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梅葆玖一生收徒49人,却只有一名男旦

 cxag 2016-05-13

二贵妃同醉酒,父也千古,子也千古。

一梨花成绝唱,开而为戏, 谢而为戏。

他是梅派艺术第二代传人,子承父业,扛起了梅派京剧传承的大旗,而今已桃李遍天下,为中国京剧艺术培养了众多继承人。

他也是善于顺应时代潮流的京剧界“新新人类”,在京剧中融入西洋音乐元素,让身为国粹的京剧艺术焕发出亘古弥新的魅力。

他就是梅葆玖

本期《我们一起走过》,将继续为您讲述这样一位梅派京剧艺术的灵魂人物背后的故事。

梅葆玖《贵妃醉酒》剧照

男旦艺术式微,他收徒只为传承文化

文革期间,中古传统京剧艺术的发展受到压制,作为梅派经典演绎方式的男旦被视为旧文化之一,在这场运动中更是受到巨大打击,完全被限制了发展。

时代的发展,总是快速刷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当十年文革过后,人们似乎再对男旦没什么兴趣,最纯正的梅派的传承该何去何从?这成了梅葆玖心中最纠结的事情。

梅葆玖一生收徒49人,其中男旦传人只有一名。

这枚梅葆玖的“掌中宝”就是胡文阁——他唯一的男弟子,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

梅葆玖(右)与胡文阁(左)

然而这唯一一名弟子也是“半路出家”,并非科班出身。

男旦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大势中,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梅派艺术的传承,梅葆玖其实也特别想找到传承人。

师徒缘分:考验八年 终收为徒

胡文阁原本不是学京剧出身,而是一名秦腔小生演员。后来,胡文阁接触京剧,被旦角艺术之美折服,却一直没有没上台表演的机会。再后来,胡文阁离开秦腔剧团,成为一名反串歌星。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走的道路是男旦艺术。他最崇拜梅兰芳大师,但一直没有机会和梅家取得联系。

梅葆玖也在电视上看到过胡文阁的表演,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3年,胡文阁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受人引荐,去拜会了梅葆玖。

“师傅当时见我说,第一句话就是说,我看过你的表演,在电视上,你的男扮女装唱歌儿我看过,他说通常我不是太喜欢这种风格的,他说可能我自己也是唱男旦的,我还是喜欢艺术性强一点的,但是我看你的东西很健康,很舒服。”——胡文阁

初见难忘,但还谈不上拜师,此后,胡文阁托众多大师向梅葆玖传递拜师的想法,但对于是否收胡文阁为徒,梅葆玖一直没有表态。5年之后,在众多戏剧界人士的举荐下,梅葆玖允许胡文阁到梅家老宅学戏,但并非梅葆玖亲授。

胡文阁之后便放弃了流行音乐的表演,转而潜心学习梅派京剧艺术。他对梅派艺术的真心,梅葆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切静默且严厉的考验,都是为了能为咱们梅派艺术找到最优秀的接班人呐!

胡文阁剧照

2001年10月底的一天,在师娘的鼓励下,胡文阁终于鼓足勇气,走进师父的书房,提出拜师的请求。

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一个年轻人在门外踱步,最终他敲开了梅葆玖家的大门。

“我有一个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不知道您能同意吗?”

“什么事啊?”

“我可以拜您为师吗?”

“好呀~没问题呀!”

梅葆玖笑着,十分随和,他的欣然应允让胡文阁欣喜若狂。等了那么多年,从1995年到2001年,这个曾经不敢妄想的梦,终于开花结果。

2001年,胡文阁拜梅葆玖为师,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唯一的梅派乾旦继承人。

之后每逢表演,梅葆玖总将胡文阁带与身旁。2013年1月,胡文阁从梅葆玖先生手中接过一把使用多年的洒金扇,正式成为梅派第三代传人。

一次次走台,一声声唱腔,梅葆玖都手把手的教他,毫无保留,倾心尽力,就是希望胡文阁能学到的不仅是梅派京剧的精髓,还有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胡文阁回忆起师傅去世前最后一次演讲,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硬是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过后,还继续坚持着和戏迷们合影留念,各种热情应酬。虽然身体很累,但他依然平易近人的不拒绝大家对他的好意,不让喜爱他的人失望而归,这种对于观众将心比心的大爱,胡文阁觉得是他从师傅那里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这么多年,梅葆玖经常带着胡文阁与他一起演出,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男旦艺术能有接班人。

“他老人家说了好几次,他说我祖父是梅巧玲,我爸爸是梅兰芳,今天是我,然后我传给你,希望你能再传给第四代,我不希望从你这给我断了,我算是这样下去,他说我到了天国,我跟老爷子有个交代。”——胡文阁

梅葆玖说,梅兰芳创造了梅派艺术,其实梅派艺术它是男旦艺术,它不是坤旦艺术。

将梅派的精髓一代代的流传下去,还是得靠年轻的一代。

除了胡文阁,梅葆玖的48个女弟子也是桃李遍天下,个个都是京剧界的牛人,她们各自吐蕊绽放,在京剧界一展芳华。

他的第一位弟子是来自宝岛台湾的梨园中人魏海敏

1983年京沪两地京剧院团第一次的联合赴港演出,梅葆玖和童芷苓带领各大名角在香港新光戏院连演半月。魏海敏当时已是台湾小有名气的“全能旦角”,她被这场演出深深惊艳到。

当时海峡两岸关系处于微妙的状态,文化交流还是有一定限制,突破重重阻碍,1991年6月10日,在朋友帮助下,魏海敏在北京前门饭店正式拜梅葆玖为师。

辗转两岸学戏,魏海敏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台湾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梅葆玖在大陆的第一位女弟子李胜素,而今已是国家京剧院的头牌。

梅葆玖与弟子李胜素

1988年,李胜素正式加入梅派,随梅葆玖学戏,《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都是梅葆玖一遍一遍亲自教授。她的功成名就,离不开师傅的悉心栽培。

魏海敏、李胜素董圆圆史依弘,梅葆玖的这些弟子们都渐渐成长为京剧界的名流,成为梅派艺术最坚定的传承者。

魏海敏饰演埃及艳后

弟子们如此争气,梅老心中一定特别欣慰。

革新京剧,他让中西文化完美融合

《梨花颂》,是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

大唐贵妃是关于杨贵妃的故事,结合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及《太真外传》而成。

这部经典之作,融入了梅葆玖的心血,也是他敢于革新传统京剧、推陈出新的见证。

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启蒙,加上接触西式的教育,梅葆玖十分喜爱西方交响乐,他甚至想着在日渐被国人遗忘的所谓“高深晦涩”的京剧表演中,加入西方的新鲜血液,以此重新唤起国人对京剧这门国粹的兴趣。

“梅先生这话说过,他说人家为什么不听我们京剧,说听不懂,他说我天天听歌剧我也听不懂。他说如果我们京剧采取折衷办法,是不是可以,他一直想着这件事。”——杨乃林

改革开放后,戏曲节目不断创新,新的演奏形式不断加入。梅葆玖甚至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曲目中获得想法,希望改变传统京胡、琴弦为主的伴奏方式,让京剧更加丰富,富有表现力。他找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杨乃林,希望和他合作此事。

一批戏曲界老前辈坐不住了,他们对梅葆玖这种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能轻易改了?”

“京剧加了外国人的东西那还能姓京吗?”

梅葆玖眼里,这才不算大逆不道,这叫推陈出新。

他坚持想法,拉着杨乃林帮他拉京胡伴奏,找到录音棚,录完了《海岛冰轮》、《霸王别姬》、《太真外传》、《游园惊梦》四段梅派经典唱段,加入交响乐、民乐等内容,重新灌装。

这次的录制成果,光盘被梅葆玖取名《梅派珍藏》,确实也因为各种压力,被他珍藏了起来,留在家中静静揣摩欣赏。

直到,2005年,梅葆玖与太合麦田合作,再次尝试交响乐与京剧的结合。

70多岁的他戴着耳机,来到录音棚一句一句打点录音演唱。

从作曲到录制小样,再到排练、录音,这张投资两百万的唱片花费两年时间才最终完成,梅葆玖为此投入极大精力。

“我因为感觉到梅老师他是这件事情对他将来是刻骨铭心的,他要做一个唱片,他认为最好的唱片,这个就是后来做了两个戏,一个《贵妃醉酒》,全出的,一个《太真外传》,全是交响伴奏的,卖也卖的挺好。”——吴迎

1994年,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梅葆玖携台湾弟子魏海敏演出新版本《太真外传》。

《太真外传》是梅兰芳鼎盛时期代表作,也是他参加四大名旦竞选的代表剧目。这部鸿篇巨著是连演四晚的连台本戏,梅葆玖将它压缩至一晚上三个多小时演完全本。之后,在新版《太真外传》的基础上,梅葆玖改编创作了现代交响京剧《大唐贵妃》,这一融合了舞蹈、杂技、音乐、功夫甚至魔术的表现形式,成为梅葆玖晚年在京剧艺术上的主要革新内容。

二贵妃同醉酒,父也千古,子也千古。

一梨花成绝唱,开而为戏, 谢而为戏。

梅葆玖和父亲梅兰芳一样,不管如何,

为的都是京剧的传承。

梅葆玖对《梨花颂》爱得深沉。

在他突发重病住院抢救的日子里,家人为了激活他的思维,在他耳边播放《梨花颂》,此时他的心跳会稍微加快,但停下之后又重新变慢,直到2016年4月25日,梅葆玖在沉睡中离开人世,留下未竟的事业。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梅葆玖,一生献给梅派京剧艺术,他似一朵无瑕的梨花,天生丽质难自弃,痴戏一生,只为求得文化传承。

不要等到大师离去,我们才想起京剧这门国粹艺术。

本期《我们一起走过》,继续带您了解梅派艺术的灵魂人物——梅葆玖

更多精彩详情敬请锁定凤凰卫视中文台本周六上午10:35播出的《我们一起走过

本期编辑:梅苑 豆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