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13

 韦Bb 2016-05-10
  (四)治法用药特点1.善调营卫气血,贵在条达“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举气以赅卫,言血以赅营。“慢布”病程多长,可由营卫不调而病及气血失和。气血贵流通而恶郁滞,和则俱和,损则俱损,因此,重在调达气血。因肺主气属卫,偏表则和其肺气,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协调营卫;偏邪郁少阳,则和解少阳枢机,以平寒热,使气机运转,则血脉流畅,营卫调和,小柴胡汤变通,调气血以和肝胆。唐容川说:“小柴胡原是从中上疏达肝气之药,使肝气不郁,则畅行肌腠,而营卫调和。”(《血证论·吐血》)若肝旺血热,或气虚血瘀,宜清肝凉血,或者益气化瘀。总之,调整营卫气血之偏,才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2.权衡脾胃升降,润燥得宜“脾以升则健,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为机体中运升降之枢。“慢布”因脾失健运之常,可致胃不降浊,清浊失司,治宜权衡脾胃升降。脾阳不振,升理清阳,香砂六君子汤增减;胃阴不足,治宜濡润,益胃汤变通。若湿邪困脾,宜从寒湿、湿热证以分别治之;寒湿宜温化,湿热宜清化。

  3.协调肝之体用,清养结合对于肝风内动者,宜协调肝之体用。肝之体用失调是肝风内动之主要病理环节。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是以肝风内动,多系水不足以制火、阴不足以制阳所致,故养阴以治其本。但邪热鸱张,火浮风动,风火交煽,应以潜降以治其标。滋水可选生地、首乌、女贞、旱莲、黄精、当归、白芍等品;潜降宜用夏枯草、珍珠母、地龙、钩藤、蒺藜、龟鳖甲等。兼痰火者可伍温胆汤以清化。内风之证,切不可作外风论,误以辛燥发散则病反加剧。

  九、治痹证分虚实痹者,闭也。正气不足,邪犯机体,致使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脉道,气不得行,血不能通,营卫不周,从而发生肢体关节疼痛或红肿、或重着、或麻木、或屈伸不利、或步履艰难、或骨节畸形诸证。《内经》有三痹、五痹、五脏痹之述,《金匮》有“历节”之名。现代医学的急性的和慢性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属于痹证范畴。本病多发常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老幼男妇,皆可罹患,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赵氏业医近50余年,每遇痹证,细心揣摩,日积月累,颇有心得。

  (一)究病因着眼邪正《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研究痹证之因,亦不第三卷542外此。《内经》论痹证病因,既强调邪的一方,又重视正的一面。《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指出风寒湿热之邪是痹证的主要外因。《痹论》又云:“饮食居处,为其病本”,阐明了由于饮食居处失当所致的正气不足是痹证的主要内因,离开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就不会发生痹证。《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痉湿病脉证治第二》)同时特别强调肝肾不足在痹证病机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中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故曰历节。”都说明痹证是由饮食不节、起居不慎、将息失调,致正气内虚,营阴不足,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风寒湿之邪乘虚袭入,侵淫筋骨,流注关节,滞于血脉,壅于经络,气血不得畅通、营卫不能运行而成。

  然风、寒、湿三气杂至,若遇阳旺之体,则易郁而化热,如尤在泾云:“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然而闷也。”日久则风热伤阴耗血,寒湿戕阴损气,气血阴阳均受挫败,往往波及脏腑,故痹证与脏腑关系也不可忽视。肝藏血,心行之,人卧则血归于肝,动则血运于诸经,心肝受邪,痹阻不通,血液凝泣;脾与胃以膜相连,为胃行其津液,脾为湿困,失其散精之职,津液反聚而为饮,凝而为痰,由是久则瘀血,痰饮生焉。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心主血脉,筋附于骨,肉系于筋,脉行于肌肉筋骨之间,则此观之,脏腑在痹证病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故唐容川云:“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二)辨证候务抓虚实前贤论痹,大都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或风寒湿痹、风湿热痹进行分类辨治。然据临床实际所见,因患者资禀有厚薄、形体有刚柔、耐毒有大小、正气有强弱、邪气有盛衰、病程有长短、病变有浅深,故痹证也就有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病机转化规律。

  痹证初起,以邪实为主,故常见症状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惟其邪气有偏盛,故疼痛性质及其它机体反应状态亦有所差异,临床不可不辨。如风气偏盛,则疼痛而酸,且痛无定处而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多浮弦。寒气偏盛,则血液不能流,疼痛似掣,宛如锥刺,状如虎咬,痛有定处,痛处发凉,得暖得摩稍适,遇冷尤著,昼静夜剧,舌苔白润,脉呈弦紧。湿气偏盛,则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甚则关节肉腠肿胀,苔多白腻,脉呈濡缓。风、湿、热兼备者,则疼痛灼热,复兼红肿,得冷则舒,关节周围或延及小腿部均发生红斑结节,或发热汗出,烦闷不安,口干少饮,舌红苔黄腻,脉呈滑数。

  邪留日久,损伤正气,或痹证患者因产后体虚,或久病不复,或年高体弱,往往表现为虚实互见之证。如阴虚者,关节疼痛而局部常有热感,春夏重,秋冬轻,且形体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甚则潮热盗汗,舌质红绛瘦小,脉多细数;女子则经期提前,经量多、其色鲜红。血虚者,关节疼痛伴有肌肉麻木不仁,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夜寐多梦,舌质暗淡,脉多细涩;妇人则月经愆期,经行量少。阳虚者,关节疼痛发凉,昼轻夜甚,时时畏寒,口淡不渴,小溲清长,甚则阳痿滑精,舌质淡嫩,脉多沉迟。气虚者,关节疼痛酸软,肢体乏力,少气懒言,时时自汗,舌质多淡,脉虚无力。肝肾虚者,关节疼痛多在腰部以下,屈伸不利,且腰膝酸软乏力,或两目昏花,或头晕耳鸣,舌多淡红苔薄白,脉多细弦。夹痰者,疼痛可局限在某一二个关节,麻木第三卷543重着酸胀,可有纳少、腹胀、呕恶、舌苔多腻、脉多弦滑。夹瘀者,关节疼痛时有如针刺,常于活动后减轻,或面色黧黑,甚则唇甲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脉多弦涩;妇人经来腹疼,其色紫黑而有血块。

  痹证久延,关节畸形,肌肉枯削,肢体痿废不用,与痿症极为相似,宜细心辨认。鉴别二者之要点在于关节之痛与不痛,痹证关节疼痛,痿证则一般不痛。大凡痿证多虚,痹证多实。基于此,赵氏在临床治疗痹证后期所出现的肢体痿废,多参痿证之治,寓祛邪于补正之中,安内攘外,选用《金匮》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之薯蓣丸调理,多获良效。

  (三)施治疗宜分补宜祛邪之法,乃针对痹证初起、风寒湿热诸邪痹着而设。赵氏临床常用大秦艽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四妙散、痛风方等随证化裁。若风气偏盛,则选用大秦艽汤;因风为阳邪,易化热伤及血分,临床应用时多以生地易熟地,丹皮易川芎,赤芍易白芍,以增强凉血清热之力,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若寒气偏盛,则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于此方,不少医家认为是治热痹方,拙见不然,因全方偏于辛热,用知母、甘草二味仅监制之也,并非热痹所宜,故本方仍是治寒气偏盛的痹证。若湿气偏盛,则选用四妙散加味,临证常加秦艽、防风以祛风,少加桂枝通阳,且助膀胱气化,俾湿有出路。若风、湿、热兼备,则选用痛风方加减,加银花藤以增强清热通络之功,方中苍术、白芷、南星性偏温燥,用之宜慎。

  祛邪扶正并用之法,乃针对痹证久延致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而设。其虚者无非阳气、阴血、肝肾不足;其实者仍风寒湿热滞留不去,或夹痰、或夹瘀。实的一面仍用祛邪药物,因其正气已虚,宜选散而勿过、温而勿燥、利而勿伤、寒而勿凝之品,加于扶正方中。散风选防风、荆芥、秦艽、桑枝类;温寒选桂枝、巴戟天、仙灵脾属;利湿选木瓜、苡仁、泽泻辈;清热则选黄柏、知母、银花藤等。若夹瘀者,则合以桃红四物汤,或加丝瓜络以通络;夹痰者,加服指迷茯苓丸或二陈丸。虚的一面则宜扶正,阳气虚者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偏于脾气虚则合以四君子汤;偏于肾阳虚则加仙灵脾、川断、菟丝等。肝肾阴血虚者,选用归芍地黄汤或二至丸加味;伴心悸低热者,则合以天王补心丹。若气血两虚者,则选用薯蓣丸。若气血、阴阳、肝肾皆虚者,则用独活寄生汤,此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立方颇为缜密。 著名老中医李可经验语录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辅仁

  名老中医经验集-高尔鑫

  名老中医经验集-江育仁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明富(4)

  名老中医经验集-陆德铭

  名老中医经验集-王永炎(10)

  名老中医经验集-罗元恺

  名老中医经验集-周信有

  名老中医经验集-裘沛然

  名老中医经验集-董廷瑶

  名老中医经验集-任继学(4)

  无觅关联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