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期,多数孩子经常会患感冒、感染或其他不严重的疾病,儿童期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在孩子发生感染时,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是患儿家长尤其关注的问题。 病毒 大部分感冒、咽喉疼痛、肺炎及腹泻由病毒感染导致,并且病毒是导致患儿呕吐的最常见原因。应用抗生素不能对抗病毒,并且在患儿病毒感染期间,应用本无必要使用的抗生素可导致机体不良反应。 细菌 细菌可引起耳部感染、鼻窦感染及部分咽喉疼痛。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强效药物,但是对于病毒感染常无治疗作用。当家长带孩子到儿科医师处就诊时,医师常问及孩子的具体症状,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感染是由细菌还是由病毒导致。 黄绿色鼻涕或痰液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细菌感染的症状。对于家长而言,正确看待这些症状显得尤为重要,应认识到:黄绿色鼻涕通常为感冒康复阶段的症状,而不是意味着鼻窦感染;而黄绿色痰液是病毒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均可引起高热,甚至体温超过40℃。 家长的正确做法 ① 对于诊断为细菌感染的孩子,若孩子可从抗生素治疗中获益,可应用该治疗。 ② 不应对儿科医师施加压力,使其开具抗生素处方。 ③ 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如休息、多饮水等。 ④ 认识到发热是儿童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自然反应。 家长常存在的疑惑 儿科医师告知孩子无需接受抗生素治疗,但是孩子确实看起来病得很严重,且伴有发热,这时应该怎么做? 当儿童发生病毒感染时,有时会看起来很严重,可出现高热、倦怠及咳嗽等症状。但是,病情严重并不意味着疾病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并通过讲故事或播放催眠音乐促进孩子睡眠。此外,家长还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液体,保证其水分补充。 儿科医师告知孩子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孩子病情逐渐好转,但随后孩子再次出现发热,并伴有耳痛,该症状仍为同一种病毒感染导致吗? 此种情况可能是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有时病毒感染可导致鼻腔分泌大量黏液及鼻涕。这就容易导致儿童发生所谓的“继发感染”,即:在某种感染好转后出现另一种感染。在病毒感染逐渐好转后,继发感染可引起再次发热,或者导致其他症状产生(例如耳痛或咳嗽)并逐渐加重。病毒及细菌均可引起继发感染,因此,此时应带孩子到儿科医师处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