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钗头凤》有感

 风过竹笑 2016-05-13

《钗头凤》有感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有感

初次读到陆游的这首钗头凤应该是高中的时候吧,初次读到,感觉似乎有一种“闷”的感觉,但是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随着对这首诗的背景以及意思理解的加深。终于明白“闷”在哪里了,这是闷,是诗人心中有苦说不出的“闷”。

有浓浓的不舍、不甘,有隐晦的恨,有旧情难圆的痛苦,种种思绪,本应当喷薄欲出,但又不能直白言表,这就是读起来感觉到的那种“闷”的感觉。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故事了。

陆游结发妻子唐婉与陆游伉俪情深,恩爱非常,也许正是他们之间太过恩爱,太过如胶似漆,反而让陆游的母亲看不下去了,以陆游学业荒废以及长久无子为由,以死逼迫陆游休了唐婉。

随后陆游万分悲痛下出走游学,几年之后陆游回到家乡,去“沈园”赏景时偶遇唐婉和唐婉现在的丈夫赵士程,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压抑几年的情感喷涌而出,于沈园墙上写下了这首《钗头凤》,随即又出去游学了。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会觉得陆游没有出息,不能守护爱情,可是要知道在古代,父母之命才是最大的道德制约。假如陆游违背母亲命令,坚决与唐婉在一起,那么在当时时代背景下,陆游将会站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被亲人、朋友看不起,(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倘若能和你在一起,我愿与世界为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大的悲剧。

这首诗为什么会“闷”?闷就闷在心中的怨恨与不甘不能正大光明的表达出来。陆游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恨,这就是最大的闷。不过陆游心中应该还是恨的。自与唐婉分开之后,陆游在外游学很少回来,母亲去世也没有为其写哪怕一篇祭文。

说起来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我觉得比起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有过之无不及。读者有疑惑是应该的,因为上面的故事我们还没讲完。

陆游写下钗头凤后的某一年,唐婉再游沈园时发现了陆游题在墙上的诗,终于明白陆游并不是不爱她,反而是爱的水深火热,她似乎在一瞬间就体会到了陆游心中的恨、不甘、无耐、思念和绝望。情到深处,唐婉恸哭不止,提笔写下了琴瑟合璧的第二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有感

随后不久,唐婉便因伤心过度,撒手人寰。所以说这是一个悲剧,其凄婉与曲折,让人沉思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才是真正的相爱,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不因距离产生变化,不因时间而浅薄,犹如琼浆,苦涩埋藏,却经久弥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