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吓跑新生的舍堂文化| 观点

 zlx1zlx2zlx 2016-05-12


刘丁宁是在参加了港大舍堂(宿舍楼)迎新营之后最终下定决心退学的,迎新营中的一些活动环节让她极为不舒服,宁愿复读也不愿意在港大继续生活下去。您是否感到好奇,究竟港大的迎新营有什么“特别”,居然能成为一名优秀学子退学复读的导火线?

2013年从港大退学的辽宁省状元刘丁宁2014年再次勇夺状元,复读后顺利进入心仪的北大中文系。这个故事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有很多抓眼球的元素:卫冕状元、北大VS港大、国学梦……

  网上对于刘丁宁的选择有诸多讨论,尤其是港大校友们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刘丁宁无法适应香港生活,有人认为香港环境浮躁确实不适合学术青年,一时间莫衷一是。

  关于刘丁宁退学本身,我已在之前的文章专门分析过,这次不再重复。不过,2014年这波讨论中又浮现出了更多有趣的细节,其中一个最耐人寻味的事情是:刘丁宁是在参加了港大舍堂迎新营之后最终下定决心退学的,迎新营中的一些活动环节让她极为不舒服,宁愿复读也不愿意在港大继续生活下去。您是否感到好奇,究竟港大的迎新营有什么“特别”,居然能成为一名优秀学子退学复读的导火线?


舍堂文化评价两极


  迎新营是每年港大各大舍堂的传统节目,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之所以称为舍堂而非宿舍,是因为舍堂在港大承载着远比住宿本身丰富的含义:除了学术之外的校园生活均以舍堂为单位,例如舍堂间文化体育比赛是港大校园每年最热闹的盛事。在港大,学生的归属感不来自院系,也不来自班级(因为班级不存在),而是来自他/她住的舍堂。港大传统中,舍友就是校园里的一家人,很多人在舍堂中结识了他们一辈子的挚友。许多校友回忆大学生活,舍堂都是最为难忘的部分。

  这样的传统沿袭于英国剑桥的学院制,港大的每个舍堂就相当于剑桥的学院,只是由于香港地域狭窄,英国空间开阔的学院在港大只能被压缩成一幢幢舍堂。

  既然如此,舍堂理应是港大文化中的精华,为什么还会让刘丁宁极不舒服?要知道,不单刘丁宁对舍堂文化不适应,许多在港内陆生对舍堂文化也极为不屑,甚至称之为“脑残”。近年来舍堂迎新营风波不断,活动内容常被指责“太辛苦”甚至“不尊重新生”,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迎新营结束后一新生自杀,虽然无法证明与迎新营有直接关系,但还是给这一传统蒙上了阴影。

  无论谁是谁非,轻易站队绝非理性态度。我将先向读者介绍迎新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活动,再谈谈我对舍堂文化的看法。


迎新营,天使还是魔鬼?

   读者可能好奇,迎新活动为何对新生来说如此难熬?难不成比军训还辛苦?事实上,和军训不同的是,迎新营的艰苦不仅仅在于体力,更在于会让刚上大学的青年人在心理层面受到极大磨炼。任何参与过港大迎新营的同学都会记得那种走出自己心理舒适区的不安感觉。

  下面几个活动和游戏都是迎新营的老牌环节,从中可以窥见这个活动背后所寄托的精神:

  1. “一生人一次”

  这个游戏顾名思义,一辈子只能玩一次。组织者会指定房间里的一件物品(没有其他提示),新生需要带上眼罩,然后在蒙眼状态下不断试错探索,最终把这件物品找出来才算完成任务。在过程中新生被要求不能随意摘下眼罩。

  显然,这是一个希望新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游戏,因为那件要被找到的物品就是眼罩本身。新生需要鼓起勇气,摘下眼罩告诉组织者:这就是游戏的答案!如此也就顺利过关了。

  当年我参加这个游戏的时候,有同学一个小时过去了还在苦苦寻找那个“东西”,急得都快哭了,即便如此,组织者还是无动于衷不给任何提示,他们认为这个思维定势一定要由自己去打破才有意义。

  2.香港寻踪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新生(尤其是来自香港以外地区的新生)熟悉香港的环境。新生需要在香港的著名景点前完成各种有趣的团队小任务。例如在尖沙咀金紫荆广场跳一段江南Style,不仅自己跳,还要邀请路人一起跳,并把整个过程录下来。

  这个活动一般会设计成小组间竞赛,每个小组在一天之内需要到6~8个著名景点前面完成任务,所用时间最短的小组便算胜出。难度高低要看任务的具体设置,我听过最艰苦的任务是从香港中文大学走路回香港大学——至少要走六个小时!

  3.Mass Orientation

  Mass Orientation是最具争议的迎新营活动之一。这个活动没有中文名称,如果硬要翻译,我会理解为“群众讨论会”。

  Mass Orientation一般在迎新营的最后,每位新人都会穿着正式,走到房间的中央向组委会陈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对未来舍堂生活的展望。然后组委会会点评这位新生的表现,并且提出寄语。这个活动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帮助新生反思迎新营经历,更好地迎接大学生活。

  有人批评说这个活动非常虚伪。每个人都为了争取好印象而说一些大而空的套话,像是在“思想汇报”。更严厉的批评是针对一些组委会成员(高年级同学),他们给新生提意见时动辄训斥,让新生当众难堪。


舍堂文化的初衷及失控

   就上面的介绍,读者不难看出舍堂迎新营背后传递的理念:虽然也有提升能力的目标,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舍堂的认同感以及团队精神。

  香港是一个生活节奏快速的社会,物价尤其是房价极高,每个人都面临沉重的谋生压力。对于大部分香港本地学生而言,舍堂生活是他们最后一个无忧无虑地过“集体生活”的机会,因此他们对舍堂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迎新营把这种集体认同传承到新生当中。

  而一起经历困难、一起完成艰苦甚至不无荒谬的任务,则是培养归属感的一个好方法。那些活动的意义都不在活动本身,而在于一起经历过之后所培养的集体情感。

  然而,迎新营的组委会成员也只是在校学生,他们若拿捏不当让活动显得“艰苦”甚至“脑残”,整个迎新营的感觉很容易变味。尤其是对大陆和国际学生而言,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与香港学生完全不一样,对舍堂集体认同感的需求就会低很多,在他们眼里一些活动就是无意义地浪费时间。从迎新营开始,对舍堂文化迥异的态度也加深了香港本地学生和大陆学生之间的隔阂,即使同在一栋宿舍楼生活,不少本地学生和大陆学生也形同陌路。

  我在广州长大,粤语流利,到香港之前也以为自己可以融入本地同学的圈子。最后却发现文化隔阂比语言障碍更难跨越:香港同学习惯晚上三四点睡觉,中午才起床,我怎么有精力每天和他们一起混?我在香港读书的三年,反而普通话精进,粤语荒废了不少。

  港大舍堂文化在近年开始备受质疑,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议题:在大陆、香港和国际学生共处的港大校园,传统文化一定就值得继承吗?或者说,一所国际化的高校应该打造怎样的校园文化?我期待此事之后港大也开始反思——以舍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否在未来能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学子?

注:本文作者为黄海。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生,2013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管理工程专业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