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纲的分类

 老刘tdrhg 2016-05-12

 

鸟纲的分类

 

 

  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9000种,我国约有1190种,分别隶属三个总目:

  一、平胸总目 大型走禽,无飞翔能力而善于快速奔走。前肢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故名平胸鸟);后肢强大。现有种类如非洲鸵鸟(又称鹤驼)、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和澳洲的食火鸡等。

 

  二、企鹅总目 水禽,是善于游泳和潜水的大中型海鸟。体表均匀地被覆鳞片状的羽毛,前肢变为鳍状;腿短而移至体后端,趾间有蹼;尾短,陆上行动蹒跚,身体直立。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南极大陆沿岸。如王企鹅,由雄鸟孵卵(其他种类由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时将卵置于两足间的皮褶内。

 

   三、突胸总目 包括现存的绝大部分鸟类,多数善于飞翔,有发达的龙骨突(故称突胸鸟)。我国有2681科,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等六个生态类群。现简介部分种类如下:

 

  (一)目 游禽。具瓣蹼(趾的边缘有瓣状裂蹼),翼短,尾短不显,善于潜水,遇到敌害时能背负雏鸟潜水而逃。早成鸟。

 

  小(Podiceps ruficollis): 体小似鸭,状如葫芦,因而也叫水葫芦。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喙黑色,尖锥状。主要栖息于湖泊、池沼、水库边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营巢于水上。以潜水方式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留鸟,分布于全国。

鸟纲的分类

 

 

 

  (二)鹈形目 游禽。全蹼。多数种类下颌有发达的喉囊,可以贮存食物。在繁殖期,雏鸟用喙连同头部一起,伸进亲鸟的喉囊内啄取半消化的食物,以鱼、虾为食。晚成鸟。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a):俗称鱼鹰。喙狭长呈圆锥状,上喙尖端有钩,眼绿色,足位于身体后方,体羽青铜棕色,带有金属色泽,颊部白色。喉部皮肤能随喉囊扩大,用于暂时贮存食物,渔民常驯养鸬鹚令其潜水捕鱼。常群栖于海岸及湖泊附近。分布于我国各地。

鸟纲的分类

 

 

 

  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体肥大,可达5千克以上。翼大而阔,善飞翔,嘴直而阔,颌下喉囊很大,可贮存捕获的鱼类。不能潜水,由于常在浅水中捕鱼,因而又称掏河。性喜群居,多见于长江流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东部,偶见于河北、青岛等地的湖泊、河川。为我国三类保护动物。

鸟纲的分类

 

 

 

  (三)雁形目 游禽。喙多扁平,上颌先端有嘴甲,喙缘有缺刻,脚短,前三趾间有蹼,尾脂腺发达,雄鸟有交接器。早成鸟。多数种类两性的羽色有显著差异本目大多数为经济鸟类,为狩猎对象。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常秋来春去,分布甚广。

鸟纲的分类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又叫野鸭,是家鸭的祖先,雄性头部呈金属绿色,颈下有一白环,背部褐色,腹部灰白,胸部紫栗色。雌鸭多为棕黄色,具褐色斑点,又称大麻鸭。雌雄鸭均有紫蓝色的翼镜。夜间觅食,主要以谷类、藻类、鱼、虾、昆虫和小型贝类为食,善飞擅游,夏季繁殖于西伯利亚及我国东北、内蒙与新疆一带,冬季则南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

 

  鸿雁(原鹅)(Anser cygnoides):是家鹅的祖先,雌雄羽毛相似,头顶和后颈正中为棕褐色,喙黑色,头前部直达眼部为白色,下颌基部有白点,腹部有黑色横条纹。雄雁喙基部有膨大的肉瘤。生活习性似鸭,但陆栖性强,主要以植物为食,在长江下游越冬。肉可食,羽绒是很好的冬装填充材料,为重要狩猎对象。

 

  鸳鸯(Aix galericulala):雌雄异色,雄性羽色美丽,头部有羽冠,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形的帆羽。栖息于溪流、河湖、沼泽、水库等水域。杂食性,兼食小鱼。雌雄往往偶居不离,飞翔时亦常成双成对,故又名匹鸟。每年67月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深山水边,于树洞中营巢繁殖,经30天孵出雏鸟。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山西、河北、台湾及中南各省,冬季至南方平原的湖沼地带越冬。鸳鸯是著名观赏鸟类,目前数量已极为稀少,列为国家二类珍贵保护动物。

 

  天鹅(鹄):体被白色羽毛,颈长,栖息于湖泊、池沼等水域,以水生植物、草类、谷类等为食,也食小鱼。繁殖于北方,迁徙时经华北各省,到长江南部越冬。我国境内有三种:大天鹅(Cygnus cygnus)是本目中体型最大者, 体长可达一米,也是最常见的种类。还有小天鹅(Ccolumbianus)和疣鼻天鹅(Ccolor),后者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内蒙古内陆湖泊中繁殖,该处有我国著名的“天鹅湖”。三种天鹅均为国家二类珍贵保护动物。

 

  (四)鸥形目 游禽。多为中小型海洋性鸟类,内陆水域也有分布。体羽大多银白色,翼尖且长,善飞,脚短,前三趾间具蹼。早成鸟,但习性似晚成鸟。雏鸟孵出后留巢待亲鸟哺育。

鸟纲的分类

 

 

  

 

  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因鸣声尖嘈如笑,所以又称笑鸥,俗称海鸥。喙及脚红色,故又名红嘴鸥。背、翼青灰色,尾白色,冬季头及腹羽白色,夏季头部变为棕黑色。常集群活动,以鱼虾及蠕虫为食,常追随航船长行或漂浮水面啄食。有时也飞到湖泊、水库、鱼池啄食鱼苗、鱼种,也啄食农业害虫。此外,还有燕鸥(Sterna hirudo):体较小,形似燕,常深入内陆繁殖,亦为水产害鸟。

  鸥类除捕食鱼类,直接危害养鱼业外,还能传播鱼类寄生虫病。鸥鸟是寄生鱼体内的双穴吸虫和舌状绦虫的终末宿主。

 

 

  (五)鹳形目 涉禽,大中型鸟类,喙长,侧扁而直,颈长,腿长,胫下部裸露,趾细长,四趾在一平面上,趾基有蹼。眼先(喙基部与眼之间)裸露无羽。晚成鸟。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在树上以树枝筑巢。

鸟纲的分类

 

 

  

  本目分两个科:鹭科:中趾爪内侧有栉状突,飞翔时颈呈“S”弯曲;而鹳科:中趾爪的内侧无栉状突,飞翔时颈伸直。前者如白鹭、大白鹭、中白鹭、池鹭等。后者如白鹳、黑鹳等,均为珍贵鸟类。鹭类除捕食鱼类外,还能传播鱼类寄生虫病,是寄生在鱼体内扁弯口吸虫的终宿主。

 

  大白鹭(Egretta alba):全体白色,腿长而黑,趾黄,飞翔时头颈缩于翅膀间,两腿向后伸直,羽色洁白而美,可用作装饰品。以鱼、蛙、虾、环节动物为食。繁殖期间,鹭类通常几个种群集群在高树上筑巢。分布于河北、福建、长江下游。

 

  苍鹭( Ardea cinerea):俗称“老等”。体羽大都灰色,飞羽黑色,腹羽白色。喙尖黄绿色,头部白色,头后缘有长形黑色冠羽。栖息于湖泊岸边或沼泽地带,常独脚站立,等待小鱼而捕食。分布于全国各地河流、湖沼中。

 

  白鹳(Ciconia ciconia):大型涉禽,体羽大部纯白色,飞羽黑色,喙黑色,眼周及颏部裸出部分红色,跗蹠和趾暗红色,喜栖息在有树的开阔泛水沼泽地区,主要捕食鱼类。喜独居,群飞,发音响亮,性温和易驯养,可供观赏。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新疆西部,迁徙期间我国东南沿海常有发现,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和台湾越冬。目前,由于栖息条件的变化,自然种群数量已很稀少,已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类珍贵保护鸟类。

 

  黑鹳(Ciconia nigra):体型小于白鹳,其特点是上体羽毛黑褐色,带有紫绿色光辉,胸腹部纯白色,喙和眼周裸出部红色,跗蹠和趾暗红色。栖息条件和生态特点似白鹳。分布比白鹳广泛,主要栖息于我国北方,冬季南迁,在长江流域、川南各省及台湾越冬。黑鹳体色艳丽,飞翔轻快,受人喜爱。由于生存条件的变化及环境污染,自然种群数量已很稀少,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类珍贵保护鸟类。

 

  (六)鹤形目 涉禽。体型大小不等。多数种类喙、颈和腿较长。但与鹳形目相比,后趾稍高于其余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眼先大都被羽。早成鸟。

鸟纲的分类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俗称仙鹤、白鹤。羽色艳丽,姿态潇洒,鸣声宏亮,寿命长,可活五六十年,是一种大型珍贵涉禽。体长可达12米,全身羽毛大都白色,喉、颊和颈的大部分暗褐色,超内侧飞羽黑色;头顶露出皮肤朱红色,喙长,呈灰绿色;尾短,尾羽白色,腿常呈灰黑色。雌雄同色(雄鹤眼先发红,雌鹤则淡而不显)。丹顶鹤栖息在河湖湿地或泛水沼泽,通常有挺水植物作为隐蔽条件,以水生植物的根和果食为食,也食鱼虾及软体动物。丹顶鹤为一雌一雄制,配偶可维持终身。由于栖息环境受到人为的干扰,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也正在急剧缩小,繁殖区现仅见于东北西部和东部三江平原沼泽地带,冬季在长江下游的江西、安徽、江苏及浙江一带湖滩越冬。为国家一类珍贵保护鸟类,现已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和江苏省大丰县分别建立了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白鹤(Grus leucogeranus):体大于丹顶鹤,为鹤类中的最大者。体羽纯白色,仅初级飞羽黑色,颈侧无黑纹,喙及跗蹠呈暗红色。分布于西伯利亚北部,在我国境内未发现繁殖区。在长江下游地区越冬。现发现在鄱阳湖西岸,每年也有100余只越冬。由于数量稀少,已列为濒危物种,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

 

  白骨顶(Fulica atra):又称骨顶鸡,体小型,周身黑色,头前部有白色的额甲,颈长而头小,喙短而强,趾细长有瓣蹼。栖息和繁殖于沼泽、池塘、湖泊及其附近的植物丛中;杂食性,多以水藻、嫩芽、水生昆虫、小鱼虾及螺类为食。善泳,可潜水逃避敌害。夏季遍布东北、甘肃西部,南抵长江;冬迁长江以南地区。肉味鲜美可口,数量较多,是冬猎的狩猎对象。

 

  (七)鸻形目 涉禽。体中小型。喙细长而软,适于摄食地表和土中的动物,腿长,翼尖,体大多为沙土色,有保护色作用,早成鸟。多栖息于沼泽地区。

 

  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传说中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是指常见的各种大型鹬类。头与颈黑褐色,体羽灰黄;有斑驳条纹。下背、腰和尾部上覆羽白色,尾羽灰黄,有黑褐色横斑。栖息于海岸、沼泽、河川等地,以鱼、蛙、爬行类、昆虫及蠕虫等为食。性怯懦,好合群。在我国东北西部繁殖。迁徙时成群沿岸飞行。冬季在我国东南部越冬。肉味鲜美可食。

 

  (八)佛法僧目 攀禽。多为体色艳丽的森林鸟类,喙尖长而直或短阔,腿短并趾型(第二、三趾的基部愈合),在树洞或岸边土穴中营巢。晚成鸟。如翠鸟、三宝鸟、戴胜及犀鸟等。

鸟纲的分类

 

 

 

  翠鸟(Alcedo atthis):又称鱼狗,体大如雀,头大,喙长而尖,头顶及头后蓝色,有黑色横纹,喉部白色,体背面翠绿,腹面棕色,脚鲜红色。多栖息于河流、池沼附近。常孤独地停息水边枝梢上,发现鱼虾,即凶猛地窜入水中捕食。常在水岸边洞穴中营巢,每次产卵67枚。羽色极美,可制装饰品。为我国常见鸟类。

 

 

 

                         鸟类分类——概述

 

鸟纲传统上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两个亚纲,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现存的鸟纲都可以划入今鸟亚纲的三个总目:古颚总目、楔翼总目和今颚总目,我国现存的鸟类都属于今颚总目。今鸟亚纲除了现存的三个总目外,还包括已经灭绝的齿颚总目。

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鸟纲现存接近或超过9000种,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倍。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要少。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比如有袋目)内成员的差异也许就比鸟类两个相差甚远的目的成员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象蓝鲸、蝙蝠和鸭嘴兽彼此之间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

现存的鸟类可以分成27-30个目,160个左右的科。

 

鸟类分类列表

 

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等中生代的原始鸟类,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今鸟亚纲:包括现存的所有鸟类和一些已经灭绝的早期鸟类。

齿颚总目:包括黄昏鸟等中生代的早期鸟类。

古颚总目:即走禽,不会飞或不善飞,善于奔跑。

鸵鸟目:仅一种,即非洲鸵鸟,现存最大的鸟。

美洲鸵鸟目:1科2种,美洲最大的鸟。

鹤鸵目:2科4种,包括鸸鹋和鹤鸵,现存第二大的鸟。

无翼鸟目:1科3种,新西兰特有的。

小型走禽形目:1科46种,美洲的小型走禽。

楔翼总目:即企鹅,不会飞而善于游泳。

企鹅目:1科18种企鹅。

今颚总目:包括绝大多数鸟类,多数可以飞行,我国只有这一总目的鸟类。

潜鸟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行动笨拙。

鸊鷉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

鹱形目:3-4科,大洋性鸟类,善于飞翔,包括信天翁、鹱和海燕等。

鹈形目:6科,温热带的游禽,包括鹈鹕、鲣鸟、鸬鹚、军舰鸟等。

鹳形目:7科,大中型涉禽,包括鹳、鹭、鹮等。

雁形目:2科,游禽,包括鸭、雁、天鹅等。

隼形目:4-5科,鹰、雕、隼、兀鹫等所有白天活动的猛禽。

鸡形目:6科,各种鹑、雉、鸡,善奔跑不善飞行。

鹤形目:12科,包括鹤、秧鸡、鸨、三趾鹑等。

鸻形目:16-17科,包括鸻鹬类、鸥类和海雀类3大类,有时也分成3个目。

鸽形目:包括现存的鸠鸽科、沙鸡科和已经灭绝的渡渡鸟。

鹦形目:1或多科,各种鹦鹉。

鹃形目:3科,包括杜鹃、蕉鹃和麝雉等。

鸮形目:2科,包括所有夜间活动的猛禽,即鸮(猫头鹰)。

夜鹰目:5科,夜行性的鸟类,包括夜鹰、蟆口鸱、油鸱、林鸱、裸鼻鸱等。

雨燕目:3科,包括雨燕、凤头树燕和各种蜂鸟。

鼠鸟目:1科,特产于非洲,今颚总目中唯一分布限于一个大洲和唯一不分布于我国的目。

咬鹃目:1科,热带的美丽攀禽。

佛法僧目:9科,多样化的攀禽,包括犀鸟、翠鸟、蜂虎、佛法僧等。

鴷形目:6科,种类繁多的典型攀禽,包括啄木鸟、鵎鵼、须鴷等。

雀形目:最进步最成功的鸟,即各种鸣禽和亚鸣禽,或称栖禽,包括半数以上的鸟类,包括超过60个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