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節炎 衛教網站

 牛人的尾巴 2016-05-13

 痛風

※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因血液中尿酸濃度異常增高導致尿酸結晶體形成,最後引起關節劇痛和發炎的一種疾病。尿酸是體內細胞經過正常分解後的產物,通常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腎功能不良,或身體因為其他因素產生過多的尿酸,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就會過高進而形成結晶體沈積於關節內或其周圍。痛風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大拇趾的關節,其他部位依次為腳背、膝、腕、手指和肘關節等。

※ 痛風有哪些症狀?

急性痛風發作通常是沒有預兆的,劇痛常在夜間突然發生,疼痛部位會集中且愈來愈嚴重。發作時關節會紅、熱和腫脹、局部皮膚發亮,觸痛明顯等症狀。大多數痛風會復發,最初只是偶爾在同一關節發作,每次發作約持續數天之後腫痛便自然痊癒;但是,隨著發作次數愈頻密,症狀會持續更久,而發作的關節也會愈來愈多。慢性痛風經常是多個關節同時發作。反覆發作後會造成關節永久性損害,活動受限及關節變形。當病情逐漸加重,結晶還會在軟組織內沈澱,或在皮下形成“痛風石”的腫塊。結晶體若在腎臟沈積就會形成腎結石,進而引起腎臟損壞。

※ 那些人容易發生痛風?

痛風常見於男性,通常在中年後發病﹔近年來由於國人的營養愈來愈好,發病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女性患者經常在停經後發病。有痛風家族病史者得病的機會更高。

※ 痛風的危險因素是什麼?

有些疾病會提高痛風發作的機率,包括糖尿病、腎臟疾病和肥胖等。服用某些藥物例如利尿劑 (減少身體水分的藥物),手術後、關節損傷後、飲酒、高蛋白飲食、疾病或壓力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次數。

※ 如何診斷痛風?

痛風的診斷主要是靠特殊的症狀來確認。檢查血液中尿酸濃度對診斷可能造成誤診,因為中年男性經常有血尿酸濃度過高的現象。診斷痛風最可靠的方法,是發作時在偏光顯微鏡檢查下檢視關節液中是否含有尿酸結晶體,一但發現白血球吞噬結晶體的現象,診斷則是確定無疑。

※ 如何治療痛風?

痛風急性發作時,可採取的措施包括減少活動讓疼痛關節休息、局部冷敷、服用醫生建議的抗發炎藥等。當關節炎非常腫脹時可以將關節中過多的關節液抽出來幫助消腫。 為了預防再次發作,必須戒吃含高普林的食物,包括:

  • 動物內臟,例如肝、腎、腦、腸
  • 某些魚類,例如鯷魚、沙丁魚、蝦和蟹
  • 過多的肉類 (特別是牛肉和羊肉)
  • 過多的豆類、蘑菇、花椰菜 另外一定要多喝水(每天2000-3000 c.c.)、少喝酒 (特別是啤酒和葡萄酒) 。

另外減肥也有助於尿酸濃度恢復正常。服用降尿酸的藥物可以預防和緩解痛風的再次發作。

※ 痛風能治癒嗎?

痛風不能根治,但可經由以上方法來控制病情,避免痛風再次發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