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尊”与“他尊”

 wjs2598 2016-05-10

摘自张彦平教授

《中国人的心理误区》一书



几乎无一例外地,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此文化背景之下,从小都接受过这样的教导或训斥:

“不要让人笑话!”

于是,这种认知或曰观念,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咒一样牢牢地套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每个人处世的态度与行为。

经常有咨询客人(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向我做如下的表白:

“张大夫,我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我受不了别人说我不好,我甚至可以用我的生命维护我做人的尊严!”

说这种话的时候,当事人绝对是一脸的严肃与认真,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真的是让我肃然起敬。

“哦,是这样,那么我请教一下,你说的‘自尊心’对你而言,究竟又是一种什么含义呢?”

“‘自尊心’?当然是要‘面子’了,我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乎别人对我的议论评价,或者说到根本,就是我在别人心目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这话的时候仍就是理直气壮。

我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耐心地给对方解释什么是“他尊”,什么才是“自尊”。

一个人特别在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在乎他人的议论,在乎他人的脸色,这原本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他尊”而非“自尊”,我将这咱现象称之为“他人取向”。

真正的“自尊”,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自己”对“自己”所形成的一整套客观的、持久的并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比如说,我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这种自我评价因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因而也轻易不会因外界或他人的评判而改变。举例子说,就是不会因为别人说我好,我就特别高兴,也不因别人说我不好,我就特别不高兴,通俗地讲,就是“老子就这样”、“姑奶奶就这样”、“我就是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尊”。

而特别在乎他人的看法,在乎他人的议论和评价,在乎他人的脸色与反应,不过是“他尊”而已,所以我将其称之为“他人取向”。越是小孩子,其“他人取向”越强,就越是在乎外界与他人的看法。

比如一个小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会高兴好几天,反之,老师批评了他,则会好几天闷闷不乐,究其原因,还是其“自我意识”没有正常发展所致。

而越是一个成年人或是饱经沧桑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不会因为别人说他好,就沾沾自喜,“我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也不会因为别人说他不好,就闷闷不乐,“我也没有别人说得那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生活的历练,他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或称“自我意识”,不会因外界的肯定而轻易自己,也不会因外界的误解与否定而否定自己。比如一代伟人邓小平,三起三落,矢志不移,他并没因外界的否定而自我否定,相反,他始终肯定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坚持不懈,始终不移,终于东山再起。这,才是真正的“自尊”。

为什么绝大数的中国人都常常把“他尊”误认为是“自尊”呢?

这不得不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谈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