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不合拍的节奏—摘自朱利尧著《练拳》

 解脊厄 2016-05-10

       人,都会攻,但还要会防守。


       平时我跟学生所练的,都是要他们抓住我,给他们示范。目的是教他们在受制的情况下仍可以反击,反败为胜。所以我所有的太极拳的示范和训练基本上是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反击的技法,这是我要教学生们的。能掌握在受制的情况下的反击技能,那么在不被受制的情况下反击就更容易了,这是其一;其二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各种劲力与肢体技法,这种方式叫“术”指导“武的训练”。这就是我在上面《A与B》章节中讲过 的“破拳”指导。


       至于那种两个人抱在一块儿扭过来扭过去的或者是怎么样的,如同街头摔跤一样的本能行为,我基本上不教。当然各种扭在一起的破法我还是教的,破这种搂抱太简单,一沉一别一插一缠而已。传统武术真正格斗很少旋扭在一起,比如你想要抓住我胸口处,你还没抓住时我一巴掌打过去了,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如果万一真的抓住了胳膊或怎么样的,就要考虑怎么用技巧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讲如何在劣势时取胜。


       我们都知道,攻击的速度比防守要快一倍以上,为什么?就因为防守需要反应与判断。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防守或进攻的意识。




  (格斗中的迎上)


       训练的就是技击意识和防守意识的综合运用。就是说进攻的意识早在脑子里了,你要打的时候,其实我意识里早就想打你了,但我没出手,不出手就是在等你出手的那瞬间出手打你,这,就是进攻中防守, 如同攻势足球。这种进攻中防守产生了不合拍的节奏。因为正常思维意识是兵来将挡或敌进我退。兵来将挡或敌进我退的方法或许是用于战争战术上或战略层面上,我这儿讲的是对单兵或对几人的面对面格斗战术。


       我一直问武术爱好者,格斗的第一要素是什么?速度、力量、功力,五花八门的说法都有,说的最多的还是功力,总是说功力等于速度加力量。我说,对于格斗的第一要素来讲,这个回答是错的!那么格斗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技击意识,是瞬间寻找或制造一个不合拍节奏的意识!


       古代的书上描述的那个回马枪、杀手锏、拖刀计都是制造一个不合拍节奏而瞬间取胜。因为节奏破啦!像关云长,他的武功应该和那个华雄、颜良、文丑差不多的,没有这么简单的一刀就要了对手的命。他们可以走上三百个回合不分胜负的,那为什么关羽可以做到一刀制敌呢?关云长跨马过来一下“啪”要了颜良的命。颜良、文丑他们也是上将啊,一刀就没。估计他们是看到刘备大哥在这儿呢,想给关云长说你大哥在这儿呢,你过来和我们一起怎么怎么样的,他们没有一点防备和技击意识,谁知道关云长上来“啪”一刀。这是思维节奏的不合拍,在不合拍的节奏上面把他们杀了。比如上楼梯,二十公分一个,闭着眼睛踏、踏,走上去了,有一个楼梯高了一公分,你就会“啪”拌一下,惊出一身冷汗或跌扑下去。你走下来也是一样的,同样二十公分的台阶你闭上眼睛同样可以走下来,假使有个楼梯忽然只有十八公分,你同样也会有踏空的感觉,惊出一身冷汗或“啪”一下一头栽下去。这就是节奏忽然变了,不合拍了。所以,格斗讲的就是破坏节奏为第一要素!


       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最高境界的格斗术?表象上它是一个技巧上面和弧线上面的东西,内在上它是一个技击的东西。比如对方打过来,我就挡,你攻我挡,这就叫节奏了。如果对方打过来,我不是挡,我虚虚一带一捋,顺手一个挒劲还击,就好像是你自己找上门来挨打的。这是一个完全不合拍的节奏!也可以讲,太极拳处处是不合拍的节奏!你攻我也攻。你打过来,我来一把,你自己就送上来挨打。所以,太极拳处处的搏击反应是不合拍的,人家适应不了。也有不少拳友问我:力量和速度完全不在你之下的人,能反应得过来吗?这里就讲究技巧了,说白了就是看谁能瞬间找到或制造“一个不合拍的节奏”。


       太极拳的一招制敌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太极拳的技击意识是我们脑子里必须具备的,不是那样练力量啊什么的硬练的。主要脑子里有了,再加上内在的一股劲就非常厉害了。所以,脑子里要有意识地训练寻找不合拍的节奏,我们练拳时思维、肢体一直是在矛盾当中训练,缠丝也包含在矛盾当中,我们在搏击的意识上面长期也是在不合拍当中,这个思维长期成习惯了,智力也就得到了锻炼。


       武学最后是能不能“找到或制造一个不合拍的节奏”而取胜,这就是武术的“逆”向思维,也是格斗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搏击的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