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丽宏:缺少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

 青梅煮茶 2016-05-13


  我中学毕业那一年是1968年,正好赶上中央号召全国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我选择了去我的故乡崇明岛。记得当时我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李到乡下,去的时候心情灰暗,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将会怎么样。面对着一群农民,我时常感到孤独,因为我觉得我跟他们没有什么话可以讲,于是我就不说话,一天到晚埋头干活、写日记。
  但幸运的是,这种状况大概只持续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些农民,他们发现了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可能是我拿着一本书或者一张报纸,躲在角落里阅读的时候那种专注甚至是贪婪的神情,引起了农民的注意。他们说,城里来的那个小青年,他一看书就像变了另外一个人。知道我最需要书以后,没有人号召,我所在的那个生产队里的所有农民,只要家里有书,全都翻箱倒柜地找出来送给我。

  我记得他们给了我几十本书。有《红楼梦》《儒林外史》《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孽海花》《千家诗》《福尔摩斯探案集》《官场现形记》等等。我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这些书,有的价值不菲,比如一个退休的小学校长送给我一套《昭明文选》,乾隆年间的刻本,装在一个非常精致的箱子里,现在十万块钱也买不来。有的虽然没什么用,比如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
80岁老太太,送给我一本1936年的老黄历,却让我感动得落泪,而且至今难忘。
  除了农民送给我书以外,我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书库,这简直就像一个童话。有一次收工后,我生火做饭,一个老太太过来帮我,随手扔给我一本书,说:
拿去生火吧。我凭直觉判断那是一本文学书,于是就拿起书读了起来。
  那老太太看我还没生火,就跟我说,你不用着急,这种书还有很多,就在学校里。后来我找到那个学校,果然有一个非常可观的书库,从泥地到天花板堆满了书,而且每一本都是值得读的书,这真是个奇迹。从乡民那里我了解到,办这个学校的校长,当年家里有很多田地,为了办教育,他卖掉所有的田地,让乡邻的所有孩子都能来上学。所以我看到的那些乡民,其实他们都有文化,都上过学,就是因为有这所学校。

  我在书库里待了整整一天,最后我从那里拿走了
200多本书,足足装了三麻袋,运回我的住地。从那以后,不管白天干活有多苦多累,只要想到晚上在草屋里的油灯下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我就感到很满足。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站,如果没有这一站,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未必都想当作家,但是不管怎样,我希望你们能够当一个文学爱好者,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有趣的书,肯定对你们非常有益。大概在
10年前,我接待过一位英国的女作家,叫莱辛,当时她已70多岁了,她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大受震动,她说:如今在英国,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了。我问她什么叫高学历的野蛮人,她说:这些人有硕士博士头衔,他们懂得最精密的技术,但他们没有感情,他们冷漠,为什么?因为他们从来不读文学作品。她的话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如果没有文学阅读的经验,他的人生一定是残缺的,他的精神也一定是残缺的。所以我要送给大家的话是: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相信你们都会有成功的人生,但希望你们和文学结伴,让文学成为你们终身的朋友。


  




【喜讯】


赣州论坛倒计时 | 窦桂梅、韩少功、罗崇敏、韩军、陈琴、徐健顺等一大波名家来袭


好消息丨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开始招募了!


《教师博览》名家字画特价销售活动之一


《教师博览》名家字画特价销售活动之二


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小店订购:2015年《教师博览》文摘版、原创版精装合订本(各80元,包邮),2016年《教师博览》和《江西教育》杂志!

请进微信小店【博览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