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你只是需要有个人证明你是活着的

 小豚rfzkgt128e 2016-05-10


情感复合和情绪管理专家,

帮你提高情商,驾驭婚恋幸福


好消息?

截至3月7日(下周一)上午9:00

本周单次获最多点赞的热门评论人

将获赠一次心悦会VIP会员尊享课程

周周有机会,等你来赢!


来源 | 中国心理健康管理网(ID:zgxlpsy)

(如您知晓作者,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Great Judgement Morning George Jones;Connie Smith;Waylon Jennings;Jessi Colter - Amazing Grace


背景:


《独处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是温尼科特于 1957年四月在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科学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后收录在《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文献集中。




温尼科特,是一个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作者,他也是在英国的一个儿科医生,整个一生都在从事儿童的工作,同时在做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温尼科特提出了“自我关联性”这个概念。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自我关联性”,然后聊一聊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影响这个能力形成的因素,以及长大后这个能力怎样影响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自我关联性(Ego – relatedness)


温尼科特提出,母亲在场的时候,婴儿独处的一个关系框架,称作“自我关联性”。


温尼科特再一次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解释了很多我们原来认为的创伤发生的机制,而不再仅仅重视创伤的现象和原因。


一个母亲随时准备在场,母亲的自我(Ego)随时准备着要借给这个孩子使用,这样婴儿产生的本我冲动和本我联接的关系就能够加强他们的自我力量。反之,如果母亲不在场,婴儿就无法借助母亲的自我(ego)功能,婴儿的本我冲动和本我联接就会淹没和摧毁他们的自我。比如,婴儿现在需要跟人联接,如果母亲没有能力识别出婴儿的需要,或者是母亲不在场,那么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这个恐惧就会摧毁他的自我。


如果母亲在场并且能够识别出婴儿的这个联接愿望(需要),母亲把自己的自我(ego)借给婴儿,那么婴儿的自我(ego)得到加强,此时婴儿就能耐受住本我冲动带来的焦虑。这期间还会发生一个现象,就是好的客体——一个愿意跟他在一起的人——就住进了婴儿的内心里




我们先举一个亲密关系的例子。一个人非常相信自己的亲密伴侣是跟自己在一起的,而不是患得患失,这是因为这种亲密关系“在”的感觉早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这意味着在他发展的早期,母亲是“在场”的,他与母亲联接的需要是被满足的,同时也是稳定的。在他长大后,他能够信任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是稳定的。


关系“承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是我能不能对我承诺,即我能不能相信我自己,我能不能相信我有能力喜欢别人,而别人也是喜欢我的,别人是能够跟我联接的,这个信任度和自信心是关系承诺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不需要向另一半索要承诺了,如果我们对关系承诺的渴望很强烈,那么我们对关系就是焦虑和担忧的,而这个焦虑和担忧可能是本我关联的,比如表现在“对方有没有房子和车子”、“对方是否在乎我”等等。


再举一个母婴关系的例子。一个婴儿在强烈想要跟母亲联接的时候,如果母亲不在场,婴儿就会幻想自己是被母亲抛弃了,自己是不可爱的,这部分会成为创伤,那么等他长大后,碰到了他喜欢的人,此时可就会唤起一些本我关联的东西,比如渴望跟喜欢的人联接的冲动,想要亲密,想要身体和性的接触等等。


如果早年他联接母亲的需要,亲密的需要没有被满足的话,那么他遇到喜欢的人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个灾难,他会感到措手不及和非常受伤,因为当他的这个需要被唤起的时候,同时也唤起了早年被抛弃的感受和被拒绝的感受。有时我们常常说“这个人伤害了我,那个人伤害了我”,其实不是,实际上是我们早年的需要伤害了我们自己。因此,当婴儿有这种强烈需要产生的时候,就需要母亲在一旁保护婴儿,回应婴儿,借给婴儿她的自我(ego),那么这种本我的需要就不会成为一种威胁和伤害。


反之,当孩子有强烈的联接需要时,他想要被母亲回应,比如母亲要去上班,母亲要在她上班前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并且要知道孩子是想跟妈妈在一起的,并承诺孩子在什么时候又可以见到妈妈(下班回家的时间)。


那么当妈妈上班去了的时候,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有着一个幻想的过程。在幻想中,孩子可以摸她(母亲)、气她、恼她、恨她、原谅她、爱她,等。这个内心的过程是自然流露的,孩子之所以可以享受这个过程是因为母亲还在心里,而且这种孩子在幻想中对那些客体意象的操作也是为将来与他人建立现实关系做铺垫和打基础,将来的关系是真切的、平和的、即使气恼和爱恋也是平和的。




在文献中温尼科特这样写道:


本我冲动(id-impulse)只有被容纳在自我生命(ego living)中才会有意义。各种本我冲动要么(会)毁掉一个弱的自我(weak ego),要么(会)加强一个强的自我(strong ego)。


所以我们可以说,当处于自我-关联性(ego-relationship)的框架之内时,所发生的那些本我关系(id-relationship)才会加强自我。如果我们接受这个观点,那我们对于独处能力重要性的理解也就随之而来。也就是说在(有他人在场的)独处时,婴儿才能够探索和发现他的个人生命(personal life)。


旁边有一个人在场是如此的重要,有个人在场,只需要她存在,不需要她说什么或做什么;当冲动出现的时候,本我体验(id experience)可以是丰富和充实的,而满足本我-冲动的客体可能就是在旁边的照护者(即母亲)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婴儿才能拥有一种感觉真实的体验。


大量的这种真实(或类似)体验构成了个体生命的基础,这样的生命才具有现实性意义,而不是无聊和无意义的。已经发展出独处能力的个体能够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的个人冲动,而这种个人冲动也永远不会被落空和废弃,因为独处状态其实就意味着(尽管看似矛盾)总有一个他人陪伴在场的状态。




一个婴儿如果可以被允许独处,那么这个婴儿就会产生很多的体验,比如冲动和恐惧的体验,这些体验非常的真切、真实。如果这个婴儿在独处的时候总是被打扰的,比如母亲不断的打扰婴儿,这个时候婴儿也会有体验,但婴儿此时的体验是一种被动的唤起,被动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婴儿感到生活非常贫瘠。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觉到自己是被动的,浑浑噩噩的,无所事事的;或者我们感受到了一些感觉,却不知道这些感觉从何而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何而做;生活中没有欣喜的感觉,等等。这些体验都是来源于早年婴儿的独处体验不足,或者常常被打扰,让他疲于应付,他会感觉到自己活着的是一个虚假的生命,不是自己的真实生命,而我们说的生命是真真切切的生命,有个性的生命。


已经发展出独处能力的个体,常常能够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的个人冲动和欲望,而且这种冲动和欲望出来的时候,个体总是有办法去满足和享受,这些冲动和欲望是那种永远不会落空和废弃的感觉,同样也不会被个体退缩性地防御,因为虽然他看似在独处,但心里却有一个人陪伴在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