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说音响|唱片与音乐会

 天宇金星789 2016-05-13


唱片与音乐会



文 |  乐  迪


但凡经常上些网上音响论坛的人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激烈辩论,究竟是在家听唱片好,还是去音乐会听演奏好。


比如有一“匪兵甲”在说自己的音响设备如何如何了得,听到了啥啥啥的,正说到得意处,就会杀出一个“匪兵乙”来:“好什么好,你家设备再好,能比得过去现场听音乐会吗?那是真声······”捅马蜂窝了,两路人马乌泱乌泱地赶到杀将起来,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听什么现场,音乐会皇帝位都五千块一张票,你买得起吗?不就是三十块一张学生票吗?最后一排乞丐位,你能听到啥啦?还不如在家听唱片清楚。”


“最后一排也是真的声音啊,也比你家里破喇叭纸片撕拉撕拉强啊”······


果你不到音乐会现场,便无法切身感受马友友的超凡激情,和欧阳娜娜的青春美丽


这场争论可以维持几天,人员阵容越来越强,帖子数量越来越多,道理越讲越深刻,直到双方言语重复又重复,才会平息。然而,十天半月后,同样的话题又厮杀了。就像天涯社区里经常要辩论究竟是北京好还是上海好一样,系“姨妈”级经典论战,实际上都是伪命题。凡伪命题都可以这样喋喋不休下去,伪命题怎么说得清楚呢?是真问题早就该解决了。


这个伪命题的伪前提是,唱片是为了复制音乐会效果的,论辩双方都掉进了这个事实不存在的“坑”里。唱片来到世间,压根儿就没有要去复制音乐会欣赏效果的意思,如果有,也是买唱片人的一厢情愿。



唱片记录了历史的声音,永远为你再现


唱片是一种录音制品,它的主要使命是记录历史的声音,以便日后再现。唱片可以记录某场音乐会的声音,也可以记录在录音棚里特地“制造”的声音,所以唱片的第一性是具有史料价值,通过这些声音档案,我们得到艺术的追忆和享受。音乐会就是此时此刻此景此声,只有一次,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哪怕小泽征尔带领乐团来上海演两场,前一场和后一场在很多方面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音乐会的第一性是身临其境的体验价值。光听唱片,亦或是看DVD影碟,你都感受不到音乐会的现场氛围和大师风范,但光听音乐会,不说很多大师和乐团在你有限的生命时光里根本没有机会到你身边献艺,就说你现在渴望参加马泽尔的现场音乐会,到哪里可以去得?海菲茨呢?再说,音乐会上你让马友友把某段曲子给你拉三遍这可能吗?这就得依靠唱片了。



此情此景,音乐会的音容转瞬即逝


所以,爱乐人除了参加音乐会都还要在家听唱片的,因为现场感受之后,都要追忆、回味、搜寻、延伸,唱片是爱乐人追求音乐的重要载体。但音响发烧友大都只听唱片,不去音乐会,唱片中的音乐是音响发烧友追求设备境界的载体。我曾经在一次音响讲座中提问小提琴有几根弦,一分钟之内没有人说对,说12根的都有,一分钟之后总算有人百度出来了。然而播放一段莫扎特的音乐,问里面的铜管独奏乐器是圆号、长号、大号还是小号,烧友们争论了5分钟确定不了,因为百度不管用了。由此可见,在音响发烧领域,“高保真(HI-FI)”也是个伪命题,那么多资深烧友连真的是啥也不清楚,这要保的是哪路啊?



卡拉扬和柏林爱乐录制唱片的历史照片,你可以发觉这不是音乐会的简单复制


需要再说一句的是,唱片从来就保不了现场效果,双声道录音只能记录声场在宽度上的平面点位,高度和纵深点位都记录不了,所谓声场的纵深感实际是某种混响效果。多声道唱片可能产生一定的纵深感和包围感,但声源点位基本都不正确。这就是目前录音技术发展的局限。有人煞有介事地说从唱片里听到了郑京和拉琴时身体的抖动,这分明是胡扯,郑京和身材那么瘦小,抖一下能有多大余地?这是幻听,得送去治啊。但一个实在的情形是,有音乐会临场经验的爱乐人,会对唱片还原的有缺陷的现场录音自动进行“临场补偿”,依靠一定的历史经验“补全”声音的现场效果,比如对乐器位置的认定等,这不是病,是欣赏智慧。


如果您意犹未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