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酶与消化不良

 A咖创客君子兰 2016-05-12


1897年,E.Buchener成功地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能催化酒精发酵的酶类。1926年,Summer从刀豆提取液中分离出了脲酶结晶,提出了酶是蛋白质的证据,但在当时却未被接受,直到1936年,Northrop提炼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结晶,酶是蛋白质的观念才被牢固地建立起来。


酶,又称酵素,是生物体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具有高度的催化功能和专一性,而且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与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密切相关。到现在为止,已知的酶类有近2000种,消化酶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统分泌的具有促消化作用的酶类。主要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几种。


人体的消化功能依靠胃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和消化酶作用的化学性消化来完成。消化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可促进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的水解。由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葡萄糖、甘油、甘油-酯、氨基酸等都是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可被小肠吸收。


消化酶不足引起广泛的消化不良症候群,如胃肠胀气、胃饱胀、恶心、腹痛 、腹泻、厌食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造成低蛋白血症、脂肪性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等。


致消化酶缺乏的主要病因常见于: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肝功能减退,胰腺癌,慢性胃肠疾病,胰腺切除术后,胃、胆切除术后,放疗或化疗副反应,老年性消化机能减退,长期饮酒。


消化酶分泌不足或功能下降是消化不良症状产生的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