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世纪,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4月日起陆续发行“千年”系列金银纪念币一套7枚,其中金币4枚,银币3枚,均为法定货币并由中国金币总公司经销。币的图案中央为中华世纪坛建筑、九龙呈祥图、“千年”纪念字样、国号、年号等,背面中间是人的眼睛、地球、面值,周转图案为祥云、卫星、和平鸽、太阳、麦穗、居室、水、树木、生物基因、月亮、 电脑鼠标、星系等12种标志性图案。这套金银币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沈阳造币厂和深圳国宝金币制造厂铸造。 其他有关情况如下表: 序号重量成色%发行量(枚)面值 金110公斤99,99203万元 金25盎司99.991000500元 金31/2盎司99.992000050元 金41/10盎司99.995000010元 银11公斤99,993000300元 银25盎司99.991000050元 银31盎司99.998800010元 这套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10公斤、面值3万元的特大金币,当列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金币,中国面值最高的金币。如此贵重的金币,面值只有象征意义,因为仅10公斤黄金,价值就在100万元以上。它的发行量只有20枚,充分体现物稀为贵的价值规律,必然引起世界级大收藏家的热烈竞争。 从我国发行贵金属币的历史看,第一套特大金银币是1991年10月发行的“14中国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纪念”,大金币重量为5公斤,面值1万元,发行量只有10枚,成色99.9%,低于“千年”特大金币。发行量较少的还有“己已(蛇)年(1988)”5盎司银币,100枚;“辛未(羊)年(1991)”12盎司金币,200枚;“壬申(猴)年(1992)”12益司金币,99枚;5盎司金币,99枚;12盎司的“1984年版中国熊猫金币”,250枚;“精制猴年(1992)纪念币”1盎司铀币,300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20盎司金币,100枚;“郑成功”5盎司金币,250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第1组)”盎司钼币,100枚。 我国贵金属币是从1979年10月才幵始的,发行初衷就是为 了出口换外汇,因此,发行政策借用了发行邮票的经验,量少升值率高。1995年以后,国内集币大军形成,纪念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5%,因而发行量适度扩大,品种增多。随着邮市行情的起落,国际市场的变化,纪念币行情的起伏也较大。所以发行政策改成“大小相间”,对于系列套币,这一政策是颇为灵验的。从生肖、历史名人币可以清楚地看出,要收藏一大套生肖金币,12盎司羊、猴金币就是“筋”,全世界只有99套,不花高价,哪里能得到?回过头看,总量只有20枚的登上世界纪录的10公斤金币,投资价值已相当高,而具有“龙头”效应的第一块5公斤重的金币,只有10枚,目前的市场价则要与10公斤的金币相当了。 与邮票类似,我国金银币的投放,也有过量问题。如1979 年10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金币,全套 4枚,成色只有91.6%,每枚重16.965克,面值400元,发行 量7万套,市场反应极为冷淡;1989年发行的“中国珍稀野生动 物系列纪念币”第1组,金币量3万枚,银币量5万套,市场也 不接受。同年12月的第2组,金币量减到2.5万枚,银币减为 3万套,仍引不起行情。1992年7月的第3组,金币锐减到5 000套,市场立即看好。币市对量的反应可说是“立竿见影”, 一减就灵。从投资角度,现在集币人数当在百万,发行量在1万 枚以内的纪念币,与印量为1000万枚的小型张相当,属于放心 投资的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