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纹样:中国版秘密花园

 美物计 2020-12-03

中式生活  中国味道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文先生情报



中国素有“衣冠上国”之称,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内涵。

纹样作为服饰不可或缺的元素,经过千百年的变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沉淀


最早关于服饰纹样的记载现于《虞书·益稷》篇中:

“予欲观古人之象,……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意思是说在举行祭祀礼仪时穿着图腾衣,将十二章花纹用画与绣的方法施于冕服上。

“天子衮服十二章”便起源于此,十二章纹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寓意纹,是仰视俯察天地间万物之象。



“十二章”纹样在思想意识上具有巩固皇权,划分阶级的功能,一直为历代封建皇帝所传承。


战国时期,社会思潮活跃,服饰纹样中最为流行的变体龙凤,寓意官迁隆昌或婚姻美满。

此外多见云纹、菱形纹、方格纹及在这些纹饰中填充车马、动物的变体纹样。




秦汉时期,服饰的纹样开始走向多变,图案更趋于大气、明快、简洁,表现了素中见华美的特点。

以幻想和浪漫主义手法,不拘一格地进行变形,纹样以动物、植物、几何纹为主。

动物纹有龙、凤、饕餮、麒麟等,植物纹有茱萸、莲花、卷草等,几何纹有云纹、谷纹等。云纹象征高升和如意,应用较广。



隋唐时期的服饰纹样更为精巧美观,纹样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改变以往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

除传统的龙、凤纹外,联珠纹、缠枝纹、宝相花纹、团巢纹、几何纹等盛行,尤其是波状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的缠枝图案。




宋明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

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意为福从天降。

这种寓意图案有的至今仍在沿用。






明清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等级的森严。

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锦鸡、武狮 ;三品,文孔雀、武豹 ;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 ,文鹭鸶 、武彪 ;七品,文鸂鶒、武犀牛;八品,文鹌鹑、武犀牛;九品,文练雀、武海马。




我国古代服饰纹样源远流长,不仅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纹样里蕴含的吉祥意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纹样背后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和向往,这种吉祥之意同样适用现代服饰。



这些自古以来便寄托着美好寓意,反应人们审美情趣的服饰纹样,仿佛是绣在国人骨子里的腔调,经久不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