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 帖】邓散木临《阳泉使者舍熏庐》 ■薛元明

 柳谙花茗 2016-05-12


邓散木临《阳泉使者舍熏庐》


薛元明


  邓散木的勤奋在近当代书家中首屈一指,其篆书成就最突出,在面目统一的前提下,呈现出多变性。应变能力对于书家来说非常重要,否则创作很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复制。当然,如果没有风格统一的大前提,个性就成了花样。多变性不在于作品总数多,五代杨凝式存世作品仅数件,也可以感受到其多变性和极强的创造能力。

  很多时候,书家只有勤奋是不够的,必须方法得当,深思熟虑。简而言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成为一个有艺术思想的人,一个有自身观点和立场的人。只有这样,勤奋加上清醒而敏锐的思想,才能把握大的方向,技法上才能精确。所以,书法需要精确地苦练。临摹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才能不断地接近目标。

  邓散木的临作《阳泉使者舍熏庐》变原作的横式为纵式,从熟练程度来看,尤其是长篇跋语,不是第一次临,而是有备而来,有过深入的思考。三行款字实质上是中国学术的传统。在临习或书写过程中,将对碑帖范本的各种思考及时记录下来,王铎就有过很多这样的跋语,使后人得以一窥当时的心境和状态。除了跋语本身的学术价值外,就临摹本身而言,通常强调要“入帖”,这无疑就是“入帖”的一种见证。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直有思考相伴随,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心浮气躁,心猿意马,无法进入特定的状态,是不可能有好的临摹效果的。

  因为强调放松,认为书写就是“一挥而就”,很容易将随意变成了随便,对书法的理解极其简单化。实际上,种种类似的观点,无疑是造成临摹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挥”的瞬间中有很多严格要求,临摹即是先将自己的个性掩藏起来,放到别人的模式中去适应,不断地锤炼,直至形成自己的个性。一件作品既要有原作的韵味,又要有临书者的理解,将两者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并非易事。所谓“意临”之“意”,乃心中之意、手中之意和笔中之意的有机结合。临摹除了单个字的相似外,更加注重整体的意趣,作品的整体性是首先要考虑的。

  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某位书家擅长多体的高评,实际上,多体皆会并不代表什么,画虎成猫,看起来有几分像,不足称道,关键是多体能够融合,才能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邓散木篆隶兼善,左右逢源,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无疑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体在唐代之前,基本上是单向进程,楷书出现后,多体平行存在,涉猎多体,以求有所创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在清代表现得尤为明显。然不能贯通者,往往芜杂生硬,方枘圆凿;而融会贯通者,则游刃有余,推陈出新,化出自家面目。邓散木的笔墨功夫不用赘言,功夫到家了,思想具备了,修养成熟了,所谓的入帖、出帖,实临、意临,都不成问题。所以说,临摹中暂时出现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获得解决,必须要到更高阶段,所以要想办法坚持下去。换言之,解决的途径并不在于临摹本身,而在临摹之外,临摹最终展现的是一种综合素质。再回到前面提到的“一挥”问题上,也许临摹动笔的过程确实是一瞬间,但在这之前有诸多准备工作,更重要的则是临摹之后的对比和反思。比如说,当代某一个书家临摹王铎临二王的作品,即是对于王铎对二王理解的再理解,不同于直接临摹二王,这当中的几层差异,无疑需要深入思考。临摹有时比创作更费功夫。一件作品书写时,可以不假思考,一气呵成。而一件临作,通常需要兼顾,比如何绍基,同一件作品往往临摹一百多通,每一遍都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这绝非易事。所以何绍基言“穷日夜之力,悬臂临摹,要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务得生气。每著书作数字,气力为之疲苶,自谓得不传之”,如是,每书数行便大汗淋漓,绝非故作高言。

  邓散木所临的《阳泉使者舍熏庐》,作为汉金文的典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汉代金文历时四百余年,经历了中国文字形态的隶变过程,化圆为方,删繁就简、省改部首,亦篆亦隶,使得同一个字或同一个构字部件更多了方圆转化的形态。简化主要有省略笔画或偏旁、整体简化、截笔、借笔、草化五种,繁化主要手段有增加表意偏旁与加饰笔两种。《阳泉使者舍熏庐》中一部分字属于早期的隶书形态,也包括介于篆隶书之间的过渡字体,“有、股、贤”等字,放大了和《石门颂》中的字极为相近,“庐、四、属、啬”等字则同《西狭颂》有相近之处。基于篆隶兼具的特点,可以与诏版、缪篆等结合分析。再比如王福庵的隶书正是抓住了其中的某些特征,将偶然性变成规律性,以此为基础,汲取百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由此而言,类似汉金文这种转换期作品,具有一种生气,对于书家打造个人书风是有益的。一件作品本身的信息量也许并不大,但偶然的灵感可以促成改变,令书家迅速地找到突破口。


《阳泉使者舍熏庐》拓片


邓散木临《阳泉使者舍熏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