人的鞍鞯。这几句大意是:天没有下雨,鞍鞯却湿了,方知自己是在雾中赶路;清晨山间的花辨不清颜色,近处的溪水也只听到流淌的声音:人与人虽面对面也如相隔千里,整个早晨都好像是昏黑的五更。诗人善于采用铺排手法.从视觉、昕觉、触觉等多角度表现浓雾的存在,又从空间、时间角度极力渲染。这样,浓雾的特点就突现出来了。可用来描写山间大雾。

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清·袁枚《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这两句大意是:桂林天空小,青山大,山山都矗立在青天之外。这是写桂林景物的抄笔。青山青天,一片碧色;山山耸立云天,可见其高;这些直插云霄的高山仿佛把天都挤小了,山在青天外,天在山缝中,可见高山之多。作者在这里巧妙地选用了夸张、渲染等手法来写桂林美景,在写作方法上颇见特色。

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 —— 袁枚名言
文似看山不喜平。 《李觉出身传评语》

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写出来的文章要象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写出点曲折,那才吸引人

天上若无难走路,世间哪个不成仙?
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胜事如用兵,愈多愈难。 —— 袁枚经典语录
人情验自休官后。
人能取诸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 《随园诗话》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新正十一日还山》

清·袁枚《新正十一日还山》不要嫌海角天涯有多远,只要你肯策马扬鞭总有一天会赶到的,是叫我们不要嫌有些事情遥遥不可及,只要你肯去努力的做总会达到的。

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 —— 袁枚名言
七十犹栽树,旁人莫笑痴。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 《栽树自嘲》

清·袁枚《栽树自嘲》指不能预知的人生,是幸福的。

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非情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 袁枚经典语录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钓鱼须钓海土鳌,结交须结失风豪。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袁枚名言
出人意外者,仍须在人意中。
成败论千古,人间最不公。
长绳难系日西沉,尽璧谁能买寸阴?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 —— 袁枚经典语录
百物最可爱,惟钱最寡趣。生时不招来,死时不带去。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