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称谓和社交用语

 金玉满堂书馆 2016-05-11

古代称谓和社交用语 

一、口头称谓语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它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高徒”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书面语,写文章用)。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贱”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贱子、牛马、”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芳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贱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贱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何谓朋友?古人云:“同门(师)曰朋,同志曰友。”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在一起读书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报负的叫友。

   古人交友,有许多言简意赅的习惯用语。古人用许多不同的称谓来表达彼此间的各种朋友关系。不同阶层、不同关系、不同人物之间的朋友,称呼用语各不相同,非常形象,典雅有趣。浅介如下: 

莫逆之交
    意谓彼此之间心心相印、心志相通、情趣一致、情投意合、情深意笃的好朋友。逆,相反。莫逆,一致。《庄子·大宗师》中有“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之语,《北史·司马膺之传》中有“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景等并为莫逆之交”之语,为其出典。

刎颈之交:
    指可同生死共患难,彼此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的朋友。典出《史记·廉颇荫相如列传》:“车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句。“刎颈之交”亦可谓之“生死之交”。

患难之交
    指在危难中互相支持、 在一起经历过忧患艰难而深交的知心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交:交情,朋友。典出明朝焦竑的《玉堂丛语·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杵臼之交:
    原指在杵臼之旁结交为友。后喻交友不计贫富,不论贵贱,指称不嫌贫贱、不计身份而结交的朋友。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杵臼:舂米的棒槌与石臼。语出自《后汉书.吴佑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中有:“追忆乾隆丙辰荐鸿博入都,在赵横山阁学处见美少年张君名顾鉴者,彼此订‘杵臼之交’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卷一·成仙》中也有:“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故“杵臼之交”亦称为“杵臼交。”

贫贱之交:
    指在贫穷低贱时所结交的朋友。典出《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形之交
    指不拘身份、形迹,彼此以心相许、不分你我的知心朋友。典出《新唐书·孟郊传》:“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明朝杨循吉的《吴中语·魏守改郡治》中有云:“然蒲圻爱彼殷勤,竟遂弃寐告,为。忘形之交”“忘形之交”亦可谓之“忘形交”。

金石之交:
    指情谊异常深厚,如金石般坚固的朋友。典出东汉班固的《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擒矣。”

忘年之交:
    指虽然彼此年龄差距悬殊或辈分不同,但因互相倾慕而不计年岁长幼,重在德行才能而结识相交的朋友。典出《南史·何逊传》:“交情深厚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后汉书·祢衡传》中有:“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之语。忘年之交亦可谓之“忘年交”。

君子之交:
    指看上去很平谈,而重在道义而结交的朋友。典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车笠之交
    指不顾身份贵贱、不论地位高低而结交的友谊深厚的朋友。这种朋友,不以贵贱而异。典出《太平御览》卷406引晋代周处《风土记》载:“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要(腰)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友礼。……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言交不以贵贱而渝也。”

金兰之交:
    指同心同气、情谊契合、亲如兄弟般的朋友。典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所以,金兰之交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世说新语·贤嫒》中有:“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肺腑之交:
    指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言无不尽的朋友。唐代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有“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之句。

竹马之交:
    也作“竹马之好”,指幼年时结交的朋友。竹马,指儿童喜欢把竹竿骑在裆下作马,用以代指幼年。典出《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亿竹马之好不? ’” 《后汉书·郭十及传》里写道:“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獐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形容小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

总角之交:
    也作“总角之好”,指童年时结交的朋友。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梳成小髻,《诗经》中把儿童的发髻称作“角”,后来人们习惯用“总角”代指童年时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周公理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为其出典。 《晋书·何劭传》也有:“劭字敬祖,少与武有总角之好。”

八拜之交:
    旧称异姓结拜的兄弟或妹妹关系为八拜之交。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时的礼节。典出宋朝邵伯温的《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紫钗记·吹台避暑》中有“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之语,元曲《冻苏秦》中有“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之句,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中也有“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之词。
    “八拜之交”一般是指:1、知音之交— 俞伯牙与钟子期;2、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3、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4、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5、舍命之交—羊角哀与左白桃;6、生死之交—刘备与张飞、关羽;7、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8、忘年之交—孔融与祢衡(范云和何逊)。

  指身份低微、处境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布衣,旧时平民百姓家的衣服。故布衣之交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战国策·齐策三》中有“卫君与文(孟尝君团文)布衣交”之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之语,为其出典。

再世之交:
    指两家人父、子两代都相交的朋友。典出《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平昔之交
    指往日结交的朋友。典出唐代杜荀鹤《访蔡融因题》:“每见苦心修好事,未尝开口怨平交。”

一面之交
    指只见过一面的朋友。比喻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典出自汉朝崔寔的《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一面之交”亦称“点头之交”。 

石   交
    指交谊坚固的朋友。典出《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               
款   交 指真诚相待的朋友。典出《南史·杜京产传》:“会稽孔?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 此外,还有:               

忘言之交
    指无须用语言说明,而心照不宣,能互知其意的朋友

忘相之交指以心相许,不分你我的朋友。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其他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

  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某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二、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陪”;赠送作品用“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