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我和三个年入百万的90侯聊了聊

 平淡幸福5019 2016-05-13






1


这三个人,不是富二代,不是拆迁户,没有买福彩中五百万,不犯法,不赚黑心钱,不算天才,不认识大佬,也没有什么传奇的财富故事。


他们分别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一个是前同事,还有一个是做自媒体认识的朋友。


和他们的聚餐,纯属偶然。大家都讲起了,


2


我的这位大学同学,就叫他A吧。他人瘦且高,是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小男生。他说起话来细声细语,喜欢说“不好意思”。在交谈中,他常常低着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羞涩很内向,但他却是一个,身价几千万管着几十号人的创业公司90后CEO。


是的,当和他聊起关于创业、关于互联网、关于人工智能、关于宇宙和黑洞、关乎未来的时候,他立刻两眼放光,原本在镜片后面眯成线的小眼睛立即放大十几倍。他就是这样一个奇葩。


大学的时候,他不玩游戏、不做兼职、不参加学生会和社团、不把妹泡妞,当然也不好好上课。他的生活,似乎流离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大学生活,即不是好学生,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坏学生。


他在干什么呢?他捧着他的笔记本电脑,整天整天地泡在图书馆,一周一本阅读几乎所有和商业、文学、设计、哲学、科幻、计算机等等有关的书。读了以后,他就开始写,写商业评论、写杂文、写数码产品评测,写的内容五花八门,横跨几大领域。而且,写的真好。


他在各种论坛里发表他的文章,然后,就有杂志编辑找到了他,邀请他来写专栏。于是,大二的时候,他就摇身一变成了专栏作家。


而从那时候开始,他几乎每天一篇在各种杂志、报刊和门户网站上发表文章,过了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再过半年,出了第二本。


当我们为了赚点钱而拼命找实习找兼职,或者拼命考试拿奖学金的时候,他已经靠写字,获得了几万元收入,并且和一大票各行各业的大佬建立起了联系。


总而言之,在大学四年中,他绝对不是什么校园风云人物,也没啥牛逼的实习履历,但他却做到了我们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发现了自己所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情,并且用心去做,持之以恒。


在毕业以后,A去了一个蛮知名的互联网媒体公司工作。由于曾经发表过几百万字的专栏,出过三四本书,已经是互联网业内小有名气的评论家,他便直接成了副主编。一年之后,他又升职,成为了主编。


当然,给上百位商业大佬写过专访的他,此时已经不甘心于在一个公司里给别人打工。于是,他便果断辞职,依靠着他的见识,他的人脉,他的独立思考,以及他出众的文字能力,开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为很多的网络剧提供创意和剧本,还开发了不少现在大热的IP。这家公司在两年之内,三次融资,现在已经估值过亿,而他从几年前那个宅在图书馆里看科幻小说敲键盘写文章的文艺宅男,成为了站在各种创业峰会的论坛上演讲的90后CEO。


他说,创业什么的哪里有那么难,他这几年走的其实很顺利啊!


因为他喜欢,他热爱,他热爱文字,喜欢与文字有关的一切的东西,他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而去付出去努力。当你为你所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努力的时候,你根本不会遇到什么阻力,你会发现阻力都不过是乐趣而已。


当然,大多数的我们,还在寻找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声称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其实不过是喜欢钱和装逼而已。为了不喜欢的东西而努力,我们只会生活的越来越傻逼和越来越苦逼。所以,如果你觉得你每一天生活的索然无趣,不如先放弃你的所谓的忙碌,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3


我的这位前同事,S兄,浙大毕业,智商很高,也很勤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觉得职场上最让人受不了的人就是“智商低且勤奋的人”,而最牛逼的人,就是那种智商高,还工作起来开了挂一点停不下来的人。


在职场上,S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他对任何一件工作,任何一个项目,都要求尽善尽美。而关键在于,在同事的眼中,他也不是那种固执的偏执狂。他从来不会在任何会议上和你因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他也从来不会用“我认为”和“做不了”这种说辞去和你撕逼。他会用详细的数据和案例,缜密的逻辑分析,和完善的解决方案,让每一次的开会都不会毫无意义。


比起绝大多数,动不动就喜欢开会,一开会就撕逼和扯淡的人相比,S兄简直是牛逼到天上去了。


S从不会介入公司任何的八卦中。S一直都认为,什么高层斗争站哪一边好,什么睡谁谁谁给领导拍马屁,什么谁谁谁能力不行还拿回扣之类的八卦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不相参合,也不想管,这些事情简直是太消耗精力了。


但也正是因为S这种性格,再加上他超强的工作能力,所有的高层都觉得S特别可靠,于是S成为了所有的高层领导都要拉拢的对象。S的升职速度就象坐火箭一样,哗哗上升。


S不会对上级阿谀奉承,也不会对下级欺负压榨。S会和所有的上级保持一定距离,但也会对所有的领导都礼貌相待,也会常常赠送他们一些小而精致的小礼品,但都不会贵重。S却会和他的下级们打成一片,他基本上隔天就会请他的Team的小朋友们出发,和他们一起去看电影玩桌游,他会倾自己之所能给他的小朋友们知识和指导,他也从来不会在他的小朋友们面前,表现出任何的负能量。


S的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学习。他不断地看书阅读,找各种大佬聊天,参加各种论坛峰会。他对人温文尔雅,不装逼,不吹牛,所说的话皆是有理有据,从来让人信服。


几个月前,S跳槽到了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算上股票红利,一年的收入,将近百万。


4


J是在我自己做自媒体后才认识的人。


他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大三而已,却在去年一年已经赚取了百万,不得不让我感到汗颜。


坐在对面,他也是不善于交流沟通的人,说话声音小,喝了两杯啤酒就脸红。但他却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里语言犀利,针砭时弊;在他录制的段视频里,风趣幽默,让人捧腹。他就是一个,所谓的网红。


做自媒体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他不仅仅是坚持每天日更公众号文章,还要每周发布一个段视频,还要自己录制音频节目,而这一切,全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他白天上课,晚上开始写文章,周末也不会外出,基本都宅在学校宿舍里剪辑视频,调试声音。


而他的这种生活状态,已经持续了快三年了。


三年前,他还是大一的时候,在无意间开通了微信的公众号,而后开始用一些幽默的笔调调侃一些社会新闻。他是一个内向儿闷骚的人,他的脑中有无数好玩的想法和创意,但他却很少会去和他人分享,一来是他觉得分享毫无意义,二来是因为能够和他的脑回路产生共鸣的同龄人也实在太少。于是,他选择了将自己每天所想到的好玩的点子包装以后写在公众号里,然后顺手往朋友圈一转。在他的整一个大一里,他写了差不多三百篇的公众号文章,但他的公众号粉丝却不足1000个。


但他也不在意啊,他只是把公众号当成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地方而已。


然而一万小时定律还是很神奇的。在他写下地332篇文章后,他发现他的公众号后台的阅读数和粉丝数开始暴涨,一天时间增加了一万多个粉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