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医学:彝医药是以太阳立论的医学

 医道无涯 2016-05-09

彝族是信仰太阳、崇拜太阳的民族,楚雄市十月太阳历广场上屹立的十根观测日影的柱子将世人带回彝族远古先民的生活世界,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习俗。十月太阳历约产生于公元前45世纪,远早于汉代浑天派的产生年代,属于天文历法早期的盖天派,以太阳为观测核心。其观测方法以南北取向的方位作为观察基点,便于南向观察太阳运动来定冬夏,北向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定寒暑,正日影、辨星纪、定节气成为中华民族远古先民日常生活中的指向标。

人类的生息繁衍能离开太阳吗?人类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无外乎就是要调试人体与太阳、地球的关系,以十月太阳历为基础发展构建的彝族传统医药是名副其实的“太阳医学”。正如彝医张之道先生所说:“彝医药对生命理论的认识是比其他医学更加科学合理的,在彝文籍《宇宙人文论》中有专篇说道:天有太阳,人有眼睛;天有月亮,人有耳朵;天上有八万四千颗星星,人有八万四千根头发;天行三百六度,人有三百六个骨节。人体同天体这一认识角度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彝医学是根据对自然界的观察通过不断实践而形成的原始朴素的天人一体医学,是经得住实践验证的,没有神学,更没有形而上学的一门医学。”

生命、人体、疾病、症候都与宇宙、天地、日月、星云有关联。古人说:“鸟鸣春,雷鸣夏,虫鸣秋,风鸣冬”。也就是说,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生命,或者是威震四方的轰天雷,各自的活动都具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出自于自然界,并不是神造。生物体的各种演变过程,无不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彝医药学始终遵循这个认知规律。彝医王正坤先生说:“无论是从时的子午计数,或是日的昼夜轮换,到月的塑望圆缺,再到岁的温暑凉寒;肉体的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些直接关乎身体的质量。量变,就会引起质变。这就是彝医始终以哎哺、黑白、天数、地数等数和数的移位,作为认知事物的理由,也是彝医用天体喻人体的理论依据所在。”

也许会有人问:通过观察人体对太阳、地球的适应与否而发展来的这种医学理论会不会很模糊,既没有详细的生理解说,也没有翔实的病理观测,彝医怎么用药呢?如何做到生理、病理、药理一线贯通呢?但试想,人体与太阳的关系是仪器能够反映和检测出来的吗?试问: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0度,而这种360度全方位视角的认识是仪器能够取代和观测的吗?恰如刘明武先生所说:“再先进的显微镜也无法发现人与天地之间、时空之间的联系,再先进的显微镜也无法发现人的情绪变化与精神变化。利用仪器是聪明的,依赖仪器则是愚蠢的。”

令我们惊讶的是,据《彝族天文学史》研究证实,中华上古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苌弘、鹖冠子、落下闳等就是彝族先民。彝族先贤通过白天观察太阳的升降,夜晚观察北斗星的指向,创造的十月太阳历究竟是如何纪日、如何纪月的呢?彝族以太阳的出没和太阳光的向背作为识别对象,将一年分为10个月,共分为五季,分别以木金(铜)水木火命名,一季有两个月,以公母区分:一月叫土公月,二月叫土母月,三月叫铜公月,四月叫铜母月,五月叫水公月,六月叫水母月,七月叫木公月,八月叫木母月,九月叫火公月,十月叫火母月。每个月36天,每季72天,每年共360天,另有5至6天为过年日,不计在一年之中。如果加上过年日则每年共365~366天,若遇到闰年则为366天。

十月太阳历的发明不仅改变早期原始社会饮毛茹血、不知时节、不知方向的生活状态,也促进了对宇宙时空和生命的认识。如果细细品读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七十二候,一日十二时,一时为八刻,每刻六十有五分……”,就会发现,彝族先贤如此细致和精密的观察让现代人惊讶不已,彝族先民竟能创造出如此严密的数理体系,如此精确的历法。当然这些事关天地运行、日月交替、寒暑往来的彝族古代天文历法离不开对“日之行度”的观测。彝族先贤以太阳为观测核心,建立如此精确的坐标轴,将宇宙间任何一个小小的个体都与整个宇宙相联系起来,对人体生命的认识也无不是从这样的自然之理、天地之理、日月之理、四时四方之理转化而来。太阳不会变,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也不会变,人与太阳的关系更不会变,彝医药正是建立在天文历法之上的弥足珍贵、永恒而常青的“太阳医学”。

作为应天应地、应日应月的宇宙时空医学,彝医药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诊疗上也就尤显得“技高一筹”。彝医在诊疗疾病时尤其重视望气色和察脉象,《哎哺啥呃》中说的“历来看面部”道出了彝医诊断的精髓和核心。在药物的使用方面,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优势,横跨热带、温带、寒带,植被类型多样,药物品种丰富,药材质量优异,尤其是部分特产药材是其它地区所不产的,许多彝药资源尚属野生,使得彝医药更是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简介

徐士奎:博士,就职于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出生于中医世家,彝医名老专家王正坤、张之道学术传承人及整理者;全国药检系统民族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彝医药分会理事、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彝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项目负责人、云南省卫生计生委民族医药文献整理项目《彝医名老专家王正坤学术思想的抢救性整理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彝医名老专家张之道学术思想的抢救性整理研究》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欢迎各位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学术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的邮箱是ynzywx@qq.com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的最高准则

出现这些说明你属于下寒上热证(俗称“两节人”)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