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曝 | 武汉大学5.6枫园留学生冲突事件始末

 kaer2004 2016-05-13

深夜飙车引发的冲突事件

已经连续几晚被打扰的无法休息的薛桦,终于无法忍受这样巨大的噪音,从窗户探出头高声劝阻:

“Don’t disturb us!”

5月6日凌晨一点左右,忙完一天工作的薛桦在简单的洗漱过后打算休息。这时,楼下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那是未装消音器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留学生又在飙车了。

今年博士一年级的国际问题研究院学生薛桦住在枫园11舍,连续几晚都被噪音吵得无法休息的他烦躁无比。就在此时,11舍的几个学生探出头来,斥责飙车者的行为,薛桦也加入了其中。

随后,骑车的留学生与11舍的学生开始了争吵,在语言冲突中,飙车者走到了宿舍大门外,与门内的住宿学生们展开了对峙。这时11舍的一位同学拨打了报警电话,学校保卫部工作人员和珞珈山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平息了冲突。 

当时在宿舍大门口聚集了十四五个印度留学生,一些人手中还持有棍棒。庆幸的是整个事情从头至尾,双方之间因为一门相隔,没有发生任何的肢体冲突,但深夜飙车已经严重地打扰到我们的休息,必须予以惩罚!”当晚薛桦和另外一位同学作为11舍的学生代表,到珞珈山派出所做了笔录。

5月6日白天,保卫部和国际教育学院分管留学生工作的老师将涉事摩托车暂扣,随后召集了国际教育学院和研究生工作部开会,要求他们对相关留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5月9日保卫部发布了收缴校内摩托车的通知,并表示:“如果以后看到摩托车,请立刻拨打保卫处电话,我们会及时赶到”。

不久后,一封由印度留学生签名的道歉信贴到了枫11宿舍的墙上。

imgLoading
印度留学生签名的道歉信

不只是飙车,不只是枫园

在珞珈山水BBS上,从2011年起就有了指责留学生飙车噪音扰民的帖子(事实上这个论坛只能保存5年内的帖子),张涵早在2011年住在湖滨宿舍区的时候就发现有留学生在晚上飙车。“他们飙车的路线我都一清二楚,他们从经管院出发向上走,经过枫园14宿舍,人文馆,从湖滨路下来,再路过外语学院和法学院,回到经管院,五六年过去了,保卫处每年都会有整治,但整治之后,飙车的人仍然在飙车,直到现在,这个状况没有丝毫的改变。”现在住在枫园13舍的法学院博士生张涵如是说。

imgLoading
BBS上指责留学生扰民的帖子

而留学生噪声扰民的事件远不止深夜飙车这一件,枫园篮球场也是夜晚噪音的制造地。枫园篮球场位于留学生宿舍、枫园11舍和枫园13舍之间。一些留学生会在晚上或者休息时间打球、聚会。同样在珞珈山水BBS中,在2014年就有同学在帖子中指出篮球场的噪音问题,但是两年过去了,此事也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imgLoading
BBS上有同学指出篮球场的噪音问题

“枫园CBD”也是留学生们在深夜活动的场所之一。枫园最大的商铺区被学生称为“枫园CBD”,它紧邻枫园12舍,部分商铺通常会营业到深夜11点半之后。虽然枫园宿舍楼大部分11点半关门断电,但是留学生宿舍却没有门禁,留学生在深夜出入“枫园CBD”时的自由言语和嬉笑打闹,同样影响着枫12楼内学生的休息。

晚上除了摩托车的轰鸣声以外,还有留学生们的吵闹声、音乐声,他们经常在我们的宿舍楼附近闹到深夜,我们没人能睡得了安稳觉。”谈到留学生问题时,几位居住在枫12舍的女同学情绪很激动。

然而,枫园不是个案。5月11日晚9点左右,在医学部行政楼门前,几名骑摩托车的留学生与前来收车的保卫部人员产生了争执,双方僵持不下,直到民警赶来才结束了争执。

住在医学部一舍15级王同学说:“这些留学生有时候会飙车,他们一般从医学部后门网球场那里出去,在双湖桥附近那里飙车,我有一次出门正好看到了他们。”

imgLoading
医学部行政楼前,几名留学生与保安部发生争执

自发成立的维权小组

冲突事件发生之后,薛桦就建立了一个叫做“枫园扰民维权”的微信群; 群主薛桦和文学院博士三年级的汪明、法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张耀等六位住在枫园的博士生一起组成维权小组,起草了一份《关于枫园噪音扰民的问题阐述及诉求建议》上交至学生会生活权益部,并要求校方予以解决。

5月6日当晚,在学校紧急召开的会议中,校方对保卫部和留学生院提出了以下的几点要求:1.加强对校内摩托车的管理,严禁摩托车进校园,对校内摩托车进行清理和收缴;2.加大对枫园宿舍附近的巡逻和整治力度;3.留学生院严格加强对留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要求留学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规定。对5月6日凌晨群众性事件中的留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留学生即刻上缴无牌照摩托车。

5月11日晚,两辆巡逻车出现在枫园11舍旁的路上。

imgLoading
学校对留学生一事展开整治

但是对于在建议书中提到枫园存在的其他情况,校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和承诺。在建议书中,薛桦等人向学校提出了在枫园宿舍区加强巡逻,安装监控,设置岗亭,铺设减速带,架设警示牌等一系列的整治建议。同时也建议国际教育学院注重对于外国留学生的普法教育,建议学校有关部门禁止商店营业过晚,或者劝阻顾客制造噪音。但是对于这些建议,校方均没有明确的回应。

目前只有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的负责人回复薛桦,学校有关部门在协调解决此事的过程中。

“从当天立刻组织收车,到现在派专人在路上巡视,种种现象表明,学校目前的态度是积极的。”薛桦表示自己相信学校会帮助学生维权,但关于维权的持续时间与力度,他则有些担心:“我们担心学校的举措是否只是应付本科生教育评估的临时之举,而在评估结束以后,学校的整治会不会也会随之结束。”

对于维权的持续时间与力度,张涵也表示担心。早在2015年5月,就有同学拍到了几段留学生飙车的视频,并将情况反映给了武汉市公安局,公安局随之开展了专项的整治活动,摩托车销声匿迹,然而不久之后飙车行为又死灰复燃。

张涵说:“我觉得让学生来维权是个不太正常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摩托车时,向保卫部打电话举报,学校一方面没收摩托车,另一方面加强管理,这才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打电话没人管,甚至要让我们学生自己去努力,去维权,就说明学校有关部门已经有所失职。”

被标签化的留学生?

“枫园CBD”一位商店老板说“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素质特别低,他们每次到我们店里喝酒,聊天,嗑瓜子,把地上搞得特别脏,每天如此。”

医学部的体育馆门口一家商店的张老板也有类似的看法:“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挺好的,挺热情,但是他们有时候手会不干净,会偷东西,像这柜子里的烟,一般他们来了我们就放下活看着他们,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一般我们这些小卖部都不喜欢印度人,他们不老实。”

“素质低”、“不老实”成了很多学生对于留学生的刻板印象。但是事实上,薛桦一行人都坚持自己建议书中所针对的留学生,只是留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留学生。

来自比利时的Fiorent就表示:“武大可能确实有一些素质比较低的留学生,有乱七八糟吵闹的习惯,但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我身上的。”

“我想跟中国学生解释一下,留学生大多数都是友善的。”来自德国的留学生Phillips也对冲突事件有所了解,他在尽力为留学生正名。

住在枫园12舍,来自哲学院的黄同学认为不能将所有的留学生标签化,她说:“也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很粗鲁恶俗惹人讨厌,也有很多很好的人。他们确实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可他们也有很多闪光点。我曾经甚至看到一个留学生在宿舍门口背词典。我曾经(针对留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至少会说两门语言,可是我们做不到。”

“如果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会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想要融入却总是感觉被边缘化?武大有100多个社团,也没几个真正能让留学生有存在感的,号称自由,兼容并包的武大也并没有给到足够的包容和帮助。有一些留学生确实是麻烦制造者,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里他们是弱势群体。怎么解决他们带来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才是值得被讨论和反思的。”黄同学如是说。

(为了保护当事人,本文中的薛烨、张涵、汪明、张耀均采用化名)

记者:李少毅、曹瑞轩、薛冰

本文为盖范病毒实验室约稿,作者为校园自媒体  立冬(whu-lidong)。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