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_赤石脂的药用价值

 龙啸_天际 2016-05-10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药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赤石脂图片、赤石脂的药用价值、赤石脂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养生之道网。

  • 赤石脂简介
  • 赤石脂图片
  •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 赤石脂的药用价值
  • 赤石脂的用法与用量
  • 赤石脂的副作用
  • 赤石脂的食用方法

赤石脂简介

赤石脂,中药名,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赤石脂图片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涩肠,止血,收湿,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

1、《本经》:“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2、《别录》:“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3、《药性论》:“补五脏虚乏。”

4、《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瘘,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5、《珍珠囊》:“固脱。”

6、《纲目》:“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7、《本草汇言》:“渗停水,去湿气,敛疮口,固滑脱,止泻痢肠澼,禁崩中淋带。”

赤石脂的药用价值

1、治反胃:赤石脂一升(好腻无砂者),捣罗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生姜汤下十丸,加至二十丸。(《圣惠方》赤石脂丸)

2、治外伤出血:赤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共研细末,撒于伤口,加压包扎。(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两,胡椒半两。同为末,醋和丸梧子大。空心及饭前米饮下五、七十丸。(《本草衍义》)

4、治小儿疳泻:赤石脂杵罗为末如面,以粥饮调半钱服。或以京芎等分同服。(《斗门方》)

5、治痢后,躽气下,推出肛门不入:赤石脂(拣去土)、伏龙肝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半钱敷肠头上,频用。(《小儿药证直诀》赤石脂散)

6、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赤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血痔下血至多:赤石脂、白矾(烧令汁尽)、龙骨各一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一百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枣汤下二十丸,日再,以差为度。(《圣济总录》赤石脂丸)

8、治小便不禁:牡蛎(白者)三两,赤石脂三两(捣碎)。上同研匀,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送下。(《普济方》牡蛎丸)

赤石脂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赤石脂的副作用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孕妇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大黄。畏芫花。”

2、《药性论》:“恶松脂。”

3、《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

4、《本草经疏》:“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忌,自非的受寒邪,下痢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不可全仗收涩;滞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祛暑除积,土涩之药,定非所宜,慎之慎之。”

赤石脂的食用方法

1、赤石脂丸

组成:黄连、当归各60克、赤石脂、干姜(炮)各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

主治:伤寒热痢。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2、赤石脂干姜粥

组成: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

用法:将赤石脂打碎,与干姜入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为稀粥,加入药汁,煮开1-2沸,待食。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主治:温中健脾,涩肠止痢。主治慢性虚寒痢疾。此粥对久治不愈的寒痢,疗效显着。

来源:《伤寒论》

3、赤石脂散

组成:赤石脂30克、艾叶23克(微炒)、干姜23克(炮裂,锉)、慎火草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龙骨30克、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腹时,以温酒送下6克。

主治:妇人胞宫虚寒,漏下不止,腹内冷疼。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4、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温阳益气,涩肠止泻。治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来源:姜春华方。

以上就是一些赤石脂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