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任何一家商场,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化妆专柜。那造型各异、构思奇特的瓶儿,吸引着时髦的女士小姐们。
化妆瓶最终的出路,不是送进废品收购站,就是扔到垃圾堆。其实,真要收集化妆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远的不说,较近的文革时期,最常见的蛤蜊油,又叫海贝油,包装只用蛤蜊的两片空壳,价廉物美,现在早已换成铁盒、瓷瓶,
并有高级的润肤脂替代。再回头寻找来大^::
大小小的一套就很难了。还有常见的清凉—^
油、万金油、雪花膏瓶子或盒子,“老版本”的都不好收集。此外,高档或进口的化妆品瓶儿,也属于难点。把眼光放在常见品和难点,
两头并进,见效就快。
化妆瓶就材质讲,有玻璃、玻璃磨砂、镀金镀银、全塑、半塑、仿大理石、仿瓷、陶瓷、细瓷、玉制等;就颜色论,有纯白、浮白、大红、洛红、宝蓝、茶褐、墨黑、牙黄、豆绿、咖啡色等;从形状上看,有方、
圆、椭圆等基本形,还有罐形、坛形、圆球形、三角形、高脚形、动物形(常见的有猪牛羊马、熊、熊猫、鸡鸭、企鹅、海豹、鱼、美人鱼等)、人物形(常见的有佛像、老人头、美女、少年、儿童、古代仕女等)、植物形(常见的有雪松、细腰葫芦、蘑菇、仙桃形等)。从样式上看,有提篮式、金杯式、缸式、横卧式、房子式、博士帽、皇冠、鞋子、地雷式等;
用法上,有喷雾式、气压式、挤压式、自流式、自然挥发式等,应有尽有。稍加留心,便能收集到好几百种。
伴随着化妆的是香水。二十世纪以来,
世界香水发展从法国开始。娇兰家族创造的“奇迹”(),将只有贵族才享用得起的香水普及到大众,被称为划时代的杰
作。此后的’,及“蝴蝶夫人”香水一直畅销到如今。二十年代,夏奈尔夫人()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出世界第一瓶乙醛花香香水,还有“爱情三步曲”,带有龙诞
香的“”和品牌。二十年代,尚·巴杜于
1930年推出纯粹以法国茉莉和保加利亚玫瑰制成的香水“欢乐”,引起极大轰动。之后有“夜飞行”、“”、品牌。40年代,’以高雅的水晶瓶身、清香的花香象征和平。50年代,美国的高浓度的香蕉油型的,奠定了美国在香水界的地位。60年代,出现专为少女设计的,并从女士香水发展到男士香水(),70年代,出现号称世界最高贵香水-,瓶子造型有似女人高耸的双肩。80年代,品牌多种,首瓶婴儿香水问世。90年代,百香争艳,中性潮流影响巨大,法国依然领导潮流。各家香水瓶造型千姿百态,属于化妆品收藏中难度较大的分支。
化妆瓶的变化,展示了中国人从封闭到开放、从低档到高档、从内容到实质、从粗放到欣赏的逐步演进,展示了商家适应市场、迎合时尚和大众需要,穷尽心机从包装的外观、色彩、产品质量多方面下功夫,在美化生活、保健群众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在收藏化妆瓶的同时,悉心研究化妆品的走向、人们对包装的改进要求,能探测出潜在的商机:收藏家同样能向经营者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