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生必备|一文掌握心血管系统重点总结

 莫欺的聚变 2016-05-11



编者按: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其内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心血管系统,小编特整理如下:

第一节  概    述

重点提示

脉管系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体、肺循环的概念。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heart是心血管系的动力器官。

2.动脉artery是发自心室、导血离心的血管 。

3.静脉vein  是终于心房、导血回心的血管。

4.毛细血管capillary  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

1.体循环 ( 大循环 ) systemic circulation 起于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分支→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2.肺循环 ( 小循环 )  pulmonary circulation 起于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干→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各级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第二节  心(heart)

重点提示


·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的形态结构。

·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分布。



1心 的 位 置


心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其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在右侧,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2心 的 外 形


心似前后略扁倒置的圆锥体,心的外形分为心底心尖两面三缘三条沟

心底朝右后上方,连接出入心的大血管。心尖朝左前下方,平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于此处可触到心尖的搏动。

心前上面称胸肋面,后下面称膈面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心表面有3条浅沟:冠状沟是房、室表面分界的标志。前室间沟在胸肋面。后室间沟在膈面。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


巧记速记

·心的外形

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条沟


3心    腔


1、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上部,以界嵴分为前方的固有心房和后方的腔静脉窦。右心房有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重要结构,卵圆窝是位于房间隔右心房侧后下部的浅窝,它是胎儿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若生后卵圆孔未闭,则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右心房的入口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构成胸肋面的大部分。右心室有动脉圆锥、室上嵴三尖瓣、肺动脉瓣、乳头肌、肉柱和等重要结构


右心室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两口之间的肌隆起,称室上嵴,将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右房室口周围附着有三尖瓣。每个瓣膜有数条腱索连于室壁的乳头肌。室间隔至前乳头肌根部有一圆肌束,称节制索(隔缘肉柱)


肺动脉口周围附着有肺动脉瓣。防止肺动脉内的血液逆流入右心室。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分。前部向右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内有与右心耳相似的梳状肌。左心房后部左、右各有两对肺静脉口,是左心房的入口,出口为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构成心尖和心的左缘。左房室口附着有二尖瓣, 每瓣亦有数条腱索连于室壁的乳头肌。二尖瓣功能与三尖瓣相同,可防止左心室血液逆流入左心房。


主动脉口周围附着有主动脉瓣,有防止血液逆流入左心室作用。

两侧房室的收缩与舒张是同步的,当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开放,血液射入动脉;当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闭合、三尖瓣和二尖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巧记速记

·心腔

左右上下四个腔,

下为心室上为房,

各腔均有入出口,

结构类似抽水泵。

4心壁的构造


1、心内膜 是一层光滑的薄膜,与大血管的内膜相续。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心腔褶叠形成心瓣膜


2、心肌层 为心壁的主体,由心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支架组成,心房肌较薄,心室肌肥厚,左室肌尤为发达。结缔组织在肺动脉口、主动脉口和左、右房室口周围形成四个纤维环左、右纤维三角,构成心壁的纤维支架,为心脏的“骨骼”。


3、心外膜 被覆于心肌层和大血管根部的表面,为光滑的浆膜,亦是浆膜心包的脏层。

 房间隔:较薄,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2层心内膜中间夹有肌束及结缔组织构成。


4、室间隔: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由心肌和心内膜构成。其下部的大部分称室间隔肌部,较厚(1~2cm);上部近心房处有一小卵圆形薄弱区域,缺乏肌层,称为室间隔膜部,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此部。


5心的传导系统


1、窦房结 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脏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为心正常起搏点。


2、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冠状窦口的前上方。


4房室束 又称His束,起于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下行到达室间隔肌部上缘分左、右两束支。


5左、右束支及终末分支分出后沿室间隔两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再分散成蒲肯野氏纤维网Purkinje fiber,分布于室壁的肌纤维。其中右束支经隔缘肉柱达前室壁。

由窦房结发出的节律性冲动,经上述传导系统,分别兴奋心房肌和心室肌,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搏动。


6心 的 血 管


(一)冠状动脉


1、右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入冠状沟向右后行,至冠状沟后部分为二支,一支粗大称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行与前室间支吻合,另一支较细小分布于左室后壁。右冠状动脉沿途发支营养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下1/3部分。


2、左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左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向左行,立即分为2支:旋支,沿冠状沟向左后行至膈面,沿途分支营养左心房及左心室膈面;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膈面,在后室间沟上行一小段而终,亦可与后室间支吻合,沿途分支营养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一小部分及室间隔前上2/3的区域。


(二)冠状窦(sinus coronarius 


心壁的静脉大部分汇入冠状窦流入右心房。主要属支有:


1、心大静脉  与前室间支伴行,起自心尖右侧上升转向左后方,沿冠状沟注入冠状窦。


2、心中静脉  与后室间支伴行,上升注入冠状窦。


3、心小静脉  位于冠状沟后部的右侧,向左行注入冠状窦。


7心    包(pericardium)


心包是包裹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心包浆膜心包


1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延续,向下则附着于膈中心腱。


2浆膜心包脏层贴于心肌层表面,称心外膜;壁层衬于纤维心包的内面,与纤维心包紧密相贴;脏、壁两层围成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以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心包窦


1.心包横窦:位于主动脉、肺动脉后方与上腔静脉及左心房前壁前方的间隙。


2.心包斜窦:位于左心房后壁与后部心包壁层之间,其两侧界为左、右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第三节   动  脉(artery)

动脉是从心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及各级分支运送动脉血;而由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则输送静脉血。

重点提示


·主动脉的起止、分部、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分支。

·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颈外动脉主要分支分布。

·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主要分支分布。

·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起止及分支。

·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分支的分布。

·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

·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子宫动脉与输尿管关系。

·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分支分布。


1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pulmonary trunk 起自右心室,向左后上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分二支进入左肺。右肺动脉较长,分三支进入右肺。


在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短的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若出生后未闭,即形成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一动脉导管未闭。


2体循环的动脉


(一)、主动脉(aorta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为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根据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段。


1.升主动脉 在胸骨左缘后方平第3肋间起自左心室,向右前上方斜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续于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2.主动脉弓 续升主动脉,呈弓状弯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体下缘处,移行为降主动脉。


从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3条大的动脉,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降主动脉 续主动脉弓,从第4胸椎下缘左侧沿脊柱下降,至第12胸椎水平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下行达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其中在胸腔一段称胸主动脉,在腹腔一段称腹主动脉


(二)、头颈部动脉


1、颈总动脉 右侧发自头臂干,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两侧均在胸锁关节后方进入颈部,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分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在颈动脉鞘内。


颈动脉窦: 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分,为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为一扁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1)颈外动脉 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2)颈内动脉 自颈总动脉分出后,垂直上升达颅底,穿过颈动脉管入颅中窝,分支分布于脑与视器。


2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沿肺尖内侧斜越胸膜顶前面,至第1肋外侧缘,移行为腋动脉。其主要分支如下:


(1) 椎动脉 向上穿过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脑和脊髓。


(2) 胸廓内动脉  向下入胸腔,沿上6肋软骨后面。沿途分支营养胸膜、心包及乳房等处。其终支称腹壁上动脉,穿膈进入腹直肌,分支营养该肌和腹膜。

(3) 甲状颈干 为一短干,在椎动脉外侧,发出甲状腺下动脉,分支营养甲状腺和邻近的肌、食管、咽、气管等。


3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 自第l肋外侧缘续锁骨下动脉,行于腋窝深部,至大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


2. 肱动脉 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下行与正中神经相伴,至肘窝平桡骨颈处,分为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主要分支是肱深动脉,与桡神经伴行,经桡神经沟,分布于肱三头肌。


3. 桡动脉 平桡骨颈处发自肱动脉,沿前臂桡侧下行,在腕上方1cm处位置表浅,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


4. 尺动脉 从肱动脉分出后,沿前臂尺侧下行。尺动脉的主要分支有:①骨间总动脉,分支营养前臂诸肌、桡、尺骨。②掌深支,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深弓


5. 掌浅弓和掌深弓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 桡动脉末端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


4胸主动脉 (thoracic aorta)


胸主动脉是胸部的动脉主干,位于胸腔后纵隔内。自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续主动脉弓,下行至第12胸椎高度穿膈主动脉裂孔入腹腔,移行为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分支有脏支壁支,分布于胸腔器官、胸壁和腹壁等(心除外)。


肋间后动脉分布于3—11肋间隙,沿相应的肋沟前行。肋下动脉在12肋下缘走行。


5腹主动脉 (abdominal aorta)


腹主动脉是腹部的动脉主干,在膈主动脉裂孔处续于胸主动脉,沿脊柱左前侧下行,达第4腰椎体下缘前方,分左、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亦分脏支和壁支,分布于腹腔脏器和腹壁。


(一)脏支


1、不成对的脏支  分布于腹腔不成对器官。


1)腹腔干 为一粗短的动脉干,平第12胸椎向前发出,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胃左动脉 发出后向左上,至贲门处转向右下,继沿胃小弯向右行,与胃右动脉吻合。


肝总动脉  由腹腔干发出后行至十二指肠上部的上方,分为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胃网膜右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脾动脉  沿胰的上缘迂曲向左行,至脾门附近分数支入脾,主要发出: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 约平第1腰椎高度由腹主动脉发出,经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前方,进入小肠系膜根,向右髂窝方向走行。主要分支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 约平第3腰椎高度由腹主动脉发出,行向左下方。主要分支有:右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


各动脉分支之间吻合丰富,直肠上动脉与髂内动脉分支直肠下动脉在直肠内吻合。


2、成对的脏支


1)肾上腺中动脉 分布于肾上腺。


2)肾动脉  平第2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管径较粗,横行向外,经肾静脉后面至肾门入肾。右侧比左侧稍长。


3)睾丸动脉  细而长,沿腰大肌表面斜向外下方,跨过输尿管前面,经腹股沟管腹环在精索内下行至阴囊,营养睾丸和附睾。在女性则为卵巢动脉,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


(二)壁支


腰动脉:共4对。分支布于腹后壁及背部肌肉和脊髓等处。


6髂总动脉(common iliac a).


髂总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左、右各一,斜行下外至骶髂关节的前方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一)髂内动脉 短而粗,沿盆腔侧壁下行,发出壁支和脏支,分布于盆腔器官和盆壁。


1、脏支 分布于盆腔脏器和外生殖器。


1)子宫动脉 为较大的分支,向前行于子宫阔韧带内,在子宫颈外侧1~2cm处跨过输尿管的前面与之交叉,子宫切除手术时,在结扎子宫动脉时,要注意该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否则易将深面的输尿管损伤。


2)阴部内动脉 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经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发出肛动脉、会阴动脉和阴茎(蒂)动脉等分支。


3)直肠下动脉  较细小,分布于直肠下部,并与直肠上动脉和肛动脉的分支吻合。


4)膀胱下动脉  分布膀胱底、前列腺、精囊和输尿管下段。在女性还发出至阴道的小支。


2、 壁支:主要有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


(二)髂外动脉 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三角,移行为股动脉。髂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为腹壁下动脉


7下肢的动脉


1、股动脉 femoral a.上续髂外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入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股动脉的分支有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3~4条穿动脉


2、腘动脉 在收肌腱裂孔处续于股动脉,经腘窝深部下行至腘肌下缘处分为胫前、胫后动脉。


3、胫前动脉 从腘动脉发出后,随即穿过小腿骨间膜上部裂孔至小腿前群肌深面,在胫骨前肌与趾长屈肌之间下行至足背,移行为足背动脉。


4胫后动脉  在小腿后群肌浅、深层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第四节   静   脉(vein


重点提示


·体循环静脉特点。

·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的起止、行径。

·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行。

·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的起止、行径。

·髂内和髂外静脉的起止和收集概况。



1肺  静  脉 (pulmonary vein)


肺静脉左、右各2支,分别称为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肺静脉起自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成肺静脉出肺门,注入左心房。


2体循环的静脉


(一)体循环静脉特点

1. 起始于毛细血管,在向心汇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管径越合越粗。


2. 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深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故称伴行静脉,其导血范围、行程、名称和与之伴行的动脉相同。


3.吻合比动脉丰富。体表的浅静脉多吻合成静脉网,深静脉在某些部位或器官周围或壁内吻合成静脉丛(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等)。


4.静脉管壁内有防止静脉内血逆流的静脉瓣


5.特殊的静脉结构:如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二)上腔静脉系(superior vena cava system)


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和部分胸腔器官(心除外)的静脉血。


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下行至升主动脉右侧,注入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心房前有奇静脉注入。


头臂静脉 (无名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


1.头颈部的静脉


(1)颈内静脉  是颈部最大的静脉干,上部在颈静脉孔颅内乙状窦相续,在颈动脉鞘内下行,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的主要属支有:


1)颅内支 收集脑膜、脑和感觉器官等处的血液。


2)颅外支


面静脉  起于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在口角平面以上面静脉缺少静脉瓣,借内眦静脉,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又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当口角以上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发生感染处理不当,病菌可经上述途径侵入颅内。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   


下颌后静脉  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


(2)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枕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而成,在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位置表浅,临床上常作为穿刺部位。


(3)锁骨下静脉  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行走,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其属支主要有颈外静脉


2. 上肢的静脉


(1)上肢的深静脉 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2)上肢的浅静脉  起于手背静脉网,向上汇合形成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转至前臂前面桡侧缘上行至臂部前外侧,在肱二头肌外侧上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后,在肱二头肌内侧上升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人肱静脉,或与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 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是临床常选作注射、输液或采血的部位。


3.部的静脉


(1)奇静脉  起自右腰升静脉,穿膈入胸腔,沿脊柱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向前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


(2)椎静脉丛  位于椎管内、外,纵贯脊柱全长,分椎内、外静脉丛,两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的又一重要途径。


3下腔静脉系(inferior vena cava system)


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还包括肝门静脉系)构成,主干是下腔静脉,收集下肢和腹、盆部的血液。


下腔静脉 是全身最大的静脉干。在第 4~5腰椎体之间的高度,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在腹主动脉的右侧沿脊柱上行、经肝的后方,穿膈的腔静脉孔人胸腔,注入右心房。


1.下肢的静脉


(1)下肢的深静脉 均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股静脉行于股三角内,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深面向上移行为髂外静脉。


(2)下肢的浅静脉  主要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


大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伴隐神经上升,经膝关节后内方、大腿前内侧,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在内踝前方,大隐静脉位置表浅且恒定,临床常在此作静脉穿刺或切开。


小隐静脉  在足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中线上升,至腘窝处穿深筋膜入腘静脉。


2. 盆部的静脉


(1)髂内静脉  短而粗,收集各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并与同名动脉伴行。


(2)髂外静脉  是股静脉的直接延续,收集下肢所有浅、深静脉的血液。


(3)髂总静脉  由髂内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双侧髂总静脉斜向内上至第5腰椎右前方处,合成下腔静脉。


3. 腹部的静脉

腹部静脉分为壁支和脏支两种。成对的壁支与脏支直接或间接注入下腔静脉;不成对的脏支(除肝外)先汇入肝门静脉,经肝门入肝血窦,再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1)脏支


1)肾静脉  在肾门处合为静脉干,经肾动脉前方横行向内,注入下腔静脉。左肾静脉长于右肾静脉。


2)睾丸静脉  起自睾丸和附睾的小静脉(在女性为卵巢静脉),在精索内彼此吻合形成蔓状静脉丛,合成一条睾丸静脉。右侧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由于左侧睾丸静脉以直角注入肾静脉,故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左侧。


3)肝静脉  2~3支,在腔静脉沟处注入下腔静脉。


(2)壁支


1)膈下静脉,1对。


2)腰静脉,4对。每侧腰静脉之间相连成腰升静脉,向上分别延续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


4肝门静脉系

重点提示


·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

·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及意义。


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除肝以外腹腔不成对器官的血液。


1、肝门静脉的组成 


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2、肝门静脉主要属支


1)肠系膜上静脉  在同名动脉的右侧上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并可接纳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


2)脾静脉  在同名动脉下方走行并收集相应区域的血液。


3)肠系膜下静脉  起始部与同名动脉伴行,多数注入脾静脉或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4)胃左静脉  沿胃小弯与胃左动脉伴行,向右汇入肝门静脉,并在贲门处接受食管静脉丛的食管支。


5)附脐静脉  起始于脐周静脉网的数条小静脉,沿肝圆韧带行走,注人肝门静脉。


肝门静脉主干及属支内无功能性静脉瓣,当肝脏疾病时,导致肝门静脉高压,血液可出现逆流。


3、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其主要吻合处有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网等。

福利


后台私信回复『礼包』

即可免费获取考前精华模拟试题及医考精选资料。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