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
2016-05-09 | 阅:  转:  |  分享 
  
§1.5充分条件、心要条件(1)

课型:新授课

课时计划:本课题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别;

(2)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教具使用:常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

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充分说明……”,“没有这个必要”等,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五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概念形成

首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若ab=0,则a=0。

解答:命题(2)、(3)、(4)为真。命题(4)为假;

2、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

解答:(1)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ab=0(a=0。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继续结合上述实例说明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我们称“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是“这个整数必是偶数”的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只要“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这个整数必是偶数”就一定成立;而称“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是“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的必要条件,可以解释成如果“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就必须要“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成立

充分条件:一般地,用α、β分别表示两件事,如果α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β这件事也成立,即α?β,那么α叫做β的充分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为了使β成立,具备条件α就足够了。②可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即行,无它也未必不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x=0是xy=0的充分条件,xy=0不一定要x=0.)

必要条件:如果β?α,那么α叫做β的必要条件。

[说明]:①可以解释为若β?α,则α叫做β的必要条件,β是α的充分条件。②无它不行,有它也不一定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如xy=0是x=0的必要条件,若xy≠0,则一定有x≠0;若xy=0也不一定有x=0。

回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

(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

4、拓广引申

把命题:“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α与β,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α与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分为四类:

(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α?β,而β?α;

(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α?β,而β?α;

(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α?β,又有β?α;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α?β,又有β?α。

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

例1:(1)已知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那么“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2例4)

(2)是的什么条件。

(3)“a+b>2”是“a>1,b>1”什么条件。

解:(1)“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明]①如果把命题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α与β,则既要对“α?β”进行判断,又要对“β?α”进行判断。②要否定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

例2:判断下列电路图中p与q的充要关系。其中p:开关闭合;q:

灯亮。(补充例题)









[说明]①图中含有两个开关时,p表示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情况不确定。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通过图示,深化概念认识。

例3、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补充例题)

(1)头发长,见识短。(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竟成。(4)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6)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说明]通过本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20——练习1.5(1)

2:填表(补充)

p q p是q的

什么条件 q是p的

什么条件 ? ? ? ? 两个角相等 两个角是对顶角 ? ? ? ? ? ?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 ? 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边形 a=b ac=bc ? ? [说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反馈教学效果。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

推断符号(,?

充分条件的意义命题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

必要条件的意义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步骤:

①认清条件和结论。

②考察pq和qp的真假。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技巧:

①可先简化命题。

②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③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六、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P/22习题1.5——1,2,3。



§1.5充分条件、心要条件(2)

一、复习引入

问:一个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可分为四类,有哪四类?

答: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充分又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练习:判断下列各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1)若x>0则x2>0(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两个角相等,则两个角是对顶角。(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则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充分必要条件)

(4)若x是4的倍数,则x是6的倍数(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若a,b为实数,,则。(充分必要条件)

二、概念形成

1、结合问题进行说明:命题(3)中:因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所以“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是“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的充分条件;又因为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所以“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又是“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的必要条件。因此“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是“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2、充要条件定义

一般地,如果既有α?β,又有β?α,就记作:α?β(“?”叫做等价符号),那么α既是β的充分条件,又是β的必要条件,我们称为α是β的充分而且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说明]①可以解释为α?β,α与β互为充要条件。②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必行,无它必不行。③可以结合实例解释为:如|x|=|y|与x2=y2互为充要条件,即若|x|=|y|,则一定有x2=y2;若|x|≠|y|,则一定有x2≠y2。

三、概念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

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α是β的什么条件(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补充例题)

(1)α:(x-2)(x-3)=0;β:x-2=0.

(2)α:同位角相等;β:两直线平行。

(3)α:x=3;β:x2=9。

(4)α: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β: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

解:(1)因x-2=0((x-2)(x-3)=0,而:(x-2)(x-3)=0?x-2=0.

所以α是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α是β的充要条件。

(3)因x=3(x2=9,而x2=9?x=3,所以α是β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4)因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是平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α是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说明]①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解答各题。②等价关系与推出关系一样具有可传递性,充要条件间的关系即等价关系,可通过多次等价关系传递性得证,这也是证明充要条件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例2: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是“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1例5)

解:方程变形为.

∵∴

∴“”是“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充分条件。

反过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根据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得



∴“”是“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是“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

[说明]充分性证明:条件?结论;必要性证明:结论?条件。

四、巩固练习

课本P/22——练习1.5(2)1,2

补充练习

1、判断下列各命题条件是否是充要条件:

(1)x是6的倍数,则x是2的倍数。(充分不必要条件)

(2)x是2的倍数,则x是6的倍数。(必要不充分条件)

(3)x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则x是6的倍数。(充要条件)

(4)x是4的倍数,则x是6的倍数。(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完成下列表格

α β α是β的什么条件 ab≠0 a≠0 (x+1)(y-2)=0 x=-1或y=2 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b2-4ac>0 x=1或x=-3 x2+2x-3=0 a2-b2=0 a=0 m是4的倍数 m是2的倍数 五、课堂小结

内容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如果α?β,又有β?α,则α是β的充要条件。

方法小结

如何判断充要条件

判别步骤:

①认清条件和结论。

②考察p?q和q?p的真假。

判别技巧:

①可先简化命题。

②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③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六、课后作业

1、书面作业:习题1.5----4,5,6,7,8,9

2、完成下列表格

α β α是β的什么条件 n是自然数 n是整数 x>5 x>3 m、n是奇数 m+n是偶数 a>b a2>b2 3、思考题:设集合M={x|x>2},P={x|x<3},则“x∈M或x∈P”是“x∈M∩P”的什么条件?(“x∈M或x∈P”是“x∈M∩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献花(0)
+1
(本文系听风阁浪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