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舆地图》
1 | 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 光绪丙午重校订 | 1906 | FB.207.1(1) | 2 | 春秋列国图 | 光绪丙午刊 | 1906 | FB.207.1(2) | 3 | 战国疆域图 | 宣统元年鄂城刊 | 1909 | FB.207.1(3) | 4 | (赢)秦郡县图 | 宣统元年鄂城刊 | 1909 | FB.207.1(4) | 5 | 前汉地理图(汉地理志图) | 光绪甲辰邻苏园刊 | 1904 | FB.207.1(5) | 6 | 后汉郡国图(续汉书郡国图) | 宣统纪元鄂城菊湾刊 | 1909 | FB.207.2(1) | 7 | 三国疆域图 | 光绪丁未鄂城刊 | 1907 | FB.207.2(2) | 8 | 晋地理志图(西晋地理图) | 宣统元年刊 | 1909 | FB.207.2(3) | 9 | 东晋疆域图 | 宣统元年鄂城刊 | 1909 | FB.207.3(1) | 10 | 二赵疆域图 前赵疆域图 后赵疆域图 | 宣统元年沪上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09 1911 | FB.207.3(2) FB.207.3(3) | 11 | 四燕疆域图 前燕疆域图 后燕疆域图 南燕疆域图 北燕疆域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辛亥沪上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1911 1911 1911 | FB.207.3(4) FB.207.3(5) FB.207.3(6) FB.207.3(7) | 12 | 三秦疆域图 前秦疆域图 后秦疆域图 西秦疆域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1911 1911 | FB.207.3(8) FB.207.3(9) FB.207.3(10) | 13 | 五凉疆域图 前凉疆域图 后凉疆域图 南凉疆域图 北凉疆域图 西凉疆域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1911 1911 1911 1911 | FB.207.4(1) FB.207.4(2) FB.207.4(3) FB.207.4(4) FB.207.4(5) | 14 | 后蜀疆域图 | 辛亥上海刊 | 1911 | FB.207.4(6) | 夏疆域图 | 宣统二年鄂城刊 | 1910 | FB.207.4(7) | 15 | 刘宋州郡图 | 宣统元年鄂城刊 | 1909 | FB.207.4(8) | 16 | 南齐州郡图 | 宣统元年鄂城刊 | 1909 | FB.207.4(9) | 17 | 梁疆域图(萧梁州郡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 FB.207.4(10) | 18 | 陈疆域图 | 宣统三年上海刊 | 1911 | FB.207.4(11) | 19 | 北魏地形志图 | 宣统庚戌武昌刊 | 1910 | FB.207.5(1) | 20 | 北齐疆域图 | 宣统二年沪上刊 | 1910 | FB.207.5(2) | 21 | 西魏疆域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 FB.207.5(3) | 22 | 北周疆域图 | 宣统元年上海刊 | 1909 | FB.207.5(4) | 23 | 隋地理志图 | 宣统元年刊 | 1909 | FB.207.6(1) | 24 | 唐地理志图 | 宣统辛亥刊 | 1911 | FB.207.6(2) | 25 | 后梁并十国图 | 宣统元年上海刊 | 1909 | FB.207.6(3) | 26 | 后唐并七国图 | 宣统二年鄂城刊 | 1910 | FB.207.7(1) | 27 | 后晋并七国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 FB.207.7(2) | 28 | 后汉并六国图 | 宣统二年鄂城刊 | 1910 | FB.207.7(3) | 29 | 后周并七国图 | 宣统二年鄂城刊 | 1910 | FB.207.7(4) | 30 | 宋地理志图 | 宣统三年刊 | 1911 | FB.207.7(5) | 31 | 辽地理志图 | 宣统三年鄂城刊 | 1911 | FB.207.8(1) | 32 | 金地理志图 | 宣统元年上海刊 | 1909 | FB.207.8(2) | 33 | 元地理志图 | - | - | FB.207.8(3) | 34 | 明地理志图 | 宣统二年鄂城刊 | 1910 | FB.207.8(4) |
清末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内容上至春秋,下至元明,展现了各个朝代的政区划分、交通路线、四邻形势,就是「历史地图」中的代表之作。而「历史地图」所依据的材料,并非古人所画的地图,更不是作者穿越回去亲测的数据,而是历代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比如史书、地理志、民间传说,等等。作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反复考证,从而确定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再转绘到当代所制的标准地图中。 古时的人们管地图叫做「舆图」。「舆」字的本意为「车厢、车辆」,恰好概括了那时人们测绘地图的方式——坐在车上(或骑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凭借简单的定向设备确定位置,再将亲眼侦测到的地理信息记录下来,绘制到图上。当然了,对于没有现代科技,不能以「上帝视角」俯瞰地面的古人们而言,采用这种原始方法所测绘出的「地图」,绘图的形式也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地图大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