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都很健忘,常常需要他人提醒而被动地去做某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1)孩子性格造成的。 这类孩子的性格活泼好动,遇事敏感.反应迅速,注意力和兴趣很容易转移,不能很好地从事某种活动,所以做起事来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2)环境的影响。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孩子正在做事情时,极易被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好玩的玩具、电视上的动画片等所吸引,以致停止正在做的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 (3)家庭教育所致。 ①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完,家长发现后,为了省事,于是自己大包大揽,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并使之产生依赖感,养成干活常要人督促的坏习惯。 ②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加之孩子模仿性又强,致使成人的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得以沿袭。 ③父母发现孩子做事有始无终,非常生气,于是粗暴地训斥、辱骂,甚至殴打孩子,这种方法可能暂时会收到好的效果,但址终没有解决问题。 ④孩子做某件事时,没有明确目的.家长也不加以指导,盲目地让孩子自己去做,也是使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的原因。 找到了孩子被动做事的原因,接下来就针对这几点原因对孩子的行动及性格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使孩子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 (1)从孩子性格入手。’ 成人切忌急于求成,因为孩子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自身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在尊重孩子意愿和性格的基础上,培养他们从自身小事做起,比如收拾玩具、图书等,使孩子逐渐养成自己主动做事的好习惯。 (2)从孩子的生活环境入手。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安心做事,不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扰。另外,孩子的需要与兴趣也决定了他做事的注意力能否集中,所以,为了使孩子做事不需要成人提醒,起初应从孩子最感兴趣、最容易引起他们注意的事情人手,然后逐步扩展到孩子能接触的一切事物,进而使孩子养成做事始终如一的好习惯。 (3)从家庭教育人手。 许多孩子受家长溺爱,致使锻炼的机会太少,主动做事的好习惯也难以形成。所以,成人要孩子做的事一定要有目标,难易程度适中,又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对孩子要坚持鼓励表扬为上,适当给7启发引导并具体加以帮助,使孩子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养成做事主动认真的习惯。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一且成为习惯,孩子就能很容易地做好每件事情。另外.家长还要以身作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