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纪录片帮你梳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昵称33160598 2016-05-09

前些日子,一则机器人击败欧洲围棋冠军的新闻着实让人工智能这个概念闯进了大家的视野,由Google研发的智能程序“AlphaGo”在比赛中以5:0完胜欧洲职业围棋冠军樊麾,而且看过棋路的网友们表示,这简直就是虐杀。不过恐怕还没完,人工智能还要成为你手机里各大公众号的常见词汇,因为马上到3月,“AlphaGo”将挑战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这位高丽国棋王将捍卫我们“肉体人类”最后的尊严。

早在上世界末,由IBM研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就已经在国际象棋这个项目上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相信90年左右出生的你一定还记得在文曲星里和你下黑白棋的那位吧。相比于只拥有棋路预测能力的深蓝,经过二十年指数级别的飞速发展以及深度学习等理念的提出,以“AlphaGo”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程序已经拥有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这也是它胆敢挑战复杂多变、汇集东方气韵之围棋的底气。


1997年“深蓝”击败人类棋王的现场

   纪录片历来就是新科技领域的暸望员,我们就借助几部开脑洞的纪录片,了解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探讨下人类进化的终极归宿。
大数据与超级运算

2011年2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益智问答游戏节目《危险边缘》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参赛者——由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沃森”(纪念IBM创始人),它将回答主持人用口语提出的涉及广泛知识领域的问题,与它对阵的是两位史上最成功的竞答选手,纪录片《谷歌与世界头脑》详细记录了这次跨时代的人机大战。对沃森来说,最重要的难题是识别人类的语言以及对题目的分解,它需要从主持人充满讽刺的口吻、由谜语以及诗篇构成的线索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它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寻找到最佳答案。最终,电脑沃森狂胜人类


《危险边缘》现场“沃森”与两位人类对手

沃森的胜利得利于Google海量数据的支持,更归功于IBM "DeepQA"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使得沃森拥有学习能力。刚刚诞生时,沃森的反应速度相当慢,工程师们往往饭前给它一个线索,让它慢慢算着,然后出去吃饭再回来,它正好给出答案。在刚接触测试比赛的时候,它开始在每个以字母n结尾的答案后加上一个“de”的声音,比如“什么是巴基斯坦‘的’?”口音听起来像刚来美国的古巴移民。而随着沃森越来越多观看《危险边缘》的录像,每当它对一个线索作出正确的回答,就会牢牢记住面对此类问题,哪一个程序是值得信任的。最终,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得它可以每秒进行80万亿次的运算,在3秒之内挖地三尺,找到任何问题的答案。


“沃森”目前已涉及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人形机器人
    沃森拥有超大规模数据支撑的“脑容量”,以及人类大脑不能企及的运算速度,纪录片《谷歌与世界头脑》大胆预测,到了2045年,AI的能力将比现在扩展10亿倍!但是,除了10台机箱,沃森并不拥有真正的机器人实体,BBC出品的纪录片《寻找人工智能》则提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它们应该与我们有着同样的运动方式,因为身体的构造决定了头脑的思维方式。

    《寻找人工智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类人机器人ECCE,它拥有着特种塑料制成的与人类相似的骨骼、用风筝线制成的肌肉构造,它能够与人交流,特别是进行肢体交流,来自塞尔维亚(不熟悉地理的童鞋赶快拿出地球仪)的设计团队希望借此研究人类的大脑如何控制肌肉。


纪录片《寻找人工智能》中的ECCE

创造人形机器人就像一件上帝做的事情,这种创造好像开启了人类超越自身生死的一种方式。上帝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机器,那么人更像上帝还是机器人?细思极恐,这里不探讨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是人形机器人的发明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的行为方式。由探索频道出品的纪录片《机器人时代》介绍我们认识了2015年的最新款机器人:iCub。iCub的AI能力大概相当于人类三岁的水平,不仅可以看和听,还具有本体感受的知觉和运动能力,他甚至可以依据外界变化进行相应反馈,比如控制眼球凝视,通过“眉毛”表达自己的感情。iCub 最为出众的是在运动领域的学习能力,科研人员有次教他射箭,iCub 只需要进行七次尝试,在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并进行分析,在第八次就可以准确地命中红心。


iCub超凡的运动能力来自精密的类人构造

    iCub是工程学与机械学的奇迹,而之所以设计成三岁人类的模样,是因为这个年龄段是许多人类后天反射形成的时期,是探索自己身体的年龄段,人形机器人iCub的自我完善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
AI的兴起与发展目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通信工程与电子工程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智能化的生活,而人类也越来越不满足于机器只提供辅助帮助,而是希望它们能够思考,参与决策的制定。大天朝央视出品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就像我们详细梳理了今后智能化生活的发展方向。基于感触与识别技术,我们可以拥有更加方便与梦幻的人机交互体验,通过VR技术实现整个世界的虚拟联通,我们也会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无人教学、无人售卖,让机器替我们做更多的事,可以说我们的世界会无处不智能、无处不终端、万物皆相连。


真实的图灵与《模仿游戏》中扮演者本尼迪克特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自动化技术是否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如果沿着现有产品的道路发展AI技术,是否会走偏,大数据互联与超强运算速度是否是人工智能的终点?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人工智能理论的提出说起。由英国出品的纪录片《人工智能之父:图灵》讲述了现代计算机鼻祖阿兰图灵的传奇人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模仿游戏》中“夏洛克”版的图灵)。图灵依据他在第一台计算机逻辑设计和研制工作中的经验,在1950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计算机和智能(Computingmachiery and intelligence)》,奠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这位计算机理论大师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人工智能下了定义,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概念,大名鼎鼎的“图灵测试”由此而生。图灵理论对于当代的启示就在于:不论采用什么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在于模仿人类思维以及行为方式。除此以外,纪录片还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全面挖掘了同性恋情对于图灵的影响,从某些角度讲非常深入。


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又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深度学习

    对于AI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另一个理念是摩拉维克悖论。在人工智能开发的早期,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制造出会思考的机器,因为我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实现下象棋这样非常复杂的数学逻辑运算,这类问题对于人类自身则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但是慢慢的,科学家们发现虽然人工智能能够解决各种“困难”问题,但是却不能像一个四岁女孩儿一样知道什么时候该撒娇,或是像一个几个月大小的婴儿一样识别父母的模样,更不用提具备我们人类的直觉与“第六感”。这与传统的从“简单”发展到“困难”的模式明显相悖。

    于是,一些天才开发者开始从感知、认知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重新定义人工智能,而这其中又以模拟人类思维的认知能力为最难突破的核心技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深度学习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希望机器模拟、建立一种基于人类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的精髓在于利用多层次感知结构分析具体低层特征形成高层抽象类别,翻译成人话理解就是:对于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先识别出一些有特征的线条,然后基于对这些线条的“理解”,识别出不同种类的眼睛鼻子眉毛嘴,再基于对这些器官外形的“理解”,再识别出更高层次的人脸的总体的区别。(摘自知乎)


深度算法的层级结构

机器人的自我进化

  我们来看看这种概念的最新应用,由探索频道出品的地平线系列纪录片《明日世界》为我们展示了几款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机器人,哦不,应该是机器螃蟹、机器蛇、机器狗。它们诞生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如何走路、怎样保持平衡,在最初的尝试中,它们一遍遍采用我们看似匪夷所思的行走方式,不停地摔倒,甚至扭伤自己的腿,但是在不断的采集数据、总结分析与自我学习后,他们的走路姿势逐渐趋向经过数亿年自然进化后的动物姿势,最终找到最合适的步伐。《明日世界》还转述了机器人发展的另一个理念:先有感觉,再有智能。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身布满传感器的机器人Xrc-1,当反复用绿色尖刺戳它后,它自发建立起绿色与厌恶的映射,这很像我们学习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可以自己学会走路的四脚机器人

我们或许隐约感到,在未来的机器人世界中,也存在类似于进化论的适者生存法则。在自然界中,进化不仅塑造了各种天赋异禀的个体,更让人类这种最高级生命体发展出了独有的社会属性。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也能发展属于自己的群体生活呢?纪录片《不可能的物理学》为我们开了又一个脑洞。由美国南加大开发的机器人Superbot由数十个矩形模块组成,有点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的积木,他们之间通过独特的接口相连,可以组成任意形状,用2足或者4、6、8…足行走。乍听起来没什么新意,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每个模块都是单独的机器人,拥有自己的思维,可以依据大身体的构造承担不同的“社会分工”,并且整个身体可以依据不同的地形变化出最适合的模样,你会怎么想。如果你还是无感,那么还记得《超能陆战队》中主角发明后来被大魔王偷走的可任意组合的集群机器人么。


可以自我组织、变形的Superbot


大魔王和他的黑科技。。。

Superbot中模块的组合就像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进化,但如果想组成一个真正的社会,机器人必须掌握另一种基本技能,那就是语言。最新的科研成果认为语言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而为了学习语言,机器人需要了解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在BBC出品的纪录片《未来景象之人工智能革命》中,我们目睹了一项伟大发明。房间里的三个机器人名叫myon,这些机器人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了解它们的身体,逐渐学会保持平衡,迈步,伸手等动作,形成了自身的三维模型,存储了感觉信息的记忆,就像小孩子一样发展自己。但是最神奇的是,深度学习算法赋予了它们被认为是仅限于人类的一项行为:发明属于自己的语言。在纪录片中,一个机器人说出了一个连发明者都不懂的词汇,在配合肢体语言演示后,另一个机器人竟然学会了这种语言,做出了正确的动作,这名机器人甚至还可以教旁边的人类使用这种语言。


自我进化的myon

人类将被淘汰?

探索频道出品的纪录片《与摩根费里曼一起穿越虫洞》由此提出了更加大胆的假设:智人不是人类进化的终点,但是终点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具有智慧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以把人类排斥在交流之外,发展出比我们更好的合作精神,它们读取、分析一切数据,发现大自然的基本真理,以至于在进化的道路上把我们甩在后面。


摩根弗里曼还当过纪录片主持人

   事实上,从人工智能概念诞生起,我们对于AI的恐惧便随之产生,在众多科幻作品如《终结者》、《机器姬》、《她》中,人工智能都对人类产生了反叛的行为,许多科学家也呼吁对机器人的发展增添限制。不过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比起担心早上一睡醒就被“天网”袭击,我们更应该关心如何让机器拥有这种超强思维能力。目前的机器人,即便最为先进的型号,仍处于人类3岁左右的认知水平,更不用提拥有复杂的“感受”与“情商”。AI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不看好“大数据+深度学习”的发展模式,也许未来机器人技术的突破需要等待生物工程关于人脑结构的探索成果。
另一种思路

  又或许,我们不必等那么久,也许可以转变下思路。我们担心自己被机器人取代,但是如果我们让机器人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呢,我们进化的终点会不会是融合了人类与机器的新型生命体呢。NHK纪录片《改变人类的赛博格技术》就大胆的预测这种半人类半机械的存在方式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让许多肢体瘫痪的病人重新行走,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甚至,在央视《互联网时代》中,世界上第一名“电子人”用植入体内的芯片与自己的妻子成功的进行了交流。在未来,这种人工智能的变种会从简单的机械外骨骼开始,逐渐变为芯片的植入,再到辅助运算的数字大脑,从遥控工作到自主工作,从动作控制到意念控制,我们人类也许将因此迎接直立行走以来最为伟大的进化。


日本发明的智能外骨骼与脑部芯片植入者

    怎么样,脑洞是否已经打开?说一千道一万,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机遇,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央视春晚上机器人的集体舞看似笨拙,但那就是方向,在与机器人的对抗中,真正的输家是那些不想被卷入的人。最后,套用《互联网时代》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在未来,全球所有的计算机、所有的存储器、包括所有的人,都将被联为一体。每台机器、每个人,都只是这个共同整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享有整个世界,但又都微不足道,独立的机器、独立的人,在这里都不再有意义。在全球脑面前,人类将重新面对我们的文明,面对社会的面貌,面对人生的意义!


更多关于纪录片的文章,请您关注??,为您推介纪录片,看看世界的奇特,感受生活的温度。
公众号ID:wedocford
用纪录看世界
纪录片推介
科普知识分享
一起享受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