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到底有啥用?

 大漠胡杨968 2016-05-10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心理咨询到底有啥用啊?下面通过一位团体体验者的改变,来分享一下心理咨询所不可言传的作用。




心理成长标识一:敏锐的觉察和有效的应对自己的情绪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心理成长的一个标识是敏锐的觉察和有效的应对自己的情绪。


参加团体治疗一年多以后,我发现自己对生活中遭遇到的痛苦和不舒服越来越敏锐。曾经一度我怀疑这是否是心理治疗带来的一种副作用。因为我对人际交往中的不舒服越来越敏感,对自己内在的情绪变化也越来越敏锐。


例如在跟我老公的互动中,当他看到孩子没穿衣服时,他会说你咋不给孩子穿衣服啊。以前我总以“不跟他一般见识”为由,忍着。虽然有点生气,但还是会把气压下去,同时去找衣服给孩子穿上。


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模式会不断重复的,可能没过多久他会说“你咋不给孩子喂饭呢?看她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于是你停下自己筷子,跑去给已经会自己吃饭的孩子喂饭。再然后就可能出现“你咋不整理房间呢,看家里乱的?”等等。


最后忍无可忍之后会出现因为一点点小事一触即发。等我发飙后,他还会莫名其妙的说我疯了,那么点屁事,就值得发那么大的脾气嘛,你咋啦?以前更大的事,也没看你发火啊?是啊,以前我都在忍啊,难道你就不知道吗?


愤怒之下我还会把以前的旧帐都翻出来,告诉她我这里积累了多少伤痛。而他会反驳说“没想到你那么小家子气,爱记仇,跟个怨妇一样爱翻旧账。”那个时候,你会心碎一地,我的忍耐换来的不是他的幡然醒悟而是助长了他的颐指气使。

 

而如今我会在事情的此时此地直接表达我的感受和想法,我会反驳说“你干啥吃的啊,你咋不给孩子穿衣服呢?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自己有手有脚,看不惯你不会自己整理房间啊,我又不是你的老妈子”。这种事情发生多了,我老公反而变得开始不敢肆无忌惮的对我颐指气使了。这让我发现及时发火会帮你告诉对方“我不是好惹的”。同时我也发现敏锐的觉察当时的情绪情感,并且表达出来,不再让我成为小情绪的储藏室,也不必要成为翻旧帐的怨妇。在情绪上升的过程中及时疏导,能够防止情绪的升级和付诸行动。

 

另外一个惊喜就是当你及时表达你的情绪后,对方反而能及时知道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知道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当对方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后,这种结果让你觉得“哦,我没有错”。自尊无形间就得到了提高。如果你总在一段关系中充当忍气吞声的好人,那么久而久之,对方就会把你定义为没有情绪好欺负的好人,最后你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是否可以有情绪。



心理成长标识二: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


心理成长的另外一个标识就是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感觉我姐更像我妈,从对我的关心和保护上来说。当她开始能赚钱后,常常没有任何私心的去跟我分享她能获得的资源,给我买各种她见到的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食物。一直到她结婚以后,只要她有的,只要我开口她都会给我。


只是每个人都总是渴望付出和给予成正比。等我工作以后,我姐也从不把我当外人。会主动要求我给她的孩子买衣服,每年回家的火车票都指望我给她抢(她自己出钱,让我在网上给她抢票),她孩子的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一些任务,她总是以她不会为由,让我去帮她完成。


刚开始我还觉得无所谓,只是很多事情一旦接手几次,就自然的成了你的事情。慢慢的我会变得不堪重负,我会很烦我姐,烦她总觉得我每天都没事做闲人一个一样,隔三差五的找个事给我做。烦她没有一点界限。但是我又无法直接拒绝她,心理总是被某种东西绑架了一样,不得不去替她去学习做那些她所谓的不会做的事情。

 

当然这跟我父母也有关系,我的父母曾经多次对我和我哥说要我们照应我姐,我姐读书最少,最早出来工作,为家里付出了很多。


只是每次想到我姐,我就越来越觉得很累很烦。似乎我的整个人生都要背负她和她的家庭一起过一样。就像我的母亲一生都背负着她的原生家庭一样。我变得越来越抗拒,前两天我姐找我帮她家儿子在网上填写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还跟我说当天是最后截止日期。我研究了半天根本不会填写啊,加上最近我很忙,白天看孩子,晚上工作。登录上她儿子的评估系统后,发现他的自我评价和家长评语写的极其夸张,并且还是别人帮他写的。再看老师的评语说他脑子聪明但是经常上课讲小话,学习态度不端正。


这让我非常生气,明明自己通过努力能做好的事情,偏偏不去做。就像我姐一样明明可以自己学习就能做好的事情,从来就不愿意去学习,总等我去帮她做。心里特别恼火,于是打电话给我姐,把她数落了一番,说那是你儿子还是我儿子啊之类,噼里啪啦说了她一顿。

 

当晚睡觉的时候回想起来深感不妥,我都不会填写,估计我姐一个初中文化的人更是不会啊,我经常提醒我姐别动不动就批评辱骂孩子,而我也在这么对她。再想想每次我需要她帮忙的时候,她总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最近几次请我帮忙我都拒绝了,实在不公平。于是第二天打电话给她,邀请她放假的时候把孩子带来我家,我跟他们一起学习如何填写那个表格,认认真真地真实的填写那些家长评语和自我评价,结果她说自己在看电视,懒得管她儿子了,而且她放假的时候想上班多赚点钱。把我气个够呛。

 

我姐的事情让我深刻的体验到“没文化真可怕”。很多时候她总是觉得你无所不能,你不答应给她帮忙纯属你看不起她不愿意帮忙,根本想不到其实你做这件事情也有难度和不易。


而且每次你拒绝她的时候,说她的时候,她总是笑笑,好像没事一样。而实际上,我也很清楚她会很委屈很伤心,觉得我们那么一点小事都不愿意帮她。

而实际上我也非常想要帮她,只是在帮她这件事情上越做越挫败,越做越累,没完没了的感觉。同时让我最受不了的是一旦你选择帮她,她反而就把事情顺手全权托付于你,使得她越来越依赖你。而我帮她的目的是希望扶助她变得越来越独立和有责任感。


前几年,我总是想着我父母,我哥,我姐过得不好,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去“解救”他们。这两年来通过做团体治疗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还未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同时也清楚的认识到我无法解救任何人,那也不是我的责任,我只能解救我自己,将自己从内心中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虽然我有了我需要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的意识,但是真正的做到,还需要很大的勇气,背负很多道德的谴责和处理好内心的愧疚感。




作者:宁丽,心理咨询师,现为全职妈妈,主要致力于自我成长、疗愈和父母的关系、育儿、夫妻相处等方面的研究,长期进行亚隆团体心理咨询的系统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