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jdzzqc 2016-05-09

2016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1.【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教师的职业角色,题干中指出该老师经常梳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刻苦钻研,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角色。


2.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2.【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教师某项教学行为的优点,答题的关键点是能找出“运用……的情境”,当看到此时,大致可以判断出该教学行为是帮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不台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台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3.【答案】B。


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判断应为错误行为,排除选项A、C。剩B、D两个选项再进行二次辨析。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本的社会实践课程被数学课所剥夺,也就是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择B。因D选项为体现出团结合作内容,故不选择。


4.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目队协作的意识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4.【答案】C。


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判断应为错误行为,排除选项A、B。其次,该提干反映这个老师因自身为骨干教师自居,并不参加业务培训,体现出不积极学习的意向,所以体现出缺乏终身学习的行为,故选择C。D选项之所以不选,是因为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课程建设,所以此选项属于无关选项。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的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充足的生源


C.有合格的教师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5.【答案】B。


答题解析:《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学校的做法


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台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6.【答案】D。


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分析,属于不合法行为,排除选项A、B。因题干中涉及学校跨区域招生行为,主体为学校行为答案选项为D。C选项之所以不选,是因为题干中并未表现出不尊重学生人格等内容,属于无关选项,答案为D。


7.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竟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7.【答案】C。


答题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选C。


8.张老师责令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小强听课半天写检查。张老师的做法


A.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学生B.合法,教师育管理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人身权D.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8.【答案】D。


答题解析:该题首先根据常识判断该老师的行为为错误行为,排除A、B两个选项。该老师根据小强的学习成绩,当其他同学都在正常上课时,该老师私自决定小强停课,显然是剥夺了小强的受教育权,所以张老师的做法为不合法行为,选择D选项。


9.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B.控告检举权


C.民主管理权D.培训进修权


9.【答案】C。


答题解析:该题主要考察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点,根据题干中所提到该老师参加学校工会,献言献策,这正好体现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等工作,属于教师拥有民主管理权。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


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教室吸烟


10.【答案】D。


答题解析:该题选项容易出现混淆,提问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是哪选项。其中A、B均从社会角度出发,排除;剩余两个选项中,有部分学生选择C,要知道,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社会保护中具备此项。相反D选项发生在学校保护的范围内。应属于学校保护,所以答案选择D。


11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A.晓东B.学校C.晓东及学校D.晓东及其监护人


11.【答案】A。


答题解析:首选事故地点发生在放学以后的校外,初中生小东自己不慎摔伤,自身应对此行为负责,答案选择A项。


1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B.网上综合素质评价


C.建立多样的平均标准D.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


12.【答案】D。


答题解析:该题考察的是教育评价相关知识点,我国现在正在积极建设多元评价模式,单一、死板的评价制度将逐步过渡为多元评价模式。D选项恰恰强调了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即强调教育活动后对最终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


13.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B.因材施教C.廉洁从教D.严谨冶学


13.【答案】A。


答题解析:该老师将学生置于冷风之中,要求将作业写完,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答案为A。其余三项均不能反映出题干中所暗示的信息,故放弃。


14.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这表明钟老师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台作


14.【答案】A。


答题解析: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老师能看到学生的不同面,每个学生的各个进步都看得到,体现出老师并不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其余三个选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故不选择。


15.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15.【答案】B。


答题解析:首先数学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进行沟通引导和帮助改正数学老师的行为,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选项,A过意严苛,不符合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沟通的平等原则,排除。C选项肯定了数学老师错误的行为,排除,D选项


16.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A.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的理由


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目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16.【答案】B。


答题解析: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蒋老师应该拒绝此行为,排除选项A、C、D,选择B。


17.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理论创立和发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


A.牛顿B.坷西C.爱因斯坦D.莱布尼茨


17.【答案】C。


答题解析:爱因斯坦是位物理学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与数学无关,选择C。


18.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B.纺织机的发明


C.电力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18【答案】A。


答题解析: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即为蒸汽机的发明,答案选择A。


19.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鲁国C.楚国D.秦国


19.【答案】B。


答题解析: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20.下列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有关的是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


20.【答案】C。


答题解析: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却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答案选C。


21.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是


A.女士优先B.亲疏有别C.慎终追远D.礼尚往来


21.【答案】A。


答案解析:女士优先”是一种观念,在西方国家被看做成年男性“礼仪”或者“风度”的一种,绅士的象征,不属于发源于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英文表示法:Ladiesfirst,答案选择A。


22.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B.教学相长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


22.【答案】B。


答案解析: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23.下列明清作家与其戏曲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李渔——《窦娥冤》B.孔尚任——《桃花扇》


C.洪昇——《长生殿》D.汤显祖——《牡丹亭》


23.【答案】A。


答案解析:《窦娥目》作者是关汉卿。


24.“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的典籍是


A.《春秋》B.《诗经》C.《周礼》D.《易经》


24.【答案】B。


答案解析:《周颂》,《诗经》篇章之总名。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共三十一篇。多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因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天地、农神等。《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5.我国不同民族的室内装饰与居住环境各有恃色。下图的民居室内装饰反映的民族特色是


A.彝族特色


B.壮族特色


C.藏族特色


D.汉族特色


25.【答案】C。


26.在Word中,如果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选中的区域是


A.该行B.全文C.该段D.该页


26【答案】C。


27.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幻灯片,下列工具栏按钮可以插入新幻灯片的是


27.【答案】B


28.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和“马铃薯”一致的是


A.坦克—一战车B.录音机——录音笔


C.萝卜——青萝卜D.番茄—一西红柿


28.【答案】D。


答案解析:概念的全同关系。题干中都属于同一物种,所以选择D项。


29.“医生都穿白衣服,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发。”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


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B.有些医生不留长发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发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


29.【答案】A。


答案解析:前提是医生都穿白衣服,结论是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发。你会发现前提和结论中间缺了点什么,医生跑哪里去了?所以要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重合的共同点找出来,此题中,医生就是我们要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共同拥有的共同点。根据前提结论,答案选择A。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14分)


30.


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材料中,曲老师通过阅读各种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科信息,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科研方法,解决教学问题。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不断反思。材料中,曲教师自知大学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再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材料中,曲教师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合作的教育理念。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做好教书育人。


31.材料:


从教二十余年,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败进行反思总结。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给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14分)


31.


洪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洪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家住,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同时在学生需要保护的时候,奋不顾身的保护学生并交给学生防身术等,都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其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标准。洪老师不从分数来看待学生小芳,而是尽心尽力地教授小芳,使得学生小芳在学业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


再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目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洪老师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总之,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32.材料


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存在于民间,称为民间戏曲。另一种是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而形成的戏曲艺术,而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指戏曲艺术的现代化。


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现在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目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戏曲现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方式,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在历史剧中贯穿着坐着当时的时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写当代生活的戏才配成为现代化的戏曲,现代人写的历史剧一样也能成为很好的现代戏”。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不在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达这些思想内容。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日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时下的戏曲现代化虽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而且过度强调对现代生活的反映。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的根脉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当然,民间戏曲决不会目为我们忽视她月自动消亡,因为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会发现,某些方面民间戏曲在追求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在一些地区,它甚至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也会是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一把密匙。


(摘编自刘桢、毛忠《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问题:


(1)戏曲现代化过程中硬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2)文章认为应如何走出戏曲艺术现代化的困境?请简要分析。(10分)


32、第(1)问.


①如何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2分②如何在历史剧中贯穿时代精神;2分


第(2)问.


要走出困境,戏曲创作要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民众。3分戏曲的发展和推广要走向民间,要符台民众的审美标准,3分。戏曲的内容上要充分融入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接照要求作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33.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坦然接受生活(或学习)的挫折”“享受做教师的幸福”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台“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等角度,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站在普通个人角度,目绕“经厉痛苦才能成功”、“平凡生活也有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幸福,从不抱怨开始”等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行文相对幼稚,没有联系教师身份与教育发展,仅谈人生道理)


四等(11-0)围绕“挫折使孩子奋进”、“引导孩子要勇于战胜困难”、“挫折也是一种美”等角度,或“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


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


标题,不写,扣5分。


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


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等,降12分。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选题


1.【题干】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选项】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


【解析】《教育过程》一书是由布鲁纳所写,被誉为“现代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考点】教育学发展到分化阶段的教育家以及著作


2.【题干】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选项】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解析】只有当一个人的遗传素质达到成熟之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考点】教育与人的发展


3.【题干】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解析】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考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4.【题干】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选项】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该种方式为双轨制。


【考点】欧洲现代学制


5.【题干】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选项】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考点】教育的社会属性


6.【题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选项】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考点】新课改


7.【题干】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他们属于()。


【选项】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考点】课程的分类


8.【题干】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现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选项】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王老师既讲了“镭”这个知识,又通过居里夫人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因而体现了该原则。


【考点】教学原则


9.【题干】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选项】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解析】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陈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的评价,因而体现的为形成性评价。


【考点】教学评价


10.【题干】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选项】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


【解析】情感陶冶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班主任李老师通过板报、墙壁等媒介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的就是能够使同学在这种环境中受到感化,因而体现了该方法。


【考点】德育方法


11.【题干】初二(1)班下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选项】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C


【解析】长善救失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冯老师的做法是让该同学美术上的特长引导他思想的转变,因而体现了该原则。


【考点】


12.【题干】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选项】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答案】A


【解析】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考点】注意的品质


13.【题干】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选项】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答案】B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考点】思维的分类


14.【题干】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选项】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答案】B


【解析】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学生个性趋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能对自己、对他人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开始学会从各种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他人和自己。


【考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5.【题干】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并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选项】


A.启发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归纳式


【答案】C


【解析】算法式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到一个正确的解。


【考点】问题解决


16.【题干】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选项】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考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7.【题干】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选项】


A.成绩趋近


B.成绩回避


C.掌握趋近


D.掌握回避


【答案】C


【解析】掌握趋近指的是个体关注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表现。掌握回避指的是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任务的情况。


【考点】成就动机理论


18.【题干】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选项】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阶段的任务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小孙对于未来到底要做什么人的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他在这个阶段思考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考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19.【题干】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选项】


A.情感枯竭


B.去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答案】B


【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考点】教师职业倦怠


20.【题干】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选项】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答案】C


【解析】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华和他的同学正因为参加了比赛才促成了一种良好的纪律,因而体现的是该类型。


【考点】课堂纪律的类型


21.【题干】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教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选项】


A.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D.放松法


【答案】A


【解析】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良好行为。杨老师对晓玲的表扬就是强化她的良好行为,使其改变内向的性格。


【考点】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二、辨析题


22.【题干】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误。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考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23.【题干】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考点】德育过程


24.【题干】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答案】错误。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考点】记忆的分类


25.【题干】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答案】错误。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但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此外,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考点】中学生智力发展


三、简答题


26.【题干】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27.【题干】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案】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


28.【题干】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案】(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考点】中学生认知发展


29.【题干】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答案】(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四、材料分析题


30.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洛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考点】教学方法


2.【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3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1.【题干】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答案】晓雯的冲突类型包括了趋避冲突和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晓雯有竞选班长的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冲突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考点】冲突类型


2.【题干】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