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雨游古镇

 赵太尉 2016-05-12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阳春三月,烟雨濛濛,这是一个去江南水乡领略水墨意境的好时节。我随朋友一起来到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的千年古镇——新场,在小桥流水、长街人家、茶楼老店之间,欣赏了一幅静谧、美丽的雨中江南水乡图。

       新场古镇原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当时盐民用海水晒盐的场所。后来海滩慢慢长出去了,这个盐场也逐渐成了盐民居住和交换商品的地方。在新场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

       据《光绪南汇县志》记载:“新场镇,在县西二十四里,一名南下砂,又名石笋里。元迁盐场于此,北桥税司、杜浦巡司亦皆徒此,歌楼酒肆,商贾繁华,盐赋为两浙之最。”

       史传新场曾经是两浙盐运使署松嘉分司所在地,它管理着江浙十来个县二十七个盐场的制盐业及盐的销售。古代盐、铁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盐税更是重要的政府税收来源。这么重要的一个衙门设在新场,新场很快就发展起来。当时的新场古镇,南北五里许,东西街长两里许,全镇有商铺二、三百家。因此《光绪南汇县志》称新场“歌楼酒肆,商贾辐走辏。”即:“到处是歌楼与酒店,商店多得如车轮上的辐条。”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宋元年间,即有瞿士彦在这里创办义学。故此,新场仅在明代期间中举、进士的人就不下几十人。

新场古名又叫“石笋里”,相传很早以前在受恩桥附近的河滩里有一根根石笋,可能是在新场成陆前,这些石笋就已经矗立在海滩上,所以称之“石笋滩”。以后这里成了集镇,又被称之为“石笋里”。

       走进新场古镇大街口,迎面是一座气势宏伟,高耸挺拔的仿古风格三门重檐琉璃瓦大牌坊,这就是被誉为“江南第一牌楼”的三世二品坊。牌坊上额题书“九列名卿”,左侧书“七省理漕”,右旁为“四乘问水”。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当时官居二品的太常寺卿朱国盛为纪念其祖朱镗、其父朱泗而修造的。原古建筑于“文革”期间1974年被毁,现在的牌坊为1986年重建。 

       古镇市街两边商铺林立,朋友指着一家店铺门边依墙叠放的门板说:“老早子的店铺都是这种门板。”我答道:“这叫上排门板。”抬头之间,看见街对面一家店铺是镂空花格黑漆排门板,在粉墙黛瓦之中显得格外显眼。原来是创办于清同治年间,有着百年历史的“新和酱园”。据说“新和酱园”的创办人是浙江海盐人,酱园总面积近四千平方米,里面是工场,门面是店堂。

       再向前行街边有一座很气派的大院落,院子大门前是一个微型广场,上面有两组铜质人物雕塑,左面是清末服饰的一位老者的悠闲品茗,边上一位伙计正在为他斟茶;右面是一位民国服饰的修鞋匠正在辛勤忙碌。这个大院子前些年经过修缮后,已成为“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

       不多远前面就是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具有500年历史的洪福桥了,走过此桥寓意着“洪福齐天”。

洪福桥堍右侧是初建于清同治末年(1874年)的“第一楼茶园”,初建之时原为平房。后于民国17(1928年)改建为楼房,因楼层高度为当时新场镇之最而被人称第一楼。据说最早是新场的富户周氏所建。第一楼共分三层。当时底层为饭店,二楼是书场,三楼用作卧室。1940年,中共地下组织在该楼以开饭店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后因被人告密,店主顾梦花被杀。“文革”期间书场停办,1979“第一楼书场”得以恢复。现在,第一楼已成为拍摄影视剧的现成外景。

       沿着 “第一楼茶园”边的洪桥港一路向前,河边是长长的雨廊,每隔几步就有一些葱绿的花草树木。有几株是桃树,开着粉色的花儿,象孩童满面的春风,给游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河岸边时而有青石台阶伸向河中,这就是所谓的驳岸,说明原来的新场古镇商业繁荣、物流发达、舟楫众多。

      河岸一侧有许多店铺,如古色古香的下塘饭庄,青石门框两边还悬挂着一副对联:“粗茶淡饭浓情;四水归堂惬意。”进得店门是一个客厅,布置着明清家具,墙上挂着古旧的精美雕板工艺品。客厅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天井,中间是一个方方的鱼池。池边用木栏围就,木栏旁排放着许多座位。继续沿着河岸前行,眼前有一家店铺的招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201304爱情主题休闲吧,原来是“爱你一生一世”的谐音,联想到新场古镇的邮政编码就是“201314”,我们更不禁赞叹店主的机智与聪慧。

       雨廊的尽头是一座廊桥,丹柱黛瓦、飞檐斗拱。桥柱上有一副对联:“鹤坡远声延响历百代;横塘逝水合流到千秋。”

       跨过廊桥就是洪东街,整条路面都是石板铺就,街的两边保留着许多的明清建筑,还有很多展示当地民俗工艺的店铺。如:剪纸坊、泥人王、灯彩铺、棕编坊、醉墨轩、泼彩楼、微雕馆、印石馆、彩绘坊、绒绣坊、瓷艺厅、葫芦阁等等,让人目接不暇,叹为观止。

       洪东街上最值得一看的是建于明末清初的奚家厅,奚氏是新场的名门望族之一。朋友介绍说:“奚氏在南汇很有名气,最大的一个聚居地在不远的召稼楼,那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奚氏老宅,还有一座奚氏祠堂。”据清光绪《南汇县志》对召稼楼的记载,其中有:“跨王家浜为市,商店六七十家,居民约百余户,水道四通,航行方便。奚氏列第相望,书香不断,称望族焉。”

       新场奚家厅是历代奚姓家族举办婚丧大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总计有房屋35间,占地达1250平方米。建筑坐北面南,临街二层楼为五开间门面房。门口上方有一门楣木雕作品,至今有四百余年历史。画面是一幅三国演义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这门楣至今保存完好,见证着这幢古老民宅悠久而且曾经辉煌过的历史。过墙门是奚家厅头道门楼,门楼歇山灰瓦顶。进仪门是天井及两侧茶房,经天井入内即是二道门楼,两侧是院墙,中间为小天井。过小天井即为面阔三开间大厅,大厅门额雕艺精致。再入内为第三道门楼,再入内是一横二厢的二层楼内眷住宅,正埭为五开间两层楼,前二侧是各二开间二层厢房楼。在新场古镇类似奚家厅的老宅还有很多,如:清代的嘉乐堂和潘氏北房、建于清中期的张氏老宅、建于清末的王家花园住宅等等。

       烟雨濛濛中,我们又过洪福桥,回到新场大街。在一家店铺里品尝了声名远扬的下沙烧卖。下沙烧卖起源于明代,是浦东南汇地区代表性小吃。新场的烧卖皮用特殊擀面杖手工擀制,咸味烧卖以当季新鲜的春笋、鲜肉和秘制熬成的猪皮冻为馅料;甜味烧卖用豆沙、核桃肉、瓜子肉和陈皮橘制馅。当然,新场笋肉烧卖最受吃货欢迎的。

       看着漫天雨丝纷纷飘落在古镇历史久远的石板路面上,给了你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那几十年前的民国时代。难怪大导演李安如此看重新场古镇,把此地作为电影《色戒》的摄制地。眺望街那边在古桥上撑着雨伞看风景的游人,心中不禁又赞叹起这名噪浦东、烟雨三月的古镇来了。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烟雨游古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