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永年县非物质文化化遗产整理
2016-05-10 | 阅:  转:  |  分享 
  
永年西调

永年西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而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传入永年后,不断吸引永年当地人加入班社参与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永年一带的方言语音逐渐渗透其中,唱腔和念白杂讲冀南音调,同时,大量地受到了京剧及河北梆子、平调、乱弹、丝弦等地方剧种和永年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戏曲剧种。

永年西调属板腔体,唱腔旋律结构完整,富于变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贯以大幅度的下行阶进,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复多样,成本成套,长于表现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泼欢快的情绪。永年西调擅演朝代大戏,场面宏大,常演的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好多剧目为西调所独有,且行当齐全,表演粗犷、豪迈、简练、朴实,乡土气息浓厚。

永年西调的伴奏乐器十分独特,特别是头弦锯琴,为地道的自制民族乐器,琴竽较短,琴筒粗长,用楸木或桐木掏成,传统用皮做弦,采用五度定弦,内6外3。二把弦为土制京胡,内3外6,相辅相成,高亢激越。



永年鼓吹乐

永年鼓吹乐俗称永年吹歌,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其与抚宁县鼓吹乐合并为河北鼓吹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音乐类别,序号为86,编号为Ⅱ—55;2006年6月6日省政府公布其为河北鼓吹乐(永年)入选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音乐类别,序号为18,编号为3—3。

永年县地处河北南部,与邯郸、曲周、武安、鸡泽等县相邻,西依太行山麓,洺河与滏阳河东南横贯而过。

永年鼓吹乐在河北冀南鼓吹乐中最具代表性,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民间乐器曲种之一。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在永年建都称王时,军中和民间就已有吹打乐,可见其历史之久远。明中叶以后,鼓吹乐日渐成熟、繁盛。清光绪年间《永年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民间婚葬礼仪时大量使用此乐,以后代代相传,至“文革”前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中仍呈现一片兴盛景象。

永年鼓吹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曲牌众多,曲目丰富,包括杂牌曲、套曲和吹咔曲三种。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曲目200余首,曲牌50余种,适合各种环境和仪式场合的演出。常用的曲牌有快[慢赞子]、[刘备过江]、[扯不断]、[哭五更]等,这些乐曲大部分是永年吹歌独有的,也有部分曲牌和曲目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接纳融合了其它剧种及艺术形式的音乐而形成的。

永年鼓吹乐演奏方式多样,主要有吹奏、打击、咔戏。吹奏是吹歌演奏中最主要的形式,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器主要有锣、鼓等。咔戏是对各种声音,特别是对戏曲唱腔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永年鼓吹乐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永年鼓吹乐传承方式以家族相传为主,在长期的传袭过程中,逐步形成5大家族流派,即永年龙泉、洺关和界河店的刘家,龙曹的周家,尚古的姚家。永年吹歌在演奏时一般以7—9人组班进行,现在这种情况亦有所改变,戏曲演员的加入,使演奏形式得到了丰富。

永年鼓吹乐自明代中叶形成并逐渐成熟以来,至今约有近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成熟的民间音乐形式,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传承不断;2、主要参与民间祭典、庆祝、婚丧仪式等演出,和民间习俗形成共存的特性;3、曲牌、曲目丰富,成套相连,内容的情感性十分强烈,适应各种氛围;4、以独特的器乐组合方式呈现,曲目以独有为主,又兼蓄了其它音乐的内容;5、传承方式以家族为主,极少外延;6、独一无二的咔戏技术,一杆唢呐模仿一台大戏,拟声逼真,生动,鲜活;7、十分注重技巧表现,花吹、口哨,转笛碗等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乱。总体具有粗犷,煽情、奔放、质朴的民间特色。

永年鼓吹乐是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曲牌曲目中蕴含着有关我国民间音乐的丰富内容,是研究学习我国民间音乐的珍贵资料。同时,其传统演奏方式、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对我国当代民族吹奏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极大的启示作用。由于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永年鼓吹乐目前面临着日渐萎缩的状况,研究、发掘、保护永年鼓吹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永年太和堂

永年太和堂位于永年县广府古城西大街中段路南,历史上占地面积约三亩,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中华医药老字号,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现存有两进院落,建筑为明柱外廊式,拱形门窗,临街建筑仍为药号,院内种薄荷等药材,仍然从事着中药的经营。

太和堂老字号药店创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主人为河南陈家沟人陈氏。陈氏为中医世家,选中了永年广府一方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独特地理位置,在此开堂设店,代代悉心经营。到清朝末年,已经闻名遐迩,和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是中国北方有名的中药老字号。太和堂以制造经营中药药材为主,有自己独特的传家秘方,约有上千种,膏、丸、散、丹等品牌药400多种。如:陈氏壮骨贴,用动物肢骨以及十种中药材熬制,敷以狗皮,用以治疗骨骼损伤、风湿等;九重香露,用七种中药制成的药酒,用以治疗气梗、胃阻、便秘等;痛风散,用12种中药焙制而成,专治妇女经血不调、产后出血、月间疯等。这些自制的传统秘方,治好了无数的患者。太和堂的经典传统秘方一般由陈氏正宗传人掌管保存,绝不外泄与人,在配制这些主要药物时,重要的几味药材都由掌柜亲自添加。太和堂每年腊月二十举行宴会,宴请伙计和当地名人,正月十六拜祖,祝愿一年平安兴旺,有着很深厚的文化传统习俗蕴涵。

太和堂不但为著名的中药老字号,而且和著名的杨式太极拳有着很深的渊源,可以说太和堂是杨式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主要起因和契合点。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为永年广府人,自幼喜爱武术,以推卖煤土为生,当时太和堂药店的伙计都习练一种名叫“绵拳”的拳术,行如流水,状似行云,发人丈外而不伤,杨露禅甚为喜爱,便拜当时的掌柜陈德瑚为师,认真刻苦习练,并有所成。后在陈德瑚的推荐下又三下陈家沟,终有大成,在绵拳的基础上创立了名扬世界的杨式太极拳。

太和堂对研究中国医药文化和太极拳发展具有主要的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



民间小曲(永年正里村)

“永年小曲”是流传在邯郸地区北部永年县的一种民间舞蹈,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其最早在永年县北正里、南北里一带盛行,故俗称“正里小曲”。新中国成立后,它流传到外地,进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们始将其称为“永年小曲”。

永年个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历年来,人们不但在逢年过节、欢庆聚会的大喜日子里表演,而且在打醮开光、求雨酬神等活动仪式中也要表演。这是一种舞蹈加伴唱的民间歌舞。舞蹈动作属秧歌类,其表演简洁朴实、委婉细腻,具有鲜明的冀南特点。多年来,这种艺术形式受冀南风土人情、审美习惯、气质特征等方面深刻影响,新颖别致的独特风格日趋突出。在器乐伴奏上,全场演出只需要一件打击乐器——云锣。一人操作指挥,与之配合的是几个伴唱人员及其各自手中叩打节奏用的两块瓦子(竹板),台上演员只舞不唱。现保留的传统曲目近百个,其中以“四辈上工”、“丢戒指”、“腊梅花”、“绣荷花”、“哭五更”等等。这些曲目大多以爱情生活为内容,具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舞台常用道具为扇子和手绢。

永年小曲发源于何地,今已无从查考,有“源于山东”、“源于山西”、“源于永年本上”诸说。50年代中末期,京、津舞蹈界就曾亲临永年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70年代末,经过精细改编和加工的“永年小曲”随河北民间歌舞演出队进京演出,受到首都及全国舞蹈界的好评,称赞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们一种质朴无华的民间艺术之美;十几个国家的外宾观看演出后,情不自禁地赞扬“永年小曲”是真正的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荣。



抬花桌

永年临洺关抬花桌主要流传于永年县的临洺关镇六道街,兴始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强烈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融民间工艺制作,抬舞,吹奏、打击等于一体,其中抬舞是其主体部分。

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重达二百余斤,在类似八仙桌一样的桌子上遍插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由八人或十六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舞蹈行进。抬舞者需掌握一定的传统舞蹈动作技巧,讲究人动杆不动。花桌前导以鼓吹乐队,常演的曲目一般为《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等。一个花桌队伍一般要有40到50人组成。抬花桌一般固定在农历正月的元宵节期间表演展示,以祭桌、插桌、抬桌,到最后拆桌、封桌有一套约定的仪式流程。

永年临洺关抬花桌具有源远流长、形式意态,承载丰富并逐代进步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中国百姓追求人间太平和美好的传统文化情怀,是平民理想的具体外化,也是研究中国民间仪式文化和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标本,对它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导致抬花桌一些原有的仪式性和制作工艺逐渐丧失,对传统的舞蹈技巧精华缺少继承,面临失传,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邯郸市的肥乡、成安、磁县、馆陶、魏县、大名、临漳、广平、永年、武安等县,并影响到冀中、冀北以及豫北、晋东南、鲁西地区。

冀南皮影戏的演出剧目主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案》《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等连本戏,还有《燕王扫北》《雷振海征北》《劈山救母》《走麦城》等众多出单本剧。冀南皮影戏演出无剧本,完全靠口授心记,其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唱腔和曲调有“淮调”、“老南调”、“大平调”和“四股弦”等。演唱的板式主要有二八板、流水板、慢板、散板、慢板压、窜板、二板压、金钩挂、倒三板等。锣鼓点主要有[老八锣]、[打嘉兴]、[凤凰三点头]、[击三枪]、[五顶槌]等。演奏的曲牌主要有[大救驾]、[上香盘]、[拆不断]、[风流逛]、[小花园]等。

冀南皮影戏演员一般有十三、四个人,操纵皮影的主要是靠一个人,这个人被称为“掫签”。在演出时他要同时执两个以上的影人对打,又要随着唱白和伴奏表演各种细微的动作。操纵影人时的活动量很大,严冬露天演出时,经常只穿单衣。其他演员各执其事,又相互配合,每场演出,他们都会显示出全能的本领,连敲带打,既拉又唱。

冀南皮影戏的影人造型粗犷古朴,采用牛皮刻制,其雕缕并不精细,许多地方不用刀刻,而直接用彩绘,这种雕、绘结合的风貌是冀南皮影的特色之一,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宋代中原皮影“绘革”的遗风。影人的高度约在一尺左右,造型分为生(老生、小生)、旦、净(即花脸)、丑等行当。其中文人造型大多只有一只胳膊,武将则有两只胳膊。骑马的影人,上半身是活动的,下半身则是与马刻绘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民间艺人对影人的造型、色彩和雕刻的处理,除在人物需要的特点基础上进行概括夸张外,又受到民间剪纸和戏剧脸谱的影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既有程式化、又各具角色特征的造型体制。

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历史源源流长,是当地非常兴盛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与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着重要联系,并与冀东唐山皮影有着强烈的差异。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展现了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艺人已经没有了。传统的皮影戏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猫头鞋

猫头鞋是用手工纳的鞋底,配上各种图案的鞋帮,前面绣上“猫头”样的前脸,做给一两岁孩子穿的一种布鞋。

猫头鞋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手工纳底鞋,全部由人工一针一线缝制出来,极具地方特色。来平遥手工鞋坊选一双绣花鞋,用厚实的布鞋底保持双脚与大地的联系,感觉很不错。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猫头鞋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这鞋的大小尺寸难以掌握,全凭眼力.把握好尺寸就是用剪刀剪出鞋样.再把一些碎步和上面糊叠在一起,贴在锅上加热烘干.这就是鞋"骨子".然后按鞋样把"骨子"剪成鞋底,再用大红的布包上.穿针引线,中指套上针裹,一针一针按顺序把鞋底纳实.这是常规的纳鞋底.只是猫猫头鞋的底纳起来比较复杂,针线飞舞,绣成一朵朵小梅花,象漫山遍野的嫣红.



邹氏梅花拳

梅花拳在全国流传甚广,流派众多,永年邹氏梅花拳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支脉,也是冀南梅花拳的代表,对北方梅花拳的产生传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邹氏梅花拳的创立和传播者是梅花拳的第三代传人邹宏义先师。邹宏义字广大,生于1645年,卒于1715年,清代徐州铜山人。邹宏义在全面继承梅花拳的武术技巧和精髓后,为了促进梅花拳的广泛传播,于康熙四十年,即1702年到永年东南部的周寨定居,在此广开拳坛,教授包括文德武功在内的梅花拳法,培育了张毓秀等著名拳师,使得梅花拳在永年一带广泛传开,学者甚多。在永年一带形成规模后,邹宏义又移居鸡泽、平乡等地,继续传播。

永年是梅花拳传入北方后较早的,也是主要的传播地点,永年周寨、高庄、辛村等地是重要的传播基地,是冀南以及整个北方梅花拳的主要发源地。

永年邹氏梅花拳继承了梅花拳的最基本武术精神要义和拳术技巧精髓,讲究文德、武功为一体,要求习练者要宽善为怀,敬师念祖,救济苍生,抵御邪恶,为国争光,为民谋利。在清末时期,梅花拳拳众演绎了抗击外侮,保国安民的豪迈壮举,永年籍拳师参加者甚多,谱写了中国武术世上悲壮的篇章。

梅花拳的习练十分注重桩上功法,利用中国传统的梅花桩,往来穿梭,训练练习者敏捷的身手,平衡的技巧,内含了八卦、太极、天文、地理等众多的传统文化精华。基本功法有太阳、太阴功,静功,动功,擒拿,一百单八枪,一百单八刀,地趟,炮锤等。主要器械有春秋大刀,单双刀,牛耳短刀,梅花大枪,花枪,落花枪,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梅花剑,大小拐,稍子,绳鞭,流星,风火轮等等。梅花拳在演练过程中常常伴以激越的锣鼓打击,打击乐器有锣鼓、锣镲、铙钹等。

永年邹氏梅花拳是梅花拳形成传承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支点,不但具有梅花拳完整的的基本形态,而且形成了因时习练,因人而练,注重品质,强身健体,心系国民的的整体风格,近三百年来传播甚广,远达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国内外前来追根寻源者很多,促进了交流和传承。

邹氏梅花拳在传承过程中,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影响,遭受到了较大的挫折,后代习练者较少,一些最珍贵的基本精神和拳术技巧精髓面临失传,急需进行必要的保护,从而进一步造福人民,促进这一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永年西张固:“顶阁”文化

“顶阁”是该村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明代从山西洪洞移民时带来,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顶阁”架子高约3米,由优质而富有弹性的木料搭成,每副架子上站2—4人并分为上下两层,底座由村里壮汉用双肩顶起,因为像两层阁楼,所以叫“顶阁”。后经结合永年文化不断发展演变而成为现在的形式,主要是庆祝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今主要是感恩好政策、赞美好生活。

“顶阁”已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年武氏文化(广郡三武,武家大院)

在河北邯郸永年广府古城内,有“武家大院”,其大门上有“广郡三武”扁额。所谓“广郡三武”,即此大院曾经的三个主人:武澄清、武汝清和武河清弟兄三人。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武氏三兄弟在其母赵太夫人的教育下,具成大家。

武澄清,字秋瀛,咸丰二年进士,曾教学于成安、保定、房山、乐亭,门徒众多,山西巡抚胡景桂曾是其得意门生之一,有“大清同治皇帝敕封武澄清夫妇圣旨碑”立于府城门外。

武汝清,字酌堂,道光二十年进士,授二品顶戴花翎,为人清正。道光帝得知琦善签署《穿鼻草约》,擅自割让香港后,便派武汝清赴广东押解琦善回京。咸丰辛亥年,武汝清赴西宁查办番案,番司以重金贿之,汝清不受。时任刑部侍郎的曾国藩曾以正论折之:“上由是知汝清名,尝谓某大臣曰:武员外清正,汝辈不及也。”

武河清,字禹襄,贡生,首开文人练拳之先河,创立武式太极拳,成为一代太极宗师,“太极拳”一名便是武禹襄首创。进士武勳朝在武汝清墓表中曾写道:“文章德义,竟爽一门,时有广郡三武之称”。

“武家大院”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有浓浓的“武氏文化”。在武氏家风的影响下,武氏后人名人辈出。武秋瀛之子武用章曾任兵部郎中,其母七十大寿时,时任民国总统的徐世昌曾亲授匾额。武禹襄之子武用怿举人中式,可惜英年早逝。武用怿之子武延绪光绪壬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武延绪之孙武福鼐有“河南隶书第一人”之称,备受郭沫若称赞。武用章之孙武毓芝,北京畿辅中学毕业、民国大学修业,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

广府武氏,不仅诗书传家,且以孝道闻名。武秋瀛,为了孝敬年迈的的母亲,毅然辞去信阳知州的提名。武汝清,为了孝敬年迈的母亲,毅然辞去京城高官。武禹襄,母亲病危时,昼夜长跪母亲身旁,亲自端汤侍药。武用章,对于父亲的教诲,谨记在心。“武家出孝子”,至今在广府一代依然流传着“武母教子”、“武家孝子”的故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武氏文化。武禹襄病逝后,武秋瀛在《武秋瀛自定年谱》中写道:“雁行失序,恸何能已”,兄弟情义,可见一斑。

太极拳,是广府武氏献给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武汝清,举荐杨露禅北京端王府授拳,开启了太极拳传播海内外的篇章。武禹襄,授拳于李亦畬,打破“拳不传外姓”的陈规,显示了武氏文化的博大胸怀。

“武、范、窦、黎”被称为畿南广平府四大家族,而武氏为四大家族之首。武家在“广郡三武”之时,便勤俭持家,积极经营家业,最终使武家成为广府首富。武家的经营之道对于当今的企业经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武家致富后又积极倡办义学,救济穷人,至今传为美谈。武秋瀛之母赵太夫人,在年轻时就把儿子们给的孝奉银积攒起来倡办义学——武母祠。早年求学于武母祠的道光二十一年进士郑元善,后来官居河南巡抚,成为广府古城的又一大族。赵太夫人的德行在广府一代被传为千古佳话!

来到广府古城的武家大院,我们不仅惊叹于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更折服于优秀的武氏文化。“忠臣孝子、德义文章;文韬武略,富甲一方。”这就是广府古城的武氏文化。

广郡三武府,武家大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献花(0)
+1
(本文系_笑雨_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