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渼陂湖水系修复工程启动 打造“十里水乡”生态格局

 关中山水 2016-05-12

原标题: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建成后——

追寻杜甫“泛舟渼陂”

本报讯(记者 赵辉)  昨日记者获悉,西安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后将恢复水面6348亩,极大提升户县、西安乃至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达4.9公里的范围内,将再现“十里水乡”的生态格局。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渼陂湖位于户县县城以西涝河西畔,是秦汉上林苑、唐代游览胜地,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杜甫、岑参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赋诗,有“关中山水最佳处”之美誉。

2015年10月份以来,在中央倡导水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为更好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先后多次调研考察户县涝河渼陂湖水域及周边历史文化遗迹,经过省市多方座谈研究论证,决定启动西安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以及国家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和5A级水生态景区。

力争5年重现渼陂湖美景

2016年,西安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被列入关中水系重点打造的三大湖池之一,也是省市重点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涝河平原段河道综合治理和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两大部分,工程建成后将恢复水面6348亩。

其中,涝河平原段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为涝河平原区全段,河道全长31.4公里,按照“一轴五节点”、重点突出渼陂湖核心区和飞行学院周边河、堤、林、路综合治理的思路,建设涝河平原水库、天桥湖、渼陂湖、学院生态公园、涝渭河口湿地及滩区整治共5个节点,可形成水面2168亩(不包括渼陂湖水系水面)。通过湖泊、湿地和蓄滞洪区建设,恢复涝河渼陂湖水系的水生态环境,形成涓涓细流、隐隐层林的原生态美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的美好愿景。

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遵循宜湿则湿、宜水则水的思路,按照少搬少迁、少占农田的原则,通过恢复蓄滞洪区、湿地、水田、草甸等水生态系统,形成生态水面面积4180亩,在长达4.9公里的范围内,再现“十里水乡”的生态格局。鉴于渼陂湖水系生态水面面积增大、需水量增加,还规划了天桥湖、涝惠渠西干渠以及户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等多途径水源保障方案,确保满足该水系湖池湿地用水需求。

据悉,西安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预计总投资36.67亿元,按照“一年快速启动、三年效果初显、五年全面建成”的建设目标,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努力将该项工程打造成为关中水系治理及“八水润西安”工程的典范工程,为加快关中水系建设、构建“品质西安”、实现“三个陕西”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