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华英|妈妈的味道

 tnj660630 2016-05-09

wxwk77(←长按复制)

你想把文字怎样?要煮要蒸要炖要红烧要熬汤,在这里你随便......

妈妈的味道

作者|郑华英


偶然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男孩在四岁时被拐卖,在风雨飘摇中长大,自立自强,凭着年幼时妈妈给自己做的蛋炒饭的久远回忆,坚强地成长。十五年后,当再吃到妈妈为自己亲手炒的一盘蛋炒饭时,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和着幸福的泪水吞下肚中,彻底击穿所有观众的泪腺,令我也倾刻间泪流满面,心痛不已。这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是妈妈爱的味道让男孩坚信此生还会和妈妈相聚,不由得为这份世间最普通又最伟大的情怀打动。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留在一个孩子脑海中的记忆是永生难忘的。


从我能记事起,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妈妈那双勤劳灵巧的手。


我的妈妈是一个简单平凡、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出生于解放初期。在那个饥茺年月里,由于爸爸家里屯有粮食,在外婆的极力摄合下妈妈出嫁了。


虽只有小学文化,妈妈凭着职明能干学会了识字和算盘。记忆中在我很年幼时,妈妈便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分员,这在靠体力挣工分的年代,妈妈是幸运的。


妈妈不但要承担所有家务活,还会编织毛衣。每每一天繁重的农活忙完,晚上做饭的当儿,趁着烧火的间隙,妈妈会拿着毛衣针线,在烧火圈边借着微弱的灶火光织上两针,我常常在旁边羡慕地看着妈妈的双手在毛衣针上飞快地翻飞跳动,自己也拿了用竹签削成的棒针学着妈妈的样子织起来。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妈妈学会了裁缝手艺。妈妈总能用一块不起眼的布料,做出时尚合身的外衣,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除了给我们家人做衣服外,妈妈每晚还要到村里另一个手艺人家里帮工,顺便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现在想来也许妈妈的眼睛就是在那个年代,在要么昏黄、要么刺目的灯光下开始变坏的。


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妈妈就会凭着简单的一块猪肉,做出许多菜肴来,比如:菲菜肉丝、芹菜肉丝、青笋木耳肉片、回锅肉、煎蛋汤等等,妈妈做的饭菜色香味美,总会得到客人的赞美,小小的我不由得也为妈妈感到骄傲。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妈妈承包了村里砖厂的伙食团。当时八十年代中期正是经济发展时期,砖厂生意兴隆,几乎每晚都会通宵加班干活,到晚上十二点时便有一顿免费的夜宵,苦了妈妈就得加班加点做几十个人的伙食,白天还得回家干农活。


分田到户之后几年,家家都种上了葡萄,先种葡萄的人家都发家致了富,我家也在妈妈的努力下种上了葡萄。妈妈不仅要和爸爸一起在农田里栽种打掐、喷药施肥,到了收获季节,还要和爸爸用自行车驮着葡萄到街上售卖。风里来雨里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妈妈落下了腰痛的毛病。


九十年代中期,妈妈和爸爸通过辛勤的劳动,把家里的土砖草屋换修成了红砖楼房,看到崭新的小楼,妈妈布满沟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冬去春来,一晃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妈妈也从中年迈进了老年。在妈妈的一双巧手中,我们三姐弟渐渐长大,相继成家有了各自的儿女,每每回到娘家,第一个想见的总是妈妈,也常能吃到妈妈做的美味佳肴。


自从老家的土地被征用了之后,妈妈不再干农活了。可闲不住的妈妈和爸爸,又在已变成工厂的老家旁边开垦了一块土地,栽上了各种蔬菜,还经常给我捎一把绿油油、水灵灵的新鲜蔬菜。


我的脑海里,妈妈的味道就是用她的双手给予我的无私宽广的爱的味道,温润如玉却又坚韧如山。妈妈的爱像阳光般美好温暖,像大海般博大精深、包容万象,像灯塔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更像是一本我此生读不完的巨著,令我一生受用,伴随我走过人生的一个个春夏秋冬……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