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丨用最乡土的剪纸,讲述陕北爱情民谣《兰花花》

 wunianyi 2016-05-13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采。

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地爱死个人。

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呀,就数上兰花花好。


兰花花名叫姬青芳,乳名叶子,延安南川县临真村人。她的故事就唱在那首热烈的民歌——《兰花花》里,从黄土高原一直唱到了大江南北。


家里还算殷实的小叶子,没有下地干过活。长到十几岁的时候,生得一张桃花面,白又细嫩,杏核眼,樱桃口。走起路来,腰软臂长,加上她总爱穿一身蓝格格、碎花花的粗布衣,整个人就像枝雨后的马兰花。于是,大家都“兰花花”、“兰花花”地叫她,以至她本来的名字,倒让人忘记了。


兰花花是远近闻名的人梢子,有“盖临真”、“盖南川”的名声,是乡里最好看的姑娘。年轻的后生为了一睹她的芳容,都想着法子的诱兰花花出门,只要她一迈出闺门,候着的小伙儿就将她团团围住,问长问短,实实地爱死个人。


可是,某天兰花花家里来了一个云游道士,只见他嘴里梦呓喃喃:“我走遍一十三个省,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俊俏的女孩儿……哎,这姑娘一定是被贬下凡的仙女,只是注定要一生多难……”




民间剪纸人赵兴萍作品谈情说爱,荷包订情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

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那个死来你,早早地死,

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悲剧的故事似乎都是从荒唐的预言开始的。


十八岁的兰花花瞒着众人的热眼,早已有了自己的心上人。这个情哥哥就是是同村二十一岁的杨五娃。二人竹马弄青梅,爱得情真意切。情到浓时,兰花花和杨五娃私定了终身,发誓要一辈子在一起。


可是,兰花花的母亲,偏偏要拆散女儿的爱情。她听信了媒婆的花言巧语,狠心地强迫兰花花,嫁到镇上的财主周家。可怜的兰花花等下了轿子才知道,迎娶她的夫君,竟是个“老得好像一座坟”的“老猴子”。



民间剪纸人惠富君德作品,描述了结婚的场面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揣上糕,

我拼上个性命,往哥哥你家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呀,有说不完的话,

咱们俩死活哟,长在一搭。


兰花花是个倔强又勇敢的姑娘,她用泼辣辣的言语和行动反抗着强加给自己的婚姻。想到自己的情哥哥,兰花花更是泣不成言,依稀记得和杨五娃都约好了:不论生死,都要“长在一搭”。


大家都为兰花花的命运感到惋惜,于是便有了这首不知是谁先唱起来的民歌《兰花花》在长久的岁月里,这首经典民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被改编成了管弦曲,歌舞剧,兰花花的故事也被搬上了银屏。


关于兰花花故事的结局,有人说,杨五娃帮她逃出了周家,两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有人说,兰花花无力的抗争还是失败了,最终幽恨而死,众人可怜她的故事,把她和爱人合葬在了一起。


▼▼▼▼▼▼▼▼▼▼▼▼▼▼▼


兰花花是延安南川临真人,祖辈是从陕北米脂县迁徙过来的。米脂自古出美女,最以美貌闻名的貂蝉就是米脂人,所以兰花花的美貌有“盖临真”、“盖南川”的名声有就不奇怪了。


但是,延安鲁艺编辑《陕北民歌选》时,这首《兰花花》最早是在绥德采录的,因而也有兰花花是绥德人的说法。所谓“米脂婆姨绥德汉”,陕北乡土间的爱情故事,大概就是要发生在这种标致俊俏的地方吧。


徐晋林先生从事多年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目前在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制作原创图书。怀着寻访兰花花故事的心愿,徐晋林一行人来到了绥德,在这里,他发现兰花花的故事不仅保留在山歌里,还在窗上、炕墙上贴着的剪纸里。



民间剪纸人刘玉英家,窑洞里的炕墙


▼▼▼▼▼▼▼▼▼▼▼▼▼▼


陕北人称剪纸为“古时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 它的历史没有文献记载,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口手相传。花样、摹本、技法都是母亲在窑炕上传授给女儿的。


在陕北,“找媳妇,要巧的”,“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这个巧,“一看窗子二看帘”,“窗子”指的就是窗花,好看的窗花是妇女心灵手巧的最好展示。至今,在陕北乡间,剪花剪得好的人,仍会受到村民们的敬重。


民间剪纸人祁秀梅作品“猴骑老虎”


民间剪纸人刘玉英作品“鹭鸶缠莲”



民间剪纸人曹瑞珍作品“耄耋”(读为“猫蝶”,老人八十岁称'耄',九十岁称“耋” )


每到一个村子,挨家挨户地敲开窑门时,徐晋林总是期待着遇到一个正在剪着窗花,唱着歌谣的婆姨。


终于找到这个人的时候,是在距离绥德县城30多里的郭家沟村。


那天从早上起,雪花漫撒了一路。一行人匆匆钻进一家暖烘烘的窑洞,抬头便看到名叫郭秀珍的大娘——盘腿坐在炕头上,随手拿着剪刀——在窗外雪声的映衬下,窑里充满了不停的剪纸声。


▼▼▼▼▼▼▼▼▼▼▼▼▼▼


民歌和剪纸是陕北民俗的特色,随着越来越多有心人的关注,传统剪花作品以其粗犷朴实的图案,热烈淳朴的感情,唤起了人们埋藏心底里的乡土情怀。这种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品,传递给我们的是正在遗忘的过去回忆。


还有那种朴素的美。或许你的家乡不在北方的高原,比起其他精致的艺术品,这些剪纸也显得笨拙。可是,当你想到在宁静的山村,炕头上的老妈妈怀着对生活美好的愿望,一剪一剪的创造出热切的图案,完全是对美的最好诠释。


我们现在称民间的剪纸人为剪纸艺术家,这个名称并不重要。对于剪纸这项古老的民俗艺术而言,它的存在就是一种美好价值的传承。无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都还能从剪纸中读出过去的故事。


▼▼▼▼▼▼▼▼▼▼▼▼▼▼


徐晋林先生将郭秀珍大娘创作设计的“兰花花故事剪纸”以及其他传统生肖剪纸作品进行了整理,制作出这本《兰花花——陕北民俗剪纸艺术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是郭秀珍大娘的剪纸作品:《亲嘴嘴》


▼▼▼▼▼▼▼▼▼▼▼▼▼▼


陕北民俗剪纸艺术笔记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步骤1将红绳结解开,并沿图中所示的虚线撕开



这样你就能得到线装,左右开本各一的剪纸艺术笔记本



步骤2:将分开的两个本子打开


图中右边的本子,用剪纸讲述了兰花花的故事

图中左边的本子,带有陕北民俗剪纸的经典图案


其实,他们还不只是个笔记本!


图中右上方为可自制兰花花剪纸书签

左下方为附带名言的生肖剪纸贺卡


还有更多精美藏书票作为“秘密”,等待你的发现~


编辑:清林

图片:独木鸟


丨读者·书房 今日推荐《兰花花——陕北民俗剪纸》艺术笔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