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腹痛辨治六法

 医道无涯 2016-05-11


腹痛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主要见于脾胃疾病,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临床诊断涉及内、外科很多疾病的鉴别,如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阑尾炎、便秘、寄生虫、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疝气、过敏性紫癜、再发性腹痛等。


排除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疾病以后的所谓“小儿功能性腹痛”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


陈宝义教授将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腑气通降受阻。凡感受寒凉、乳食停滞、胃肠积热及虫积于中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其中,寒性腹痛儿童最为常见。根据感寒程度和素体盛衰的差异可有寒气、寒积、虚寒之分。


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谈到腹痛时说“人身背为阳,腹为阴,二阳脏位于膈上,三阴脏均在腹内,故腹痛证多偏于寒”,《景岳全书》也指出“盖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都说明了寒证腹痛在临床中所占比例之大。


小儿外感风寒之邪或过食生冷均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腹痛,治疗应分外注重辨其寒热虚实及伴随的全身情况,随证治之。


一、病因病机


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气客于肠间,生冷停积胃腑,寒凝气滞,阳郁不伸,则发生腹胀腹痛,肠鸣腹泻。


乳食过量或贪食不易消化之食物,胃纳而脾运无力,壅积肠胃之间,阻滞中焦气机之升降,有碍胃肠盈虚之传导,而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且食积腹痛者,往往易蕴生湿热及产生量多酸腐秽臭之气体。


虫积肠间可诱发腹痛,因虫之动,痛势或急或缓,多呈阵发或绕脐作痛,蛔虫惊扰,或扭转成团,或窜入胆道,则会突然发生剧痛。


外感热病,传入阳明,邪热壅结肠胃,腑燥阴伤,大便不通,也可发生腹痛胀满,按之疼痛等症。


探究腹痛之病机,虽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其核心仍为腑气不通。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胃、大肠、小肠、膀胱诸腑居于腹中,其气机以通降为顺,故而腑气通降受阻是产生腹痛最直接的致病因素。


二、辨证要点


辨证时要根据腹痛发作的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是否局限、触诊腹胀和压痛情况、是否伴有口气臭秽与呕吐、有无大便以及性质等,结合病史加以综合分析。


1.辨虚实寒热:重点在于判断虚实,实证腹痛发作多急,痛势明显,呈持续或阵发加剧的胀痛、抽痛或绞痛,甚至辗转哭叫,汗出烦躁,疼痛常局限于某一部位,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包块,腹部胀满,可见于停食积热,壅结肠胃或虫体成团阻塞肠道。


虚证腹痛发作多缓,痛势绵绵,腹部胀满而痛,或入夜为甚,或时轻时重,日久不愈,很少呈绞痛样发作,无明显局限部位,多喜蜷卧呻吟,按压或抚摩则舒,常见于胃脘虚寒者。


此外还需辨明寒热,一般治以热敷或进热饮后痛势较前减轻者多属寒证,痛势不减者可判为热证。


2.辨兼症:综合全身情况审证也是辨腹痛寒热实虚的重要方法,如身热,腹痛如绞,舌红苔黄,脉象洪实而数者多属肠胃积热;无热腹痛,痛势绵绵,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者多为寒气客胃或虚证;有吐蛔或便虫史,又可扪及虫体蠕动者多为虫证,其腹痛以绕脐或右上腹压痛,时作时止,时轻时重,痛作时腹部扪及包块,包块消失时则痛止为特征。


对于常见的以腹痛为主的疾患,在诊断时要本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精神进行分析,如阑尾炎、肠梗阻、蛔虫扰动、肠套叠、结肠炎、疝气等以腹痛为主的外科疾病,因其变化迅速,易于恶化,必须弄清病因才不致延误,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者外,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基础上,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积极给予治疗。


其他可能出现腹痛的疾病,如痢疾、腹泻、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肝胃疾病等,则应在明确诊断其基础疾病上,按虚实寒热的特点辨证施治。


三、小儿腹痛治疗六法


1.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寒气凝滞之腹痛,临床表现为腹痛阵发,或剧或缓,按之无明显压痛,得温痛减,痛甚时汗出呻吟,腹胀肠鸣,腹泻或大便色淡黏稠,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手足欠温、唇淡或青,舌淡苔白,脉沉弦。


治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选用良附丸合痛泻要方加减(苏梗、防风、高良姜、香附、白芍、木香、乌药、厚朴、肉桂、甘草)。


寒甚者加炮附子、川椒理气逐寒;痛甚者加元胡、红豆蔻理气止痛;呕吐者可加吴茱萸、丁香温胃降逆止呕;腹泻者加藿香、白术、砂仁健脾燥湿。


2.温通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内有寒积而腹痛的患儿,寒气积于内则腹痛加剧,或剧或缓,按之压痛,得温稍减,痛甚汗出呻吟,腹满而胀,大便不通,或朝食暮吐,面色苍白,手足欠温,唇淡或青,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弦有力。


予自拟方(柴胡、白芍、木香、香椿花、乌药、枳壳、砂仁、红豆蔻、鸡内金、藿香、半夏、焦三仙)临证加减,达温通散寒、理气止痛之目的。


亦可选用温脾汤加味(党参、炮附子、大黄、厚朴、枳壳、当归、炮姜、红豆蔻、元胡、甘草)。痛甚者可加乳香、没药散寒止痛;大便不畅者加莱菔子、焦槟榔等增强消积导滞之力。


3.温补脾肾、缓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日久之腹痛患儿,此类患儿极易引发腹痛,脾胃虚寒日久,脾阳虚损,阳气郁结不伸而使腹中时作疼痛,常表现为腹痛绵绵,痛势隐隐或呈钝痛,入夜为甚,时轻时重,日久不愈,很少呈绞痛样发作,腹胀而软,无明显局限压痛部位,多喜蜷卧呻吟,得按则舒,得温则减,得食暂缓,食少便溏,面色淡或白,形体偏瘦,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缓。


理应温补脾肾,缓急止痛,予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桂枝、白芍、饴糖、干姜、党参、白术、山药、乌药、炙甘草、大枣),或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砂仁、山药、乌药、当归、甘草、大枣、饴糖)温中补虚止痛。


痛甚者酌加白芷、红豆蔻健脾温肾;纳差者可加焦神曲、焦山楂、谷稻芽等开胃消导。


4.消食导滞、理气止痛:适用于常有饮食不节的患儿,古人有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无节制使得胃纳而脾运无力,壅积肠胃之间,阻滞中焦气机之升降,有碍胃肠盈虚之传导而表现为腹痛而胀满,有压痛,或腹痛频泻,泻后痛减,大便为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腐,或大便不畅,不思饮食,口气臭秽,呃逆呕吐,舌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以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为法,方用保和汤加味(藿香、焦山楂、焦神曲、莱菔子、厚朴、枳壳、白术、砂仁、香附、甘草),若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兼里热者加黄连、连翘清热和胃;腹胀便秘者加槟榔、大黄通便消胀。轻症可选用保和大黄散、木香槟榔丸、小儿消食丸等成药。


5.清热通便、行气止痛:适用于阳明燥实所致腹痛。


患儿身热或潮热多汗,午后明显,腹胀而硬,腹痛明显,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阵发性加剧,压痛明显,大便不通,呃逆食少,舌红苔燥焦黄起刺,脉沉实而数。外感热病,传入阳明气分,邪热壅结肠胃,腑燥阴伤,大便不通,可发生腹痛胀满,按之压痛等症。


治以清热通便,行气止痛为法,方用大承气汤加味(银花、大黄、厚朴、枳壳、莱菔子、桃仁、木香、白芍、甘草),大便燥结者加芒硝润燥软坚;热伤阴者去桃仁、木香,加生地、元参、知母滋阴增液,或给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此外,还有肝胆湿热所致腹痛。患儿寒热往来或潮热多汗,咽干口苦,胁痛腹满,或右上腹绞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呕吐食少,大便秘结,尿黄而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以清利肝胆,化瘀止痛之法,方选大柴胡汤加减(柴胡、大黄、黄芩、厚朴、枳壳、半夏、木香、大枣),痛甚加元胡、白芍疏肝止痛;湿重加佩兰、藿香、茵陈、栀子祛湿利胆;大便不畅加芒硝燥湿通便,或给予清胆利湿汤加减。


6.安蛔止痛:适用于有便虫或吐蛔史的患儿,临床表现为面黄肌瘦,食欲异常,绕脐发作,乍痛乍止,痛则呻吟,痛止患儿嬉戏如常;或饥饿时作痛,食则减,舌红苔厚或腻,脉沉弦或洪大。


此种腹痛应给予安蛔止痛,兼清热涤虫,连梅安蛔汤加减(胡黄连、乌梅、白芍、厚朴、木香、元胡、使君子、青皮、甘草)即可。


若常感蛔虫扰动,则为蛔厥之逆窜入胆道或盘结成团阻塞肠间,腹有如绞,剧痛则汗出哭叫,辗转不安,压痛局限于右上腹,或空腹作痛,疼痛时作时止,时剧时缓,痛剧则包块实硬,痛止则包块消失,呕吐清涎或吐蛔虫,大便不畅,面色青紫,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应予乌梅丸加减(乌梅、黄连、黄柏、当归、白芍、党参、干姜、桂枝、厚朴、细辛、山楂、甘草),痛甚者加红豆蔻、元胡、白芷加强止痛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