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问题与家长的关系:如何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HP萍水相逢 2016-05-13

常常带孩子出门与朋友相处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孩子真的跟孩子爸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啊。”

“你孩子说话的口气跟你一模一样呀。”


其实很多时候,朋友们指的并不是口气,而是孩子从你身上所学习到的各种品性。比如,如今我们会说到孩子都成了手机控,但经过观察发现,父母也沉迷上了手机,常常控制不住和孩子一起的时间也会自顾自的玩了起来。

孩子的各种行为很可能都是模仿你,看看以下六种,你中招了没?


1、不懂礼貌

看到长辈不打招呼,低着头或者装作看不见;家里来客人了躲在房间不出来…..在您孩子身上是不是也发生过这些现象?

回想,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也有不太爱搭理别人,对婆婆也可能没什么好脸色…..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小事,但是我想郑重的强调一下,一个人的快不快乐甚至都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礼貌待人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步,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在以后的人生中,绝对是打开人生的良好开端。


2、不停对比

你可能这样:拿老公与别人对比;说别人的婆婆多好多好;说别人的老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孩子可能这样:小明的爸爸都开奔驰;小李的妈妈天天都给他五毛钱;丽丽的书包一个月都要换一次……


畸形的对比心理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断的受外界影响,形成落差,常常处于对比链的底端,最终自尊、没信心等。停止你的对比心理,与过去的自己对比,努力把每天都过得是自己生命里的最好一天就好,是么?


3、挑毛病

你可能这样:别整天把袜子扔地上;鸡蛋太咸了不好吃;公司的某某真是个烂人…..

孩子可能这样:菜太难吃了;小林老是来借我的书真讨厌;爸爸,你不要坐在我的位置上……


当你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会抱怨与挑毛病,孩子也会这样,越来越觉得各种不顺眼。改掉你的这个习惯,比如规范位置,袜子提供个统一的地方,和气的对TA说:下次别扔错了。其实只是改变思路而已。


4、说谎

你可能这样:等会儿爸爸来了你别告诉她我刚买了XX;一会儿奶奶来了,我们就跟奶奶说妈妈最近太忙了知道没;家里来客人了,别告诉他们我们家有X玩具,一会儿弄坏了…..

孩子可能这样:老师让我交十块钱,其实可能是要买东西;妈,这是成绩单,明显成绩被改过了……


带着孩子坦诚的面对生活里的种种吧,做个有诚信的人,要知道说一个谎要用更多的谎来圆,这样可能会扭曲孩子对人生观的认识。


5、脾气暴躁

你可能这样:动不动就跟老公大打出手;动不动又跟婆婆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情绪化的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孩子可能这样:在学校里打架,只不过小口角;没跟父母说两句就甩门而出;吃饭时常常摔筷子…..


如果你们家的氛围一直都这样,小编只想说,为了孩子,请给孩子一个健康氛围的家庭吧。学会管理情绪,是人生必做的功课,别忽视它的力量。


6、没有底线

你可能这样:好吧好吧,就再过十分钟,过了十分钟,孩子一撒娇,算了再玩半个小时……

孩子可能这样:再看十分钟电视吧;再给我买一个吧…..


你没有底限,孩子就没有原则,教会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有原则的事情请严格执行,培养孩子了解时间的重要性,而不是一拖再拖,总是“以后再说“。


看看以上6条,宝爸宝妈们都中招了没?


在实际生活中,亲子关系这种“我们”之间在联结(感觉到与对方同在,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到),是分享彼此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担心被利用、攻击和评判。


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个双方都认同的结果,这是一种彼此滋养的关系。

正如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女士所说的那样:

我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并且能够彼此滋养


亲子关系不同于普通的人际关系。因为父母居于强有力的影响方,孩子缺少对父母的心理防御能力,因此,父母内心的亲子关系模式往往塑造了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模式。


孩子有可能与父母发展出三种可能的关系


1     父母强势,孩子压抑,或是父母讨好,孩子跋扈

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控制孩子、让孩子来满足自己期待的父母,有可能把孩子养育成物化的人,一个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孩子只有压抑自己的个性,难以享受生活的乐趣。


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是被动地攻击,比如,你想让我好好学习,我乖乖地就是无法学习好。如果我学习好,就是替你实现了目标,你就得逞了。


如果父母与自己的父母之间是顺从与支配的关系,有可能让孩子顺从自己,也有可能再也不愿意让孩子像自己一样。


而在关系中压抑自己的需要,把自己当作满足孩子期待的工具,没有原则地迁就讨好孩子,孩子就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孩子有可能飞扬跋扈,无视他人的权益、以自我中心。


2     亲子之间输和赢的关系

作为二元的对立存在,容易陷在一个你对我错的反抗和冲突关系中。父母常常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地事事讲道理,事事分个正确对错,要求孩子按照成人一样地思考和做事。


孩子借助理性来处理和应对恐惧,理性既是他面对困难的解决方式,也是他试图理解世界的方式。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个绝对的外在标准,因此,理性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深深的焦虑。


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或许智商高,但通常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的父母会非常执拗强迫地要求孩子一定要承认错误和道谦,关注的点永远是做错了没有,选择对了没有,这样做对不对等,而较少关注这样做是否合适。所以,孩子有时特别认死理,爱钻牛角尖,显得僵化和执拗。

这种亲子关系,通常比较疏离。


3     共享亲子关系

这是一种更亲密,更轻松,可以自由成长为自己,也允许对方成为自己的关系。


父母通常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人格,能够看到并接纳孩子的不一样,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如他怎么玩,画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衣服等比较个人化的生活内容,允许孩子做符合年龄特点的相应决定。


比如,你不能因为尊重孩子,把生不生二胎的决定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做最后一票的决定权。然而,你可以让他选择衣服鞋子的颜色,可以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拼乐高,而不是一定要拼出一个看起来多么漂亮的东西等。


孩子精神相对自由,对于对错不过分纠结,灵活处理事情,能够接受拒绝、也能够拒绝别人等。因为作为人这个主体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表达。


因此,负面情绪体验恰恰相对较少,尤其是缺少加诸成人评判的,比如羞耻或过分地自责、愧疚这些限制人心灵的情绪。他就更可能和别人创造出“我们”这样一种滋养的关系。


当然,这种“我们”的关系并不容易达到,可以作为一个目标去努力。尘世中的你我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觉察,向这样一种精神上相互滋养的关系靠近。


有一条定律叫“自己的孩子怎样都可爱”,讲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好,哪怕脾气小暴、不礼貌或者有各种坏习惯,你都能“睁一眼闭一眼”。

但是,客观的说,身为父母,要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做好榜样,当发现孩子的各种“坏”习惯时,请及时审视自己,与孩子一起共成长。


原文来自:觉中心语堂(ID:dk-jzxyt)


在线报名,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敬请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