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

 韦Bb 2016-05-09
可见,痉、湿、三种病的病机转化、证治方药、临床辨别等诸方面都与太阳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痉、湿、的内在联系《金匮要略》全书凡25篇,论述疾病40多种。其各篇的编排方式不外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篇中单独论述一个疾病,一是将病因病机都类似的几个疾病合并在一篇中论述。这种编排方式,对学习《金匮要略》的人无疑是带来极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金匮要略》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那么,张仲景为什么会把痉、湿、这三种病并在一篇讨论呢?其原因不仅如前所述,是由于痉、湿、都属于外感性疾病,均起自太阳和与太阳病密切相关,而且是由于痉、湿、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并且后者才是作者据以作出排列组合的基础。
可以说,痉、湿、内在联系基础是津液。津液乃人体润皮毛、濡肌腠、贯脏腑、益脑髓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重要物质。三种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外致病因素造成的亏损不足与排泄障碍两大类型。痉病无论是刚痉、柔痉、热痉、变痉,还是《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所述及的新产血虚所致之痉,都是津液内伤,筋脉失于濡养,或再加以风邪乘虚外侵,化燥伤筋,于是拘急、痉第三卷518挛、抽搐而成。湿病,或外受雾露,或久居卑湿,脾不能运转,三焦决渎失职,湿邪外不得发泄、内不得渗利而停滞体内、流注关节所致。病,是外受暑热之邪,劫灼阴津而生。可见,痉病、病是津液亏损不足,湿病乃津液排泄障碍,总属津液代谢失常的疾病。
正因如此,《痉湿病脉证治》篇把汗与小便做为窥测津液存亡的依据。全篇27条中,有提及汗及小便者凡18条,占67%,其中单提及汗者11条,单提及小便者2条,汗、便同时提及者5条。因汗为心液,“肾为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心主之汗与肾主之小便是人体津液外在之标志,二者异位同物,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通过观察汗与小便,可以鉴别疾病性质,了解药物疗效,判断疾病预后。
《痉湿病脉证治》篇的整个治法方药也都与津液紧紧相连。治痉病的瓜蒌桂枝汤、葛根汤,其方中的主药瓜蒌根、葛根均是起滋养津液、舒缓筋脉的作用;大承气汤是泻热存阴就更不言而喻了。治湿病的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是从麻黄汤加减而出,其所加之白术、薏米,以及防己黄芪汤的主药防己,均是渗湿利水的佳品。治病的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益气生津的良方。总之,对于津液亏损者,甘寒滋养保存津液为主;津液排泄障碍者,以渗利小便为主;一切围绕着津液的变化而进行。
从上述可知,痉、湿、这三种疾病都是以津液为根源,形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从而在病理上也互为因果、相因为病,其常见有:1.痉因湿致这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早提出来了,其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虽后世对这一经文提出不少疑议,众说纷纭,如若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正确地看待它、理解它,则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痉病发自太阳,手太阳小肠主泌别清浊,足太阳膀胱主贮藏排泄尿液,均属寒水之府。津液停滞则为湿,溢于肌肤则为水,同物而异名也,湿邪侵犯太阳之俞,经气不利,发而为痉,同气相求耳。故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家成无己说:“太阳中风,重感于湿,则为痉也。”湿为阴邪,易于阻遏阳气,又易于伤阳损气。“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今湿阻太阳经俞,阳气郁遏,筋脉失养,筋脉则紧急而成痉。
临床上常见湿犯中州,清浊相混,阴阳反作,升降乖逆,挥霍潦乱,致上为呕吐,下为泄泻。
其来势之凶,证情之猛,刻不容缓,药物救济之不及则劫液耗津,速变为痉,虽为津伤所致,而实原发为湿气之患。
诚然,六淫均可致痉,湿乃六淫之一,并非强调此而忽视彼。
2.暑可致痉暑为火热之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故最易耗伤津气。
且暑邪阳热为夏季主令;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暑邪犯人,起病即在气分,如若传变,最先入于心经;包络为心之外围,代而受之。心之包络与肝均为厥阴风木,性善行,易于动,风火相搏则其病之来势如奔马,急如掣电,因而暑病最易导致痉病,世名之“暑风”或“暑痉”。此证小儿最多,且兼证亦杂,临床必须详细辨识,治疗亦务求其本,不可见痉治痉。吴鞠通说:“痉因于暑,只治致痉之因,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但于痉中求之。”乃宝贵经验之谈。
3.暑为夏季主令,通于心;心属火,主热。湿为长夏主令,通于脾;脾属土,主湿。暑热之季,天有炎热烈日下逼,地有湿化为气上蒸,湿热交杂,流行于太虚之间。人生存于气交之中,倘劳倦内伤、元气亏乏,或因夏令气候炎热贪凉饮冷,反冰伏其热,于是不仅外受暑邪,且夹湿第三卷519为患,形成暑湿相兼之证。叶天士说:“长夏湿令,暑必兼湿。”(《三时伏气外感篇》)王孟英亦说:“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温热经纬》)综之,痉、湿、以津液为纽带,一源三歧,津液的异常变化决定其病机、证治特点,即病理上互为影响,临床表现上有着共同的指征,治疗上有着共同的方向。掌握了这一规律,对我们执简驭繁地在理论上弄通,在临床上辨治痉、湿、这三种疾病,以及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痉湿病脉证治》对后世之影响《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所论之痉、湿、,有理有法有方,开创诊治这类疾病之先河,后世莫不宗之,尊为准绳,影响极大。
如痉病,《三因极一·病证方》亦说:“气血内虚,外为风寒湿热之邪所中则痉。”《景岳全书》亦说:“盖精血不虚亏,虽有邪干亦断然无筋脉拘急之病,而病至坚强,其枯可知。”指出六淫之邪只是诱发痉病的条件,为外因;人体正气不足、精血亏损才是痉病形成的根据,为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阐明了痉病因内虚则邪气乘之的病因理论。《瘟疫论》也提出了疫疠之气可以导致痉病的观点:“凡受疫邪……,项强发痉,手足俱痉。”至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痉病的病因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临证指南·痉厥》说:“五液劫尽,阳气内风鸱张,遂变为痉。”薛生白又有“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而成痉的认识,提出温热与湿热两大病因在痉病形成中的地位,堪补前人之未备。
在痉病的名称上,也代有发展,不囿于《金匮要略》之刚痉、柔痉等名。《巢氏病源》提出“风痉”,《证治汇补》提出“虚痉”,《普济方》有“风寒痉”,《类证治裁》有“风热痰痉”,《万病回春》有“风寒痰痉”,《中国医学大辞典》载有“湿热痉”,《痉病与脑膜炎全书》有“疫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笔者推崇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命名分类方法,他以寒热虚实为纲,将痉分为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等九种。朱武曹赞许寒热虚实四大纲“如屋之有柱”,后九种痉是在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层层入细”。此种命名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点好处:1.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吴氏把六淫致痉归为实证;把产后亡血、久病、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而形成的痉病归为虚证;把风寒、风湿导致的痉病归为寒证;把风温、风热、风暑、燥火所致的痉病归为热证。
2.可以明确痉病的病因。从后面九种痉的层层入细分类来看,痉病的病因是很清楚的,大抵有寒邪、风温、温热、暑邪、湿邪、燥邪、饮食不节、惊恐跌仆、脏腑功能失调诸种。
3.易于临床辨治。明确了痉病的病因及病变性质,就抓住了疾病形成的根结,再加以认真辨识,临证就不会错立法而乱用方。吴氏在论述寒痉后说:“诸如此类,须平时熟读其书,临时再加谨慎,手下自有准的矣。”《痉湿病脉证治》有关湿病的论述,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治法,篇中提出治外湿宜微微发汗,治内湿“但当利其小便”。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伤湿叙论》中,根据《金匮要略》的原意,详细论述了治疗湿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论点,也为后世之名句。张景岳认识到寒湿易伤人阳气,湿热易伤人阴津,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温阳燥湿与滋阴利水两大法则,如《景岳全书·湿证》说:“故凡治阳虚者,只宜补阳,第三卷520阳胜则燥而阴湿自退;阴虚只宜壮水,真水既行则湿邪无所容矣。”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杲,也是一位善用“风药”的医家,他根据《内经》“风胜则干”的理论,认为风能胜湿,制羌活胜湿汤,其组成全是一派祛风之品,以治湿气在表、头腰痛重或一身尽痛不能转侧之证,发展了湿病的治法。叶天士则以三焦立论,论为“湿阻上焦,用开肺气……湿阻中焦……以温运之……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证;肺金清肃之气下降,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暑湿诸证。”吴鞠通根据“湿家忌发汗”的古训,对湿温证的禁忌作了精辟的概括:“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近年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也将“湿阻”做为一个独立的内科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