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旗袍之爱

 百了无恨 2016-05-14

旗袍之爱.

不知道为何那么喜欢旗袍,骨子里一直有股缠绵不清的旗袍情结。百买不吝,百看不嫌,百穿还爱。喜欢丝绸的、缎面的、麻纺的……各种衣料的旗袍。衣橱里挂着色彩缤纷的旗袍,有红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有整套的,也有衣裙分开的。是中了“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的毒,还是中了张爱玲文字的毒?

总觉得,女人一生中至少要穿一次旗袍,要不真是枉为女人了。小女孩穿着娴静活泼,大姑娘穿着娇俏可人,少妇穿着端庄大方,老人穿着华美庄重。无论什么阶段的女子穿旗袍,都有独特的、动人的美。因为穿上旗袍的女子,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温柔和典雅的韵味。这旗袍的韵美,不是其他衣服所能媲美的,单那一袭婉约,就已是仪态万千,娴静淑美极了。《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把旗袍的气质演绎得风情万种,女人味尽现。而张爱玲更是独爱旗袍,不只爱穿,还自己动手设计,愣是把一个东方特有的服饰,穿得婀娜多姿!其穿着与文名摩登震惊整个上海滩。她笔下《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更是活脱脱的一个旗袍美人。

散文家王本道写得非常到位,“旗袍的风韵是在内敛、含蓄、温柔中展现的: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凹凸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处处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旗袍看似密实,包裹着所应包裹的,但它又是最性感的,不经意地展示了所有能展示的。蜻蜓形的密密盘扣,像一把把小锁,藏起了身体上的几处禁区,似在庄重地告知异性:这里是不许探究的,但却又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它独特的韵致。由于旗袍的这些特有的美质,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各异的女人穿起来都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特别是年过30岁的成熟女人穿上旗袍,更会使她们越过年龄的羁绊而呈现出一种端庄、大方、沉静、典雅之和谐美。旗袍的种种特质会使穿旗袍的女人感到自信,使她们在公众场合更注意自己的举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直对旗袍情有独钟。穿上这一袭浸润了华夏古国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华衣,那贴心的舒适,优雅的气质,再配与高跟鞋,仿若自己是从唐诗宋词中悠然而来的婉约女子!静守一份心田,任时间流逝,绽放成一枝独立的莲:美丽、清香、静默。有时候也会幻想:微雨的季节里,撑一把粉色的油伞,着一袭绣有小星星绸面的天蓝色旗袍,穿一双稍细的高跟鞋,漫步于梧桐花开落的小径里,叩击着路面,听花落的声音,清脆的鞋响。伞外的世界精彩纷呈,伞内的人怡然静思。行走在这样的景致里,仿佛自己就是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这旗袍之美,之韵,怎一个爱字了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