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的哲学,率性之谓道

 漫咖啡33176677 2016-05-13

背景音乐:《白日梦》、《Das grobe erwachan》

文|沥曼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

本书共有六个章节,一篇后序,一篇译后记,由于第三章和第四章篇幅较长,所以我们分别利用一天的早、晚读来完成,其余建议大家早、晚各读一章。建议今天早读读完后序,第285页——第296页。


我们知道,那些成功的商务人士,除了知识,还需要具备沟通、谈判、“推销”自己和自己观点的能力。而这,虽然是构成所谓创造奇迹的成功学的重要因素,但是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唯有一种,最为重要的,要靠我们自己去开启。


今天早读我们要来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阅读成功者的奋斗史,并不是让大家看故事似的走马观花,而是让我们能够在别人成功的道路上,发现自己正拥有着的闪光点,进而激励自己。


 


 01 戴尔 ·卡耐基的成功之路


卡耐基在密苏里乡下的农场长大。他年轻时家庭困苦,求学艰难,在州立学院求学时,寄居在镇上每天只要一美元,他却连这一美元都拿不出来,只得每天骑马三英里,往返于农场和学校之间。在家里,他挤牛奶、砍木柴、喂猪、借着煤油灯的光学习拉丁语词汇,直至睡着。尽管在午夜才刚刚入睡,卡耐基仍然坚持三点起床,帮助父亲给小猪喂奶。


卡耐基在学校也曾为自己贫穷的家庭而感到自卑,所以他强烈的渴望着别人的关注与认同,为此他急于找到成功的方法。权衡之下,他选择了演讲。卡耐基为了参加演讲比赛,终日苦练,在马背上疾驰的时候默诵讲稿;挤牛奶的时候练习演说;把干草背进谷仓的时候,他甚至在鸽子面前滔滔不绝的阐述见解,慷慨激昂的神情和手舞足蹈的样子经常把鸽子吓坏。在接二连三的失败之后,他终于做到了——他变成了一个演讲名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向他请教取胜的方法。


大学毕业后,卡耐基成为推销员,在生活中受尽磨难。然而,苦难却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被分配到达科他州西南部——牛群和印第安人生活的荒地上之时,为了摸索收账的途径,他苦读销售书籍,积极的融入当地环境,和印第安人打牌聊天,不断的思考成功的法则。两年以后,他所在的区域夺得销售冠军,老板称赞卡耐基“创造了销售的奇迹”。


接着,卡耐基去了纽约学习戏剧,当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成为影坛传奇之时,他重新回到销售界。为了留出充足的时间开始写作,卡耐基又去夜校做了老师——开设了针对商务人士的公共演讲课程。这一课程很快成长起来,人们口头相传,课程火爆异常,很多成功人士慕名而来。由卡耐基自己撰写的《公共演讲与影响商界人士》,更是被基督教青年会、美国行业家协会以及全美信贷协会用作官方教材。


就这样,这个在十二岁时才第一次见到有轨电车、上学时为自己穿着短小衣裤自卑不已、过着穷苦生活却仍然为梦想忍受艰辛、不断付出的乡下男孩,开创了人际交往教育的先河,成为了世上最著名的沟通大师、励志之父。


卡耐基一生都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热衷于帮助别人挖掘潜能,实现价值。也许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前者,在奋斗的道路上更加督促他前行,后者,是他永远保持真诚坦率的例证。




02 成功唾手可得


下面,让我们在众多卡耐基理论的受益者中,讲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戈弗雷·迈耶是一位在华尔街工作的老银行家。


迈耶第一次试图在全班面前发言的时候,害怕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生活中的他从不参与社区事务,在当地也只认识五百个人。学习卡耐基的课程不久,一张账单成为了改变迈耶生活的导火线——这是一张费用极不合理的税金账单。


如若是平常,他一定默不作声的忍了,可在这个晚上,迈耶戴上帽子,反常的出了门,并且在市民会议中当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人们为迈耶的慷慨陈词连连鼓掌,并拥戴他竞选市议会议员。于是他连续数周奔波在各个会议之间,对市内某种铺张浪费之举大加抨击。结果是,在共同竞选的九十六名候选者中,迈耶脱颖而出,几乎一夜之间,他成为四万人社区中的知名人士,他在六天之内交到的朋友是他此前二十五年的八倍之多,这完全得益于他的演讲。


迈耶的成功离不开卡耐基理论的鼓励,这的确是一种鼓励,让他开始相信自我;这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便是钥匙,开启了原本就存在于他身体里的潜能,令他从怯于表达迅速成长为语言巨星。


恐惧总是让我们墨守成规,但,生活本是率性而为,何必要因为小小的恐惧,就放弃属于自己的天分?


帕特里克·奥海尔出生在爱尔兰,只上过四年学的他,开始很拒绝参加卡耐基的课程。恐惧的理由是,他很怕参加活动的都是大学毕业生,自己混在其中会尴尬自卑。


事实上,奥海尔在参加卡耐基课程之前,的确是自卑的。由卡车司机转职销售以后,奥海尔始终找不到销售的诀窍,他羞于向对方开口介绍,甚至在上门推销的时候,在客户门前徘徊十几次才鼓起勇气敲门。


前几次站在人前讲话的奥海尔,恐惧得几近昏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摆脱了对听众的恐惧,并且发觉自己已经爱上演讲,奥海尔在舞台上谈笑风生,引得台下的观众阵阵发笑,他的演讲比任何一位高手都要精彩。通过学习课程,奥海尔找到自信,他开始勇敢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很快便得到升迁。


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就可以创造奇迹。


奥海尔勇敢是为自己正名,也证实了:人格魅力与沟通技巧远胜于一张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年幼之时,我们经常发奋苦读;而走进社会,又发觉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交往的技巧。改变命运的东西其实一直未变,那就是不断的学习;上帝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机会均等,也许我们的知识和阅历各有不同,但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成功者所需要的勇气往往与生俱来,它并没有被上帝赋予少数人,而是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开启它的方法,所以很少有人相信自己的力量。


希望大家也能在卡耐基的理论中,找到自己的钥匙。同时能够在这些成功者的奋斗史中,找到激励与安慰。成功的哲学并没有多难,首先要找对方法,剩下的,便是率性而活。


今天的早读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记得签到。我们晚读再见。



作者:沥曼,自由撰稿人。人生信念: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微信号:lidan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