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HD(X)和WIM来打造多样系统 第一章 安装系统篇 Hi,我是Linzeal,也就是作者菌。一直中潜水,从未被捞起过,作者菌也只是菜鸟中的一员。看了很多高手的技术流,也看了很多菜鸟的尝试流。有的文章主次分明,思路清楚,按步就班就可以重现。有的则是真正的意识流,甚至还有想当然的非实践流,看了只觉的不明觉厉。下载了Win10.9926好几天了,趁周末有空,就打算将自己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想法付诸实现:告诉菜鸟们如何用VHD(X)和WIM来安装多样系统,这样他们就可以做各种各样高危实践,而不用担心实践中又不小心导致系统崩溃。无后顾之忧就敢多尝试各种实验,有了更多的动手实践,就能加快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的速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吧。:-) 一、目的 1、电脑中安装多系统,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系统来满足工作和实验等各种需要。 同一电脑,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系统又尽量减小与他人使用的系统发生干扰,如A君喜欢Win8.1,B君喜欢Win7。当然,更一般的情况是电脑就自己一个人用,就如A君喜欢Win8.1,但工作时还得偶尔使用WinServer2012。有时,可能环境决定着这电脑必须借给别人应急用一下,比如领导让你配合其他人员给他们测试一下无线网络或者投影仪什么的,又不想让他人操作电脑时轻易看到电脑里的一些东西,那就镇定的关机重启,然后告诉他另一个系统的密码吧。 2、不同的系统都要能使用共同的硬盘数据分区,以便使用其中的资料。 一般系统盘符都是C:,资料都是放在D:、E:等盘符中,即不同系统都要能访问到D:、E:等盘符。比如A君平时喜欢用Win8.1,工作时还得偶尔使用WinServer2012,相关的资料放在D:、E:等盘符中,两个系统都能访问和使用。 3、系统不装在真实硬盘C:中,免得老被无意中破坏系统文件造成无法启动系统。 系统一般都把真实硬盘的第一分区(常为C:盘)做为活动盘,用来完成系统启动。因此C:盘的文件若被自己或别人不知不觉或不小心删了、改了,电脑关了之后再启动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死机、蓝屏。要把系统不安装在真实硬盘的第一分区,就要使用VHD(X)虚拟磁盘和WIM来安装系统。 4、当某一系统突然崩溃了,还能有其他的系统可以进行维护。若只有单一系统,那真只能求助电脑之外的东西了。 电脑之外的东西比如U盘。U盘PE的确是不错,但有时并不是一直带着。而且U盘总要借人或从别人那拷东西,中没中毒真不知道。至于维护光盘和系统安装光盘什么的,那是什么东西? 二、准备工作 1、准备一个已经制作好的,并且已经在本电脑“真正”使用过一次的U盘PE。 万一经过一翻折腾,反而没装上一个系统,那还有它可以救命。要保证这个U盘PE是真的在这个电脑能用,否则当需要它时才发现U盘中毒或文件损坏而无法启动电脑,那就悲剧了。(亲,没事,转身在另一台电脑上格了U盘再做一次PE吧。) 2、下载好你喜欢的Windows系统的安装镜像ISO文件,确保文件的正确性。 现在大家常用的Win系统有Win7、Win8.1和Win10TP。网上安装文件形式也分两大类:微软官网原版(ISO和ESD)和各种集成的、合成的或者优化的Ghost镜像、WIM包、VHD(X)包和伪原版ISO。作者菌个人推荐微软官网原版的系统,实在不喜欢(也许可能是不信任)那些集成的、合成的或者优化的等等安装系统。现在要下载微软原版的系统相当简单,两个网站:微软官网(http://msdn.microsoft.com/zh-cn/subscriptions/downloads/),itellyou(http://msdn./)。从最古老的Win3.1到最新最近的Win10TP,应有尽有。在中国大陆,可能下载会比较慢,更省事的办法是,把官网的对应下载链接和对应文件MD5或者SHA1值复制下来保存好,然后把下载链接粘贴到百度云里离线下载。百度云经过分析目标文件MD5或者SHA1值等,若发现数据库中有相同值的文件,就会“秒”传到你的百度云文件夹中。对于微软系统文件,百度云应该早就有用户用大水管下载过了,诸位君现在再从百度云下载,相信就能快许多了。J下载好了,别忘了自己检查一下下载文件的MD5或者SHA1值等是否与官网的一样,百度云以前下载大文件时经常MD5或者SHA1值不一致。L不一致,就说明下载过程中出错了或是你电脑硬盘出问题了,下载下来的这个文件和微软官网的那个文件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检查,万一不一致就安装,多数情况是要悲剧的。 3、准备好对应的安装序列号SN或者激活工具。 这个东西,在论坛或者网上搜一搜,应该就能很快搜到。微软系统安装时依不同的安装方式,是可能需要输入安装序列号SN的,没有输入正确的SN,那个下一步的安装按钮就点不下去。当然,今天作者菌一会要介绍的安装方式,就不需要输入神马安装序列号SN了,只需要安装系统完毕后进入系统需要在30天的试用期结束前进行激活。 4、准备好安装系统会用到的工具,一般PE里会有,没有就要准备一份了。 这些工具有: 磁盘分区:用来给电脑硬盘分2到4个区,推荐DiskGenius.exe; 复制增强工具:像系统安装ISO文件等动不动就是3G、4G的,而windows本身的复制总是让人不太放心,推荐FastCopy.exe,可以在复制时进行MD5检验。 启动引导工具:用来安装和维护硬盘及分区的引导记录,推荐BOOTICE.exe; VHD(X)文件制作工具:VHD/VHDX_辅助处理工具_2013.exe; 光盘挂载工具:可能需要挂载微软系统安装镜像ISO文件,如果是Win8以上的PE,可以在文件浏览器中直接双击或右键挂载。但最好是准备一个,谁知道PE会不会抽疯缺什么东西不让挂载了。推荐软媒的小程序VirtualDriveMaster.exe; WIM启动工具:如果是安装Win8之后的系统,可以使用WIM启动方式,这需要DISM以及一堆的命令行命令。推荐菜鸟还是使用wimboot安装辅助工具.exe,再回头来研究那些命令。 用户资料转移工具:很多菜鸟,当初作者菌也一样,图方便或是无知不懂就随手把资料文件保存在桌面、库、我的文档中,一重装系统时,往往忘了先把这些东西移到非系统盘中,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悔恨和没日没夜的加班补资料中。现在想想,依旧泪满襟。推荐UserTransfer.exe。 Windows激活工具:激活方式有很多种,不过,最省事的要算大客户版的激活了。作者菌推荐HEU_KMS_Activator.exe。诸位君在安装好系统后都要记得激活,作者菌就不再提示了。 以上这些工具,在PCBETA里都能搜索到。当然,有些是无忧启动论坛首发的,如果有原版情节的,可以到无忧启动论坛和相关官网去找。或者等作者菌哪天有空时,再这贴子里统一做个传送门。 5、准备好你电脑的显卡和网卡或无线网上的各系统的驱动程序 提前将显卡和网卡的每一个系统的驱动先下载、保存好,虽说Win7之后的系统在安装时基本都会安装一个能用的驱动,但悲剧无处不在,人品更是没个准数,万事不怕坏就怕人品不好。L 三、开始用VHD(X)方式安装第一个系统Win8.1WithUpdate 手上两台电脑,其中一台存放着前面说的该准备好的各种文件,若U盘PE之外空间还足够大,也可以先拷备进去。另一台是ThinkPad X200s,就是用来准备折腾的机器,2009年上市的老本本,现在已经停产多年了。 1、使用U盘PE开机,进入PE系统,用磁盘分区工具(推荐DiskGenius.exe)以NTFS格式并4K对齐格式化掉整个硬盘,分2个区,系统区和数据区,系统区设为活动。 ThinkPad X200s是开机时按F12时进入启动设备菜单的,选“从U盘启动”进入PE系统。 作者菌之所以格式化掉整个硬盘,是因为它只有200多个G,之前却一下分了3个区,再加上原有的Lenovo还原区(这东东作者菌一次也没用过,键盘上蓝色的ThinkVantage一次也没按过,白瞎了),一共有4个分区,有必要么,而且它还没4K对齐!对作者菌来说,就分成2个区最好,一个系统区,剩下的全划为数据区。原先在另一台电脑,最初也是系统区之外还分为多个区,什么工作盘、音乐电影盘、个人资料盘。但文件往往随手存放,下载时也没耐心按类型仔细去找到相应目录保存,整理文件时就得频繁地把文件从一个分区移动到另一个分区,但系统在不同分区之间移动文件其实是先进行复制操作然后再删除操作的,所以一整理文件资料时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常常忍到忍无可忍。后来干脆就一个系统区,一个用户数据区。在同一个区中移动文件,只是从一个目录移动到另一个目录,简直就是秒移。总算天下太平了! 所以,现在第一个分区分10G,做活动主分区,不用太大,只是用来放一点启动用的必须文件,标为“DiskC”,意思是按硬盘来数,“DiskC”是硬盘第一分区,是系统区,本应是C:盘。剩下的统一分成一个主分区,用来放个人资料文件和程序,标为“DiskD”,同样的意思是按硬盘来数,“DiskD”是硬盘第二分区,是数据区,本应是D:盘。当然后面做好的VHD(X)和WIM系统文件也是存放在“DiskD”中。 而4K对齐,能使用硬盘效率更快,也就意味着硬盘读写更快。 注意了,再次强调,格式化之前要确认这台电脑里有用的资料文件已经全部移动到了U盘、另一台电脑或者网盘。不然,资料丢了,可不要哭哦。 2、将前面准备的系统ISO安装文件、各工具程序和驱动全部拷贝到数据区“DiskD”中 建议在“DiskD”建立目录,比如“BootOS”,将这些东西全拷贝进去,而不是放在根目录杂乱无章。因为是复制大文件,强烈建议使用复制增强工具,推荐FastCopy.exe,可以在复制时进行MD5检验。 3、从Win8.1WithUpdate的ISO文件制作VHD(X)系统母本 将Win8.1WithUpdate的ISO文件挂载,如果Win7以上的PE,可以双击或右键直接挂载,或用软媒VirtualDriveMaster.exe等光盘挂载工具挂载,比如挂载为“H:”盘。 ![]() 运行VHD(X)文件制作工具,强烈推荐VHD/VHDX_辅助处理工具_2013.exe,待熟悉并了解了,就可以自己使用DISM等命令方式进行制作。 打开VHD/VHDX_辅助处理工具_2013.exe,进入窗口的第一项“创建VHD/VHDX”: ![]() 从挂载的“H:\sources\install.wim”中制成VHD(X)系统文件。建议使用20G动态扩展的VHDX格式,可保存为“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VHDX”。其中最下面的“映像号”即wim压缩文件的映像卷号,依系统不同而不同,一般号小的映像卷包含的功能少,名称往往包含“基础”、“核心”;号大的映像卷包含的功能多,名称往往包含“企业”、“专业”。 4、对制作好的系统母本文件进行差分。 点选进入窗口的第二项“差分VHD/VHDX”: ![]() 选择刚才制成保存的“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VHDX”做为父VHD/VHDX,最下面选“仅创建差分磁盘”,确定后会自动在同目录中生成差分文件“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CHILD.VHDX”和此差分文件的备份文件“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CHILD_BAK.VHDX”。注意,文件名有多出差分后缀,一个是“_CHILD.VHDX”,一个是“_CHILD_BAK.VHDX”,但它们其实就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使用其中一个,另一个留着备用,万一使用的那个坏了或弄错了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就把在使用的删了,将备用的复制一份并改成在用的那个差分文件的名。一般作者菌喜欢把表示这一级的差分后缀改成相应的名来表示这级差分文件是用来干嘛的或安装了什么东东。比如把差分后缀“_CHILD.VHDX”改成“_Root.VHDX”,来表示这一级差分是用来进行系统安装并登入系统;同步的,差分后缀“_CHILD_BAK.VHDX”改成“_Root_BAK.VHDX”来表示它是“Root”这级差分的备份文件。如果一会安装“_Root.VHDX”的时候不小心安装什么错了,就回到PE或其他系统把它删了,把“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BAK.VHDX”复制一份并改名为“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VHDX”再重新进行系统安装,也就不用再对“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VHDX”重新做一次差分了。 至此,所有文件如下图: ![]() 5、差分文件加入启动菜单 点选进入窗口的最右边的第四项“挂载/卸载VHD/VHDX”: ![]() 确认“VHD/VHDX的位置”是“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VHDX”,然后点击“向BCD中添加VHD/VHDX项目”。这样一个系统启动菜单就加入到开机启动系统列表中去了。点击“查看BCD中的项目”里就应该能看到启动系统菜单中现在有了第一个成员。 这时如果打开C:盘,并显示系统隐藏文件,就能看到之前才格式化重新分出来的C:盘多了一个“bootmgr”隐藏文件,这是用来给像Win8.1这类NT系统做引导用的,以及一个“Boot”隐藏目录,里面有一堆东西,最关键的就是一个“BCD”的系统文件,没有扩展名,保存着启动系统菜单。说白了,这时的“DiskC”就两个东西,一个“bootmgr”和一个在“Boot”目录里的“BCD”。其他都可以不需要。 6、退出PE重启电脑,完成第一个VHD(X)系统的安装 根据选择的Win8.1版本和映像号的不同,系统安装硬件驱动和系统文件等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而且有时会发现屏幕中一直显示着“准备就绪”,而表示系统安装的圈圈一直在转。这时多点耐心,千万不要强行关机,等上短则三五分钟,长则三五个小时,系统就能完成硬件安装并自动重启。 重启后,系统会让你进行一系列的设置和设定,诸位君只管按自己的喜好一路前进吧。作者菌个人则喜欢关闭“自动更新”、不接任何网络(有网线的先拔了)。 一直到最后就是安装应用了,这里也是会有“准备就绪”和“处理一点事”,而表示系统安装的圈圈甚至可能不转。这时也多点耐心,千万不要强行关机,等上短则三五分钟,长则三五个小时,就解放了,就看你装的是什么版本和映像号了,以及诸位君电脑的硬件情况。 这里要说一下,强烈建议诸位君熟悉安装系统后,一定要学一学微软出品的sysprep系统封装部署程序或其他同样功能工具的使用,它能让你不用一直蹲守在屏幕前,诸位君可以去逛逛街,等你回来时,它已经按你事先计划的意愿全部安装好了。当然,这是高阶教程,不在这章菜鸟教程之内。更要吐槽的是,为了这篇菜鸟教程,自从尝试过两三回在硬件安装和应用安装等待的地老天荒,作者菌再也不爱专业版、企业版什么的了。L 7、顺利进入系统后的设置 经过一翻耐心等待和对成功的期盼,诸位君终于成功进入系统了。这里要说几点: (1)睡眠功能的开启。 刚装的系统可能在开关机的电源按钮上只有“关机”和“重启”,而没有“睡眠”项。这是因为Windows只为你的显卡安装了通用的驱动。诸位君现在就可以把前面准备好的显卡驱动装上。经过几次闪屏,安装好后,再去看电源项,就有“睡眠”项了。而且,控制面板中的“电源选项”也就多了相应的设置项。进一步,如果诸位君对自己准备的这个显卡驱动觉得可能不是最新的,那就接上网络进“设备管理器”去更新驱动吧, (2)诸位君可能会发现文件浏览器中的C:盘并不是真实硬盘上分的“DiskC”盘。没错!想启用“DiskC”盘,就到“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里去给它设一个盘符,它就会出现了。 ![]() (3)非直接安装在硬盘上的系统,比如这个VHD(X)系统和后面要进行的WIM系统,在性能上多少有一点损耗。但也没必要对这一点损耗就大惊小怪、要死要活、不依不挠的。为了不让VHD(X)和WIM系统性能损耗的太过厉害,就有必要尽量减小系统对虚拟磁盘的频繁“写”操作。所以建议: >>关闭系统还原:系统还原作者菌真的没有用过,也从没用的欲望。而且,它每一次备份,都会把系统盘撑大一次。 >>虚拟内存不要设在系统盘:安装在虚拟磁盘的系统会自动不把虚拟内存设在虚拟盘内,但请不要犯傻又给设回在虚拟盘内。如果诸位君觉得真实物理“DiskC”盘一直闲着荒废,也可以把虚拟内存设在真实物理“DiskC”盘内。当然,诸位君得按前面说的,先给它设个盘符开启它。 >>彻底关闭Windows Defender:这是系统性能杀手,而且从没见它起过作用。作者菌以前不认识它时,次次电脑中毒时,它在哪呢?而且它在不断工作时,会不断制造出很多诸位君用不到的垃圾文件,也就不断撑大系统占用空间。 好吧,作者菌就不一一说了,诸位君可以按着“控制面板”的顺序从头到尾按自己的喜欢,设定一遍。 ![]() 这里强调一下,有一个不在控制面板里的设定优化——移动用户资料到非系统盘,应当要注意。详细见下一节的下一节。 8、重启电脑再进入PE设置VHD(X)系统的差分备份和还原 经过前面一翻折腾,人品差一点的诸位君可能会对长达三五个小时的系统安装、再长达三五个小时的应用安装有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控制欲比较强的诸位君,可能会顺着控制面板一项项地进入,并一条条的设定,以求能完全按自己的喜好“优化”这个系统。当然,这可能也会长达三五个小时。面对这几个三五个小时,没有人愿意因为系统中毒或是由于自己“优化”中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难道还要重装一遍系统!!!天啊! 所以,我们就要把这个已经安装好并按自己喜好“优化”好的系统按此时此刻的状态保存下来。没错!就用VHD(X)的差分! 前面我们已经使用VHD/VHDX_辅助处理工具_2013.exe进行过一次VHD(X)的差分了,现在按步就班,重启电脑进入U盘PE,运行VHD/VHDX_辅助处理工具_2013.exe,点选进入窗口的第二项“差分VHD/VHDX”。父VHD/VHDX的位置要选“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VHDX”,这回最下面不选“仅创建差分磁盘”而是选“创建差分磁盘,并添加差分磁盘及快速还原到BCD”,确定后就会自动创建出一个差分后缀为“_Root_CHILD.VHDX”的文件和差分后缀为“_Root_CHILD_BAK.VHDX”的备份文件,并把它们加入到开机启动系统菜单BCD文件中。 ![]() 这时如果去窗口第四个选项“挂载/卸载VHD/VHDX”中点击“查看BCD中的项目”,就能看到新加入了两个启动项目,差分后缀“_Root_CHILD.VHDX”做为正常启动的系统,而差分后缀“_Root_CHILD_BAK.VHDX”做为快速还原系统用,以后只要在开机菜单中选择“快速还原”项,就能实现快速把“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CHILD.VHDX”文件删除,然后把“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CHILD_BAK.VHDX”文件复制一份并改名替换为“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CHILD.VHDX”,从而实现“秒”还原。此时,要记得在窗口第四个选项“挂载/卸载VHD/VHDX”中选择原“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VHDX”通过点击“移除BCD中的VHD/VHDX项目”将其从开机启动菜单中移除掉。否则,很容易悲剧的哦。什么悲剧,诸位君可以亲自体会一下,不要就让作者菌一个人享受过嘛。 另外,推荐一下,此时最好把“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CHILD_BAK.VHDX”复制一份并改名为“D:\BootOS\Win81_VHD\WIN81_VHDOS_Root_CHILD_PE.VHDX”,然后把它添加到BCD启动列表中。聪明的人就会明白,以后U盘PE就可以少用了。JPE说白了就是一个临时系统,一个备用系统,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平时不怎么用的差分系统来充当这个角色。 到此,一个牢不可破的VHD(X)系统就在诸位君的手中打造成功了。文件列表如下图: ![]() 这个系统包含两个入口(开机启动系统菜单中有两个,一个平时用的Win81,一个充当PE),共用一个Root差分文件(包含着安装的硬件驱动和诸位君自己的优化设定),共用一个VHD文件母本文件(就是从原ISO制作而来的,包含着所有系统文件)。当平时用的Win81因中毒等不好使用了,只需要在开机启动系统菜单中选“快速还原”,就能“秒”还原到当初你做差分时的那个状态,当然了,那些诸位君安装过的东东和记录可能都不在了。 9、将用户资料移到非系统盘的必要性 开机启动系统菜单中能做“快速还原”,但那些安装过的东东和记录可能都不在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文件资料习惯放在系统盘的用户目录(就是桌面、我的文档、下载、音乐、视频等等,在User目录下对应的用户名下可以看到一堆文件夹)而没有把它们移出来,那么悲剧就来了,一但“快速还原”,也即把已经做过更改的差分文件替换成原始备份文件,那些资料肯定都被人间蒸发了。而有时,我们电脑中毒,想赶紧把文件资料先移到非系统盘然后做系统还原。可是连系统都进不去了,又怎么能移资料呢。因此,很有必要在安装完系统做设定优化时就把这些用户目录移出系统盘,到比如D:盘等,这样桌面、我的文档、下载、音乐、视频等等这些文件目录并不是在系统盘,而是在D:盘,不论怎么还原系统,文件资料都不会被人间蒸发了。 网上有很多相关工具都可以做用户目录的转移,作者菌推荐UserTransfer.exe。进一步要说明的是,到现在我们成功安装了两个个系统(其实就是两个马甲,两个入口),进入系统是要登入用户名的,登入用户名就是需要进入相应的用户目录并取得相应的读写权限等。如果诸位君准备安装多系统多用户,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建议,用户名和密码都一样,并且在使用转移工具时不生成指定用户名,这样转移用户目录会少去很多麻烦。否则会发生无访问权限等造成系统蓝屏。 现在建立目录“D:\BootOS\SysData”,这个就是用来保存用户目录的。打开用户资料转移工具UserTransfer.exe,选择路径为“D:\BootOS\SysData”,去掉“创建当前用户目录”,勾上“选择所有”,然后点最右边的开始转移,很快就移动完毕,并提示重启系统。在下面这张截图,诸位君眼睛亮的就会发现其他作者菌在截这张图时,用户目录早已经转移过了。 ![]() 重启系统,进入目录“D:\BootOS\SysData”,就可以看到原来空的目录现在多了许多东西,像桌面、我的文档、下载、音乐、视频等等。在文件浏览器中打开桌面等文件夹的属性,在“位置”项就可以看到它的保存位置已经变成“D:\BootOS\SysData”目录下了。 ![]() 其他的像视频等等用户目录也都一样,这样,再也不怕重装系统、还原系统了。而且,这样做也为多系统共用同一用户目录创造了条件:只要把每一个系统安装好后,把用户目录全都转移到“D:\BootOS\SysData”,这样A系统做的文件M保存在桌面,到B系统的桌面里,就能看到文件M,并顺利打开了。Nice!在这再强调一下哦,在用户资料转移工具UserTransfer.exe进行转移时,要选择同样的路径为比如“D:\BootOS\SysData”,并且去掉“创建当前用户目录”!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