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质关乎人生福禄,古人是怎样相出水质的?

 闲之寻味 2016-05-13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看来,水在风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此,古人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可见,风水学中水的地位有多重要。

水的地位,不外源于其作用。就其风水来说,不外两个方面:

1、水能载气和纳气;

从自然环境来说,人们选择居住环境,最为理想的当然就是依山旁水。因为,山环则能“藏风聚气”,水绕则能:“物盛夫荣”。

《入地眼》中说:“夫以血荣,水乃地之血”。地球上的任何生命,无论是人、动物、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历程,须臾都离不开水。

就风水的角度来说,水能界止气流,能令龙气蓄积聚留。山龙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能养育万物。换句话说,山若无水,等于没有生气,也就够不龙。水流所止之处,定然就是生气凝聚之所。

正如,风水大家蒋平阶先生所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则不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世。夫益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由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则必有水界。”

同时,现代科学证实,水是吸收各种波动能的积性分子;比如:宇宙之中所有射线(声、噪、电磁、微波、光、辐射)所具有“波粒”能量。

2、不同的水,养育不同的人;

现代科学证明,水为生命之源,故此,人命亦由水养,水是人类的母亲。水之不同,养育的人,也会不同,故此,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命运。故此,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管子在《水地篇》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

“是故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何以知其然也?”

“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冣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一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 

也正因为如此,古人对水,尤其是水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有其说是对风水中龙气、形势的要求;不如说,是对优质水质形成条件的规范。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

水源要深长,认为水源深长则龙气旺,发福则悠久。其实,就我的理解,水源深了,你能用水的时间才能长久。

来水要屈曲,去水要盘跟。因为,这样只有经过迂曲平缓流淌的水,才能过滤其中的杂质,便于水的清洁。

海水要潮头高,白色为吉;江河水要流抱迂曲为吉;溪涧水,要悠扬平缓为吉;湖泊水要一平如镜为吉;池塘水,要有其生源为吉;天池水,要以生注凅为吉。这些要求,其实说穿了,都是为了提升水质。

2、听声;

凡水之来,急溜有声都不好,声音越大越不好。因为,奔腾咆哮的水,才有声,这样的水,含有大量的泥沙,很不干净。

3、闻嗅;

比如:腐臭之水,如牛猪涔,自然最不干净。如果是泥浆水,得雨则盈,天晴则凅,属于地漏之像,也不吉。

4、辨色;

《博山篇》中说:水色碧,水气香,主上贵;水色白,水气温,主中贵;水色淡,水气烈,主下贵;若水酸,发馊则不足论。

5、观形;

来水去水,若直、大、冲、射、反跳、翻弓,则视为不吉。因为,这样的水,无法自我净化;或者自我净化能力很差。

6、身试;

如果水视之不见,则需要身试。践之鞋履尽湿,或者掘之则盈满,冬秋则枯凅,认为是山脉气散所致。

其实,这样的水,因为缺乏源头,水的活力很差,死水一潭,容易产生很多的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  

7、品尝;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品尝。《地理或问叙》中说:“水味以甘甜为上,辛咸次之,酸苦最下。水本无味,因土而变味。气以变土,土一变味,地有气而后有水有味,故盐池皆龙气所钟。其余州郡之大者,城内必多咸水。乡村有咸水者比多富贵,此亦可以卜地气矣”。

《博山篇》则说:水味甘,主上贵;水味清,主中贵;水味辛主下贵;水味酸涩,则不足论。

那么,怎样辨别水的酸苦与甘甜呢?

《地理大全》中提出了一套方法,具体就是:在夜半子时,先用其他的净水漱口后,再尝水。若是初饮香,再饮甜,则是绝佳之水,自然风水也是绝佳;若是初饮甜,再饮淡,则是质量不错的水,风水恐怕有人捷足先登。

又说:“含唇似辣,主以武贵;闭口似苦,岂有贤豪?出酸咸及涩,定为神庙;若有腥气在牙,是为铁矿铜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