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定三秦,西汉帝国的奠基之战 刘邦VS项羽、章邯翻盘记

 青梅煮茶 2016-05-12

汉高祖刘邦定三秦(资料图)

成败在势

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自恃楚军实力优势,主持了“戏下分封”。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而最初作为诸侯军“精神领袖”的楚怀王,则被项羽扣上一顶“义帝”的高帽子,然后随手丢到了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附近),至此彻底成为傀儡……

西楚如何成为复辟诸侯中最强大的一支?其实,在战国时代,楚国“封建制”的根基最深,一直到楚国灭亡,封地的司法、税收、防务等权力都掌握在贵族领主手中。与之相对,韩、赵、魏、齐、燕在战国初期到中期,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变法改革,在变法过程中,除了涉及经济基础的收税权之外,封地贵族手中的其他权力基本都被收回。天下统一后,六国王族的核心成员及重要的异姓贵族大都被强行迁至关中居住,留在故地的“遗老遗少”们普遍式微。但楚国则不同,由于“封建制”异常顽固,即使是异姓贵族,也拥有很强的影响力。譬如项氏所在的会稽郡,即使是咸阳派来的郡守,也必须和项梁搞好关系才能顺利行使国家权力。

由此不难看出,当时所谓的复辟诸侯,以血缘论起来,与战国时代的六国王族之间应无太深关系,大多只能算是旁支,还有一些新贵连旁支都算不上(当时六国王族的正支都在关中待着)。攻破函谷关,诸侯军开入关中盆地,在“戏下分封”结束后,随即对关中的平民展开了无差别的劫掠及屠杀,居住于此的六国王族同样未能幸免……

诸侯军在关中地区的种种行径最终都要由项羽埋单。尽管项羽无权节制任何一路诸侯,但他是诸侯联军的纵长(类似于盟主的性质,但权威性远不及盟主)。因此,关中百姓的怒火统统指向了项羽及楚人身上。这种情况下,项羽想在关中立足殊为不易。最终,秦国故地被一分为三,成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原秦军将领的疆土。由此,秦国故地,即现今的陕西省便有了“三秦”的说法。

就地缘而言,关中形胜之地的价值早已有周、秦两朝为证,时人不可能不知。然而,不让实力最强的楚军留在关中,对其余十八国诸侯而言自然是有利的。当时楚军实力虽强,但远未强到可力压十八国诸侯的程度。这一局面下,项羽最终回师彭城,也不仅仅是要“衣锦还乡”那么简单,其非不愿也,实不能也。而随着项羽会同其他诸侯一起撤出关中,天下大势的逆转其实已经开始了。

蓄势汉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选自《汉书》)一文中,对汉帝国三大开国文臣的功绩进行了点评。其中,对陈平的评价最高:“出奇计,定天下”;对萧何的评价则是“守蜀及关中,给军食,佐定诸侯”——简言之,萧何就是汉帝国的首席大管家;对张良的评价则是“解上与项羽隙,请汉中地,常为计谋”。这其中“常为计谋”最好理解,张良一直是刘邦的高级顾问。而“解上与项羽隙”,指的应该是“鸿门宴”,之前的文章曾提到过,鸿门宴其实更像是一次政治妥协,这里用“解”这个说法恰好也证明了这一点。更有意思的是,从这个说法看,张良不太像是刘邦的部下,反倒有点像两方的调停人。当时张良可以在韩王成和刘邦之间自由游走,同时通过项伯这层关系与楚军也保持一种微妙的联系。

而“请汉中地”对刘邦阵营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最初在“戏下分封”中,刘邦获得的仅仅是巴蜀两郡。主流说法是,项羽误以为巴蜀荒蛮,才用那里打发了刘邦,其实细细想来,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在战国时期,秦国一直到秦王驷(秦惠文王)时代才夺占了巴蜀之地,此前,巴蜀连同汉中统统都是楚国的占领区,楚人不可能不了解这里。在秦王稷(秦昭襄王)时,秦国又在成都平原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这么大的动静(崤)山东六国不可能不知道。至秦末乱世,巴蜀之地的价值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项羽之所以把刘邦分封至巴蜀,恰恰是基于对这里的了解。这里属于封闭型地形,自保有余,但绝非进取之地。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政权便拘于巴蜀,受困于蜀地的崇山峻岭,蜀汉最终也未能成势。

“戏下分封”后的大混乱,彻底改变了当时格局的走向,此时项羽再无可能留在关中,对封锁刘邦于巴蜀的诉求也就没那么强烈了。相反,如果刘邦能同占有关中的“三秦”形成某种制衡的话,对于彭城的项羽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张良正是看准这一时机,才动用手中的外交资源,为刘邦要来了汉中郡。汉中虽与咸阳隔着一道秦岭,但就交通便利而言远胜巴蜀。

在获封汉中郡后,刘邦随即率部开拔,先其他诸侯一步离开关中前往汉中,而在此前,刘邦部将郦商已先一步到达。汉军在行进过程中,一路走一路烧毁沿途走过的栈道。除了向诸侯们表示没有东进之心外,刘邦亦有防备项羽临时起意,突然从背后追杀自己。

《史记》记载,汉王开拔时,有二三万人主动追随,韩信就是在这一时期投奔到汉营的。这么多人投奔汉军,也说明当时刘邦志在天下并不是什么秘密。这又进一步显示出,项羽未与刘邦决裂,并非“妇人之仁”或“君子之风”,或许更多是基于损益权衡之后做出的政治妥协。

血战秦川

在三秦之战中,不仅曹参、樊哙、灌婴、周勃等将领悉数参战,几个月的战事中,汉军仅侯爵一级的官员就阵亡了两个,要知道,后面三年的楚汉战争中,汉军一共也就阵亡两个侯爵而已。由此可见,刘邦还定三秦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首先,汉军其实谈不上“韬光养晦”。汉元年四月(公元前206年),汉军西入汉中,同年八月,三秦之战就打响了。满打满算,刘邦入汉中也就不到四个月。在战争打响前的一个月,原本就与项氏关系紧张的田荣杀了济北王田安,自立为齐王,西楚的地缘安全受到威胁。不过,项羽发兵齐地却是四五个月以后的事,因此刘邦发兵三秦也谈不上什么“有机可乘”,毕竟刘邦无法确认项羽会不会在此间选择驰援关中。

至于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可能只是个话本故事。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来自元代话本,在此之前,正史里并无记载。而细想之下可以发现,这个故事其实颇值得推敲:汉军首先要面对的是章邯,此人是土生土长的秦人,还精通兵事,对秦岭一带地形的了解,远超刘邦集团这帮外乡人;就当时紧张局势而言,搜集汉中情报应是章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不可能不重视,汉军十余万大军的调度,光靠所谓的“明修栈道”就可以瞒天过海,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同样,韩信“封坛拜将”的故事,也值得考证。从当时军制看,秦汉军制中,“大将军”并不是一个常设官职。当时常设的机构为国尉府,类似于今天美、俄等国的国防部,主要负责士兵日常训练、征召、保障,以及平时的城防、边防等。战时国家会根据具体情况征召编组部队,由皇帝亲自向将领授予统兵权,此时的最高指挥官称为“上将军”。而韩信这个“大将军”,显然不属于第一种情况,当时汉国的太尉是韩王信(和韩信不是一个人)。至于第二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因为韩信真正展露军事才能是在公元前205年5月的京索之战,也就是在一年多之后,此前并无参战记录。被授予统兵权的最高指挥官坐一年的冷板凳,汉王自己却一直在亲自指挥,这颇不合常理。相反,如果在这段时期内,韩信得到了萧何的举荐,在汉王身边参与谋划,让君臣逐步熟悉进而得到重用,这反倒说得通。

公元前206年5月,汉军一部在曹参的率领下,出散关强攻陈仓。当时驻守陈仓的是章邯之弟章平,战事一开,章邯随即率军驰援。相持之下,汉中人赵衍为汉军指出了一条隐秘的山中小路,刘邦随即派部将范目率领“賨民军”,沿这条小路绕到陈仓城背后,与曹参所部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所谓“賨人”,是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性悍勇,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擅长山地作战,在战国时代,秦军中就编有賨人军团。面对这支突降的奇兵,章邯最终不得不放弃陈仓,汉军由此打通了进入关中的通道,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越过秦岭。

在随后的战斗中,章邯接连战败,一路退守至“都城”废丘,章平则据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畤,与废丘互为犄角。为防止章邯最终拼个鱼死网破,汉军对废丘城长期围而不打(直到公元前205年6月,在楚汉对峙局面稳固之后,刘邦才从荥阳返回关中,立长子刘盈为太子,顺便命汉军水淹废丘城,章邯在破城后自杀身亡)。

在困住章邯后,汉军随即开始东进咸阳,曹参攻下斄县,随即北上,再次击败章平。周勃、樊哙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一同夹击好畤城,章平弃城而逃。如此一来,章邯据守的废丘失去策应,彻底成为孤城。与此同时,咸阳也门户大开,在经过一番激战后被汉军占领。

攻取咸阳后,灌婴随即率军进攻塞王司马欣。后者由于与项氏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得到了关中盆地东部的土地,向东扼守函谷关,向西监视咸阳。灌婴所部直击司马欣的都城栎阳,同时周勃攻漆县,樊哙攻汧、郿、频阳等县。而曹参则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会同司马欣、董翳所组成的三秦联军二十余日,为汉军攻取栎阳赢得了时间。不久,栎阳城破,司马欣投降汉军,随后灌婴所部回援曹参,大破三秦联军。

消灭司马欣后,汉军彻底控制了函谷关,切断了关中与东部诸侯间的联系,项羽此时再想驰援关中,已无可能。大势鼎定后,汉军开始全面荡涤秦国故地,不久之后,汉将丁复、朱轸击破高奴城,翟王董翳投降。至此,除章邯被困于废丘外,秦国故地皆为汉所得。

由此,天下的格局一下子又回到了公元前230年前后的态势(秦发动灭国大战前夕),此时汉的疆域、人口,已超过包括项羽在内其他任何一路诸侯,秦代的律法、税制、兵制、官制等国家架构,被汉最大限度地继承下来。而东方十八路诸侯皆是贵族复辟的产物,当初(崤)山东六国灭国前所存在的弊端,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甚……至此,天下大势不再有悬念了。

(摘自《世界军事》 文/王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