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天涯逸客 2016-05-10

东汉末年,曹操北征乌桓,路过安次,登高远眺,见龙河凤河竞秀,万类勃兴,霞光紫气,喷薄欲发,谓左右文武道:“此处地灵人杰,乃龙飞凤翔之地,后世非但富庶兴隆,车水马龙,且多出慷慨之士、将相之才。”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后来的历史上,还真让曹操说着了,廊坊曾经出现过至少十四位宰相(不含民国总理)和无数英雄豪杰,使廊坊的历史更加博大而深邃。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廊坊十四宰相详表(注:不含张绍曾 方城即今固安)

在这十四位宰相之中,最令人熟知的当属“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他的父亲吕琦在老家修建的“侍郎房”被公认为廊坊名字的由来。但周同学今天要说的,是一位比较悲情的宰相。他的故事我们从《滕王阁序》说起。

公元675年,二十八岁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 途经洪州,正逢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当地建了一座高楼,即“滕王阁”,宴请名流,王勃也在邀请之列。当时请众人写诗文纪念,本来机会不是给王勃的,但王勃当仁不让,执笔写来,一篇《滕王阁序》从此轰动天下,成为千古名篇。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的“龙光射牛斗之墟”这一典故,说得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西晋名相张华的故事。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今廊坊固安县),魏晋时期的一位知名政治家、文学家,是一位在西晋初年不能不提的人物。西晋从建立之初到统一全国,他功勋卓著;贾后乱政、愍怀太子被废,同样也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司马家的政权,但是他却很难步入历代开国名相的行列,最终冷刃加身,难免死于非命,使人唏嘘不已。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张华雕像(存于廊坊名贤坊)

少年一赋声鹊起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张华为“汉三杰”之一的张良之后,张良十一世孙张皓为东汉司空,其子张宇为范阳太守,因此张宇举家迁往范阳定居,其后人也就成了范阳人,至张华已经是第五代,家道已经中落,其父张平为渔阳郡守,早逝,所以全家的生计都落在了张华的身上,所以张华少孤贫,靠放羊养家。

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这时已算是出身寒素的张华丧失追求,他孜孜好学,天资聪颖,引起了两位同乡的重视,一位是卢钦,其祖父为东汉尚书卢植,曾经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白马将军公孙瓒的老师,负有盛名,其父卢毓也很早就受到司马懿的赏识,在司马氏的政治圈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侄卢志(其弟卢珽之子)是后来西晋成都王司马颖的谋主,在整个八王之乱中也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对西晋帝室,特别是在晋惠帝颠沛流离时不离左右,算是忠臣孝子。可以说,卢钦在当时司马氏政治集团中有一定的份量,他的举荐将对张华出仕必然会有所帮助。

另外一位是刘放(十四宰相中的第二位),这位在曹魏时期可以说是大红大紫,特别是受到魏明帝曹叡的信任,他久在中书(任中书监,为中书长官),长期任职于黄帝侧近,诏书敕命多出自其手。在魏明帝病重期间,他为了排挤燕王曹宇,同当时的中书令孙资一道,帮助司马懿抢到了顾命的位置,他对司马家的兴起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他看好张华,对张华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而且,刘放将女儿嫁给了张华,张华成为了刘放的女婿,这一身份更使得他在踏入仕途时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时的张华,却没有很快出仕,而是尽心于学业,博览群书。史书称之为“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所以,勤于学习使得张华成为了一个饱学之士,也为他后来步入仕途奠定了一个学识的基础。这时的张华“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当时并不显名,他曾作《鹪鹩赋》以自况,在赋中言道“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鹪鹩虽小但得以安身立命,优游岁月。鸿鹄孔雀虽能翱翔天际,然其毛羽最终还是成为了贡品,难得全活。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张华《鹪鹩赋》节选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篇赋文得到了一位当时名士的赞赏,这位名士就是陈留阮籍。阮籍的名声在当时确实是响得不能再响了,时与齐名者,也惟有嵇康可比。他当时看了此赋后感叹张华“王佐之才也!”张华也由此声名显著。

伐吴献策定天下

在司马昭的时代,张华在郡守鲜于嗣的推荐下成为了太常博士,开始了他的仕宦之路,而这时卢钦开始发挥作用,他向文帝推荐了张华,张华被任命为河南尹丞,相当于首都市长的秘书长,但是他还没有到任,就又被任命为佐著作郎,这个佐著作郎在当时属于清望之官,是升官的捷径,所以很多人都争相得到这类官职,而张华的升迁则看似不废吹灰之力,足见其得到的提携程度。很快又被任命为长史兼中书郎,长史是相府官职,也就是司马昭下属的官职,算是成为了司马昭的高级秘书,而中书郎则是参与到诏敕的起草当中,直接进入了决策层,可见,正是前辈的大力提拔和张华自身过人的学识,使得他早年仕途一路顺风顺水。

那个时候,司马昭面临的一件大事就是平定西蜀,而此役的主将之一钟会却在大功告成后发动叛乱,张华则在平定钟会叛乱的过程中第一次一显身手。当时的很多文书都是出自他手,其优秀的文才和处理公务的能力也得到了当权者的赞赏,所以,这也就如我们开始所说,过人的才华和良好的机遇,两者所带来的强大动力使得张华很快就得到了司马氏的赏识。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司马炎称帝后,拜张华为黄门侍郎(皇帝的近臣,可传达诏令),封爵关内侯。

张华皇帝左右,其博闻强记,学富五车的优势又再次得到发挥,武帝经常问起汉代的宫室制度,张华能够详细解释,而且还可以在地上画出草图,巨细无遗,使人听而忘倦。当时人们都把他比作郑国大夫子产,几年后他被擢升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这时他已经是中书省的长官,掌管着宫禁文书机要,同时散骑常侍在晋代往往都是皇帝亲近之人才可加官,为皇帝左右的侍从官,平日陪伴皇帝左右,很多有晋一代的知名卿相都曾担任此职,所以到这里,张华已经是深得晋武帝的信任了。

数年后,被拜为中书令(帮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加官散骑常侍(皇帝侍从),一直是武帝的宠臣。

他是伐吴的坚定支持者,279年,也就是吴亡的前一年,杜预捧上请求伐吴的奏折,到了宫中,武帝正和张华下棋。杜预陈述利害,而晋武帝却专心下棋,不做定论。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滥杀贤人。现在去讨伐,正是时机,希望陛下不要再犹豫。

武帝这才下定决心。等到伐吴时,张华是总后方,负责策划、运输粮草,和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开始进展不大,贾充乘机上表,说都是张华的罪,请腰斩张华。武帝说:伐吴是朕的主意,他只是和朕的意见相同罢了。晋武帝下诏,封张华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其一子为亭侯,邑一千五百户。这时张华致位卿侯,深得武帝信任,参与军务机要,勘定典章制度,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峰。

一个回答引发的“惨案”

平吴之后,张华一跃成为朝中重臣,权势可谓炙手可热‘但是朝中他的反对派们也在策划一场搬到他的攻势,直到有一天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武帝平吴后,南北一统,天下承平。而继承人的问题也就日益凸现,令武帝苦恼的是,这后事究竟要托付给谁?自己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个痴愚之人,难当大业,但是好歹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胞弟齐王司马攸才智过人,颇有人望,但是毕竟是弟弟,在心理上仍不愿意将帝位交给他,而且,早在司马昭时代,司马昭就一直认为天下是哥哥司马师的,而司马昭也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并且他多次指着自己的位子说,“此桃符座也。”桃符就是司马攸的小字,如果不是众人劝他不宜废长立幼,司马炎恐怕还坐不上晋武帝这个位子,所以这前前后后的纷纭必然使司马炎不愿百年后由弟弟司马攸继位。

但是,张华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当武帝问他谁可托付后事时,张华回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

这个回答对于张华来说是致命的,张华只考虑到齐王继位是大晋之福,却没有想到齐王继位对武帝来说未必是一件幸事。自古以来,大臣对于皇帝继承人的进言一向要慎之又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次张华算是在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自己撞枪口上了。司马炎龙颜大怒,加上朝中反对派的煽风点火,张华被外放到幽州(今京津冀一带),都督幽州诸军事。在外人看来,张华算是彻底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等于被流放了。可没想到,他到了幽州以后,非但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反而大力整顿边防,发展生产,促进民族大团结。在他的治理下,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少数民族甘心臣服。

司马炎一看,这样的人才流放实在可惜,就又想召张华回京,任宰相之职。但武帝另一宠臣冯紞谗言诋毁,手段极高,杀人于无形。

冯紞和武帝聊天时,突然冒出一句:当年钟会为什么谋反,责任在太祖司马昭身上。

司马炎吃了一惊,脸沉下来:那你说说看。

冯紞说:钟会的才智很有限,但太祖太信任他了,授以大权,所以他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如果太祖能早点约束他,叛乱的事就不会发生。

武帝沉默不语,但他心里明白,冯紞就是把张华比作钟会。

多年以后,武帝才征召张华为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但他运气很不好,因为太庙屋梁折,又被免官。从此,张华一直郁郁不得志。终武帝之朝,张华仅能凭其广武县侯的身分,以列侯朝见,直到司马炎驾崩。

贾后重用祸端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一代丑后贾南风

虽然张华曾经反对过司马衷即位,但随着惠帝即位后后党与宗室之争的加剧,张华再一次迎来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顶峰,同时也即将跌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面对日益剧烈的政治斗争,张华不得不再一次选择站队,这一次张华选择站在了惠帝司马衷和皇后贾南风的这一边。很多人认为此时张华已经抛弃了以前的风骨,转而去归附权势。我倒不那么认为,在周同学眼中,张华这个人是最尊重正统的人,既然司马衷已经做了皇帝,那就是正统的一国之君。不管张华以前多么反对他称帝,可现在忠于他就是忠君(这就是“愚忠”)。在惠帝早期平定杨氏与楚王之乱中,张华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贾南风独掌大权以后,张华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当时“偷香窃玉”的贾谧劝贾后说:张华出身庶族,没有结党营私,儒雅又有谋略,既是众望所归,又不会威逼皇室,不如让他总摄朝政。贾南风一听,有道理啊,张华肯定不会和自己夺权。哪像司马氏个个狼子野心,于是放心地把国家交给了他。

对于张华来说,已经60多岁了,一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残,对他却是信任和敬重。士为知己者死,于是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天下安定。

但是,张华对贾南风还是充满了戒备。他创作《女史箴》来讽劝贾南风,可贾南风哪里是他能降服的。就在他攀上人生再一次高峰的时候,他又一次站错了队,或者说他又一次选择了正统。

愍怀太子司马遹非贾后所出,而且性情刚烈,与贾后多忤,贾南风无时无刻不想废掉这个威胁她的太子。但是此前,贾后却多有掣肘无法下手。这个掣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其兄贾模,虽然贾模此前曾多次劝谏贾南风使得两人关系很僵,但毕竟是贾南风还要靠贾模执掌朝政,所以虽然对贾模日渐疏远,终究面子还是有的。但,元康九年,贾模病逝。另一方面的牵制力量来自贾南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此人虽然妒心很盛,其夫贾充也是惧怕三分,但是她至死还是劝阻贾后待太子要视如己出。元康九年的冬天,她也死了。至此张华等人寄希望由贾后亲族抑制贾后谋害太子的想法成为了泡影。

元康九年十二月,贾南风设计太子酒后写下谋反的教令企图一举除掉太子。张华、裴頠等人朝堂力谏,提出自汉武帝以来,废黜正嫡必然会遭致国家丧乱,而且有晋之日尚浅,不宜行废立之事。贾后也担心惠帝为二人所动,提出仅仅是废黜而不赐死,最终张、裴也接受了这个折中的方案,太子的这条命算是暂时保住了,但一场动乱才刚刚开始。

永康元年年初,太子被迁到许昌宫的别坊,让治书御史刘振持节监守。

永康元年三月,贾南风遣使以杵杀太子。

永康元年四月,赵王司马伦发难,矫诏调禁兵废后,声言为太子报仇,贾谧死,贾南风被废为庶人并被送往金墉城。六天后,贾南风被强令服下金屑酒身亡,结束了她凶残的一生。

永康元年夏,张华被杀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族,时年六十九……在他临死之前,他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臣先帝老臣,忠心如丹。臣不爱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为了维护他眼中的“稳定”,张华曾三次放弃废掉贾南风的机会,也就等同于放弃了自己活命的机会。如果,我们只能去想象如果,如果在元康九年的那个春天,在他声势最盛之时他选择废掉贾南风;如果在贾模和郭槐死后,贾南风摆明了要除掉太子的时候,他选择发动宫变废掉贾南风;甚至,如果当赵王司马伦起兵之际,他选择听从死敌孙秀的劝说废黜贾南风;更甚至,如果在愍怀太子被废之时,张华选择退隐,他也许根本就不必死。但他没有选择这些如果,他企图用自己的生命去推迟“王室之难,祸不可测”的时间,但终究只换来身死。张华完全有机会进入历代贤相的行列,只可惜历史的车轮不能停滞,他的人生只得已悲剧收场。

让我们回到《滕王阁序》中典故上来,张华在政治上是悲剧的,但却丝毫不会影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他学富五车,才气过人,典章制度,八方轶闻,无所不晓。曾识海凫毛,辨白龙肉,明蛇化雉,解桐鱼鼓,撰《博物志》,著《列异传》。《博物志》这是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共10卷,原书散佚,今本系后人搜辑成篇,又杂以他记以附益之。“龙光射牛斗之墟”,说得就是是“丰城剑气,张华访剑”的典故。

这个故事发生在张华人生第一个高峰献策平吴时期。据说东吴灭亡之前,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常有紫气存在,当时观星象的人都认为这是东吴仍然强盛的征兆,不宜出兵征伐。唯独张华与之意见相左。灭掉东吴之后,这种紫气越发明亮。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观测星象,于是在夜间屏退从人,邀请雷焕共同登楼观星。雷焕对张华说:“我已经观察很久了,只有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颇有灵异之气。”张华问:“这是一种什么气?”雷焕答:“这是宝剑的精气,上彻于天。”张华说:“你说得不错。我少年时,有相士说我在60岁以后会得到宝剑佩带,这个预言可能要实现了吧。”于是问雷焕宝剑应在何处,雷焕回答说在豫章丰城县。张华很高兴,和雷焕相约,派雷焕到丰城县做县令,暗中寻找此剑。

雷焕到任后,在丰城县监狱房基之下,掘地四丈有余,挖出一个石函。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把宝剑。一把剑上刻有“龙泉”,另一把上刻有“太阿”。挖出宝剑的当晚,斗牛之间的紫气就消失了。 雷焕派使者送一把宝剑给张华,留下一把自己佩带。有人对雷焕说:“得二送一,你怎么能欺骗张公呢?”雷焕回答说:“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这两把宝剑是灵异之物,最终会化去,不可能被人长久佩带。”张华收到宝剑之后,给雷焕写了一封信,信中也讲到:“我仔细看了剑上的铭文,宝剑当有两把。为什么只送来一把呢,尽管如此,此剑乃是天生神物,最终必将会合在一起。” 张华死后,他佩带的那把剑就不知失落何处了。雷焕死后,他的儿子佩带那把宝剑途经延平津的时候,宝剑忽然从他的腰间自己跃入水中。派人下水去找,没有找到剑,只看到有两条龙,长有数丈,花纹灿然。不一会儿,只见祥光照水,波浪翻腾。至此,两剑尽失,化龙而去。雷焕的儿子感叹到:“我父亲曾有化去之言,张公曾有终合之论,现在全都应验了。”

廊坊十四宰相中他不是最有名故事却流传最广,只因一篇文章

唐代诗人汪遵《延平津》诗曾吟咏此事:“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张华访剑事见于《晋书﹒张华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这个典故,意在称赞豫章这个地方物产华美,山川灵秀。而因为张华的缘故,这一精美严整的传世名篇,又与我们廊坊联系在了一起,可算得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吧。

我是周天,我是不靠谱的周同学。本文中部分情节搜集于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